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榮耀在乎民多;君王衰敗在乎民少。
——所羅門《箴言》
所羅門修建的聖殿全部完工之後,他就把全國的長老各支派的首領以及全國的族長,召集到耶路撒冷,商議把上帝的約櫃從大衛城就是錫安城運來安放在聖殿。
所羅門派去迎接上帝約櫃的隊伍浩浩蕩蕩,人們是頂禮膜拜,夾道歡迎,珍貴而神聖的約櫃已有差不多五百年的曆史了,當人們看到把約櫃抬到宏偉壯麗的新聖殿安放時,人們的心中都充滿了無比的歡樂和激動,好像上帝重新回到了他們的身邊。
上帝的約櫃安放好後,人們就奏起樂唱起歌來。一百二十名祭司吹起號角,幾十名協助管理聖殿的人敲鈸、彈豎琴、彈索爾特裏琴,所有人開始唱讚頌上帝的歌。號角聲和歌聲融為一體,隻聽到一個聲音在讚頌和感謝上帝。
約櫃迎接回來並安放好後,所羅門王主持了祈禱儀式,他要為所有猶太人祈福。
所羅門在聖殿前的宮廷人員簇擁下,站在一個五英尺高的銅台上,人們告訴他聖殿裏出現的情景,都說:“這是主的榮耀充滿了上帝的家。”
所羅門深受感動,他“向上天伸出雙手”,當著圍在他四周幾千人的麵,用優美動人的奉獻禱文為人們祈福。
所羅門結束禱告之後,人們說:“天上就降下火來,燒盡了燔祭和祭品,主的榮耀充滿聖殿。”
為這次盛大而壯麗的典禮聚集在這裏的人們,看到聖火從天而降,宏偉壯麗的新聖殿裏充滿了主的榮耀,他們俯首在地,敬拜讚頌上帝,因為他是至善的,他的慈愛永無止境。
人們也稱頌所羅門王,都說他完成了一件偉大而榮耀的大事,他不愧為上帝最寵愛的君王。
猶太智慧聖火
所羅門王修建聖殿、迎回約櫃以及舉行祈禱等,充分體現了上帝的榮耀,也體現了他的榮耀,同時也體現了猶太人的榮耀,可謂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因此,猶太人長期以來都感到非常榮耀,因為他們認為自己是“上帝的選民”,在《塔木德》時代,以及以後的各個時期,“上帝選民”的觀念都不斷得到強化,成為猶太人的重要精神支柱。榮耀並非是“選民”觀念的全部內涵,“選民”意味著更豐富的內容,那就是猶太民族必須承擔“選民”應盡的責任與義務。既然與上帝立約,那麽上帝所立的十誡,以及以上帝名義定下來的律法,猶太人就必須遵循並付諸行動。因此,榮耀與責任是對等存在的。
猶太人被稱為“上帝的選民”,並不是指他們賦有任何特權,而隻是指他們承接著專門的義務:在其他人看來能夠接受的東西對猶太人來說則是不可寬恕的,“選民”並未賦予專門的才能或美德,而隻是承擔專門的責任。
放棄自己的責任是上帝不寬恕的事情,所以猶太人在現實生活中,從不逃避自己的責任。為了負起自己的責任他們甚至可以去傾家蕩產,可以去犧牲性命。正是因為猶太人在任何時候都不會放棄自己的責任,所以他們在別人心中講究誠信,在商場注重契約。
在猶太人眼中,人永遠無法逃避責任。自欺自瞞易,但卻無法逃離世人銳利的眼睛。因此,自己的責任一定要自己負。
此外,在如今的社會裏,如果一個人沒有責任感,那麽,他是沒有發展前途的。
不逃避自己的責任,自己的責任自己負,這是猶太人處世為人的一個原則。也正是他們這樣做了,猶太人才在世界贏得了聲譽。
因此,猶太人都願意承擔民族的責任、國家的責任、社會的責任、家庭的責任,他們對自我也承擔責任。猶太民族是一個願意承擔一切責任的民族,具有高度的責任感和奉獻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