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愛銀子的,不因得銀子知足;貪愛豐富的,也因得利益知足。
——所羅門《傳道書》
有一個聰明的猶太青年想捉弄一下鎮上的一個貪婪的富人。一天,他去富人家借了一隻銀勺子。幾天以後,他把這勺子連同一隻小勺子一起還了回來。
“這是怎麽回事?”富人問道,“我隻借給你一隻勺子啊。”
聰明的猶太青年回答說:“你的勺子生下了這隻小勺,所以我把母子倆都帶回來,現在這兩隻勺子都是你的了。”
盡管很荒唐,可貪婪的富人還是把兩隻勺子都收下了。
隔了幾天,聰明的猶太青年又來找富人借一隻大的銀酒杯。
富人借給他了。幾天後,他還回來這隻酒杯外加一隻小酒杯。
同上次一樣,猶太青年告訴富人小酒杯是大酒杯所生。富人又高興地收下了大小兩個酒杯。
又過了一陣子,這個青年對富人說:“你能把你的金表借給我嗎?”
“非常樂意!”富人回答道,心想:這次一定會多還回來一隻小金表。於是他把自己鑲有鑽石的金表借給了他。
日子一天一天地過去了,富人就是不見猶太青年還金表來,他著急地找到那個猶太青年問:
“我的表呢?”
那個猶太青年長長地歎了口氣。“天啊!”他說道:“我很遺憾地告訴你,你的表已經死了!”
“死了?你這是什麽意思?”富人生氣地說:“表怎麽會死呢?”
“如果勺子能生小勺子,”猶太青年回答道:“酒杯能生小酒杯,那表死了又有什麽大驚小怪的?”
猶太智慧聖火
富人的愚蠢和貪婪最終使自己受到了嚴重懲罰。猶太人認為貪婪會噬食掉人的靈魂,它是財迷心竅者的陷阱,許多愚人紛紛墮入其中。猶太人雖愛錢,但取之有道,他們從不把拉車輪、扛麻袋看成低賤的事,也不認為做老板、經理就高人一等。猶太人注重實幹,也不反對取巧,卻厭惡貪心過度。
古時候有位叫“雙喜禪師”的和尚,他向來歡歡喜喜,一團和氣,樂天知命,從不怨天尤人。天晴時,他說:“今兒可以出去化緣,真是難得。”
下雨時,他說:“今兒可以靜靜坐禪,真不錯。”
天氣炎熱時,他說:“能曬曬太陽,暖和暖和。”
天氣寒冷時,他說:“嗯!今兒個不怕流汗。”
他就是這樣一個人,與天地萬物化合為一,令人既佩服又感動。我們真應該向他學習,以開闊的胸襟來過日子,凡事感謝,凡事包容,凡事知足,不過分貪婪。
猶太人有句諺語:人不可能同時抓住兩條魚。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在猶太人傳統的信念裏,常常教育小孩子不要有太強的貪欲,要保持一種盡量平常的心態。
人常為不能滿足的欲望所愁苦。別以為億萬富翁有那麽多的金錢,一定可以滿足每個欲望,這種想法是不正確的。作為億萬富翁,他的時間有限,精力有限,能到達的路程有限,能吃進胃裏的食物有限,而且享樂的範圍也有限。
猶太人認為欲望好像野草,農田裏隻要留有空地它就生根滋長,繁殖下去。欲望就是如此,隻要你心裏留有欲望,它也會生根繁殖。欲望是無窮無盡的,但是讓你能滿足的卻微乎其微。
在企業經營或是家庭開支上,猶太人注重做預算,並且根據預算的90%支出、10%儲蓄的原則,慎重使用支出費用及購買必需物品,把不必要的東西全部刪除,因為它是無窮欲望的一部分,不可容納和反悔。
作為商人,對物品斤斤兩兩計較和對金錢分分毫毫核算是其職業本能的反映。商人如不精打細算,不愛惜錢財,怎能獲得經營的利潤呢?但更要注意的是不可有太強的貪欲,不可因為貪欲而不擇手段,恣意妄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