忍耐是一種高尚的美德。
——所羅門《箴言》
1991年10月3日,是一個非常平常的日子,但是這一天,對於南非猶太裔女作家戈迪默來說,卻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這一天,她獲得了1991年度的諾貝爾文學獎,她是自諾貝爾文學獎設立以來,第7位獲獎的女作家,也是25年來第一位獲獎的女作家。這塊文學金牌凝聚著她40年來的心血汗水,她怎能不為此激動呢?一串串苦澀的淚珠勾起她一段難忘的回憶。
戈迪默在9歲時就開始了文學創作。讓人想不到的是,15歲時,她的第一篇小說在當地一家文學雜誌上發表了。然而,不認識她的人,誰也不知道小說竟出自一位少女之手。1953年,戈迪默的第一部長篇小說《說謊的日子》問世。深刻的思想內涵,優美的筆調,轟動了當時的文壇。世界文學界幾乎同時將關注的目光投向了這位非同一般的女作家——內丁·戈迪默。戈迪默的事業開始不斷向前發展。
此後,她相繼寫出200多篇短篇小說和10部長篇小說。多產伴著上等的質量使她連連獲獎:1961年,她的《星期五足跡》獲英國史密斯獎;1974年,她意外地又獲得了英國的文學獎。麵對這些榮譽,戈迪默並沒有沉浸其中,停止不前,相反,她在寫作方麵更加勤奮刻苦。她說:“我要用心血浸泡筆端,謳歌黑人生活。”滿腔熱忱很快就得到報答。她的成名之作《對體麵的追求》一出版就受到了瑞典文學院的注意。接著,她創作的《沒落的資產階級世界》、《陌生人的世界》和《上賓》等佳作,很容易就進入了諾貝爾文學獎評選的角逐圈。然而,雖然她被瑞典文學院幾次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但每次都因為一些原因而落選。麵對打擊,戈迪默有所失望,她曾在自己著作的扉頁上端正地寫下:“內丁·戈迪默,諾貝爾文學獎”,然後在括號內寫上“失敗”兩字。然而,她並沒有因此而放棄自己的追求,依然執著於自己的寫作事業,終於,她從荊棘中闖出了一條成功的路,實現了自己的“諾貝爾文學夢”。
猶太智慧聖火
生活是單調的、枯燥的,大多數的人不得不按照故有的方式簡單重複地生活。真正能取得成功的人,就必須學會忍受這種單調、乏味的生活,堅持下去,並始終保持樂觀向上的精神麵貌。
所羅門認為,隻有學會忍耐的人,才能有所作為。忍耐是人類最偉大的品質之一。它不僅是一種機智,也是一種堅韌的毅力和頑強的意誌。
如果你具備堅韌隱忍的個性,就可以說你具有高貴的心靈。許多事情並不能一蹴而就,所以我們應該永遠不要急躁,不要衝動,不要感情用事。能夠忍耐的人是生活的強者,這樣的人才能成為領袖。
在廣袤的天地中,你應該保持優裕從容的心態,堅守自己的事業,等待成功機遇的降臨。時間具有世界上最偉大的力量,哪怕大力神海格立斯也無法與時間抗衡。或許你暫時沒有成功,但是你隻要忍耐堅持下去,就必定會取得成功。上帝處罰人並不是直接懲罰他,而是讓他消極暴躁。幸運的女神給那些善於忍耐的人更多的青睞。正如大家盛讚的一句格言:讓一切都來吧,時間和我都能接受挑戰。
猶太人在2000多年的受迫害的曆史中所積累的忍耐精神,是非常有用的,他們在忍耐之中總結出求勝的猶太人成功秘訣。
猶太人認為忍耐是在等待中對機會窺伺;是在衝鋒前對自己爆發力的凝聚。機會不會憑空而來,它需要人們認真地尋找。
忍耐也是痛苦的,痛苦是忍耐必須付出的代價,它讓人赤裸著身軀在布滿荊棘的道路上滾爬,鮮血滿麵卻全然不顧。
也正是因為這種忍耐,猶太民族才能在曆次的迫害中頑強生存下來,才會取得今天如此輝煌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