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16.合理合法避稅

  交納你應該交納的,不多交納一個子。

  ——所羅門《箴言》

  1976年,猶太富商莫蒂默的收入為100萬美元,為把本年的納稅減少至最小限度,他決定想一個辦法核減收入50萬美元。用一個什麽辦法呢?

  莫蒂默絞盡腦汁,決定把自己年收入的一部分捐給一家非營利機構——因為當時的稅法規定慈善捐贈可以減免稅款。

  莫蒂默找了一位願意合作的遊艇核價人,這個人答應將莫蒂默的遊艇核價為50萬美元。因為他明白,要是做成了這個買賣,可以得到一大筆傭金。得到估價表後,莫蒂默來到了一所學校,表示願意為學校捐贈一艘遊艇。校長接過估價表後,心照不宣,馬上向稅務局寫報告,讚頌莫蒂默先生的慷慨解囊,捐贈學校一艘價值50萬美元的遊艇,並說明這艘遊艇的價值已經經過專家的核準。

  學校得到遊艇後,想盡快將它出售以獲得捐款。那位精明的估價人挺身站了出來,願意代為出售。然而事情遠沒有想像的那麽好,他使出渾身解數也不能以超出15萬美元的價格賣掉這艘遊艇。不過還是沒有關係,學校白白得了15萬美元,估價人也得到了一筆可觀的傭金。

  這位年收入100萬的莫蒂默先生,由於純收入減少了一半,他要納稅的收入隻剩下50萬美元。按照當時70%的稅率,他隻要交納35萬美元的稅款。另一份35萬美元的稅款就這樣被他輕而易舉地躲避過了。

  猶太智慧聖火

  猶太人認為,“避稅天經地義,避稅合理合法。”他們在實際生活中絕不漏稅,同時又能夠做到合法避稅,這從根本上來說應該得益於猶太人所承載下來的智慧。

  許多事實表明,猶太人合法避稅非常明智。因為他們清楚,依法納稅而不漏稅,這需要一筆較大的費用。如果可能,誰不願意自己多賺點錢,少交點稅呢?為了合理地交出“稅金”,猶太人想出許多絕妙的辦法來避稅。1000多年來,猶太人之所以能在異國他鄉長期定居下來,且賺的錢比本國公民還要多,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合法避稅。

  猶太人不會輕易地就交出不合理的稅款。他們討厭被人隨意征稅。猶太商人在做一筆生意之前,總是要首先經過認真的計算,這筆生意是否能掙錢,先粗略算出在除去稅款以外,他們有多少錢能裝入自己的口袋。

  在西方發達國家,董事長的薪俸很高,一般標準是等於該公司職員平均月薪的50倍。假如公司職員平均工資為1000美元,則董事長的薪俸應是5萬美元。但是,這樣高的薪俸,許多國家累進稅也很高。例如在日本,一個有500萬日元薪俸的董事長,經累進稅的課征,所剩餘的薪俸僅可糊口而已。這種情景真是太可憐了。因此,猶太人會先想辦法取得一個低稅收國家的國籍。以此避免被高額征稅。

  任何一個商人都希望多賺錢,少交稅,猶太人也不例外。但猶太人為自己減輕稅金的辦法是非常巧妙的。

  猶太人除了前述的利用國籍來爭取減少交稅的辦法外,還要用輕俸的辦法進行。

  在一些地方,許多公司的經理,年薪很多,少則幾十萬美元。猶太人的公司在這點上就與它們不同,想出絕妙辦法,是去做個“廉價”的經理,然後再通過福利等方式,將因廉價而造成的損失補回來。

  這實際上就是“偷稅”,但是,猶太人用自己的精明而使其合法化了。

  猶太人避稅的做法通常是這樣的:

  讓避稅行為發生在國家稅收法律法規許可的限度內,做到合理合法。

  巧妙安排經營活動,努力使避稅行為兼具靈活性和原則性。

  避稅行為圍繞降低產品價格而展開,以避稅行為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充分研究有關稅收的各種法律法規,努力做到在某些方麵比國家征稅人員更懂稅法。

  所以,猶太人更講求巧妙利用當地稅法,采用種種手段,合理合法避稅。既完成了與國家的契約,又保住了自己包裏的錢。

  
更多

編輯推薦

1一分鍾心理控製術
2贏利型股民、基民必備全書
3人人都愛心理學:最妙...
4看圖炒股
5一看就懂的股市賺錢圖形
6基金投資最常遇到的1...
7買基金、炒股票就這幾招
8明明白白買基金、炒股票
9新手上路 實戰股市
10少年不知愁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少年不知苦

    作者:王慧豔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內容:初三開學的第一天,同學們就想不管不顧地大哭上一場,其中不乏幾個脆弱的女生已經泣涕漣漣,打濕了一張又一張麵巾紙。“陳大班,你說話呀!沒人讓你做啞巴。”牛天梓瞪著牛眼,生氣地衝班長陳遠嚷著...

  • 新手上路炒股票

    作者:薛義明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書中自有黃金屋,教你如何成為股票市場叱吒風雲的成功者,如何成為一個輸少贏多的投資人,如何成為能立足股市的成功者。

  • 新手上路炒基金

    作者:林和文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重點介紹基金的基礎知識及品種,常用的技術分析方法及投資技巧,分析了基金投資案例等。

  • 凱達之魂:記一個民營企業家的人生和事業

    作者:馮萌獻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記述了張文遠從一個隻有中學文化程度的中學生,從一個生產隊的記工員開始,成長為民營企業家的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