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喝到水的人往往是最聰明的。
——所羅門《箴言》
猶太巨富羅斯柴爾德的三兒子尼桑,曾在幾小時之內,就在股票交易中賺了幾百萬英鎊,可謂天才。
1815年6月20日,倫敦證券交易所一早便充滿了緊張的氣氛。由於尼桑在交易所裏是舉足輕重的人物,而交易時他又習慣地靠著廳裏的一根柱子,所以大家都把這根柱子叫做“羅斯柴爾德之柱”。現在,人們都在觀望著“羅斯柴爾德之柱”的一舉一動。
在6月19日,英國和法國之間進行了關係兩國命運的滑鐵盧戰役。如果英國獲勝,毫無疑問英國政府的公債將會暴漲;反之,如果拿破侖獲勝的話,必將一落千丈。
因此,交易所裏的每一位投資者都在焦急地等候著戰場的消息,隻要能比別人早知道一步,哪怕半小時、10分鍾,也可趁機大撈一把。
戰事發生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南方,與倫敦相距非常遙遠。因為當時既沒有無線電也沒有鐵路,除了某些地方使用蒸汽船外,主要靠快馬傳遞信息。而在滑鐵盧戰役之前的幾場戰鬥中,英國均吃了敗仗,所以大家對英國獲勝抱的希望不大。
這時,尼桑麵無表情地靠在“羅斯柴爾德之柱”上開始賣出英國公債了。“尼桑賣了”的消息馬上傳遍了交易所。於是,所有的人毫不猶豫地跟進,瞬間英國公債暴跌,尼桑繼續麵無表情地拋出。正當公債的價格跌得不能再跌時,尼桑卻突然開始大量買進。
見此情景,追隨者們方寸大亂,紛紛交頭接耳,正在此時,官方宣布了英軍大勝的捷報。
交易所內又是一陣大亂,公債價格持續暴漲。結果,尼桑發了一筆大財!
表麵上看,尼桑似乎在進行一場賭資巨大的賭博。如果英軍戰敗,他豈不是損失一大筆錢?實際上這是一場精密設計好的賺錢遊戲。
因為尼桑通過自己的情報網可以比英國政府更早了解到實際情況。
羅斯柴爾德的五個兒子遍布西歐各國,他們視信息和情報為家族繁榮的命脈,所以很早就建立了橫跨全歐洲的專用情報網,並不惜花大錢購置當時最快最新的設備,從有關商務信息到社會熱門話題,無一不互通有無,而且情報的準確性和傳遞速度都超過英國政府的驛站和情報網。正是因為有了這一高效率的情報通訊網,才使尼桑比英國政府搶先一步獲得滑鐵盧的戰況。
猶太智慧聖火
商業舞台越大,商情就越重要,一向以世界為舞台的猶太商人對信息的理解和重視自然甚於常人。
成功的商業活動無不源於某一種奇思妙想。也可以這樣說,所有的商業活動,都是我們某一刻的某種設想的演繹。
而這些想法無論奇妙與否,都是由某一種信息觸動的。
信息、產品、經營三位一體,構成完整的經濟活動。
商品離開了信息,便不能產生價值。通過信息(語言)描述商品,表達商業活動的構想,說明商品的價值,商品才有流通的可能。
能夠說明商品功能和表達服務內涵的信息(語言)是最大的商品,是創造價值的資源。
不斷積累零零散散的信息,再對其進行係統整理,也可作為可用的情報。
基於對信息重要性的清楚認識,快速而又準確地捕捉信息以及對信息的整理、運用成為猶太人在經濟領域長盛不衰、傲視世界的秘訣之一。
在如今的信息時代,猶太人個個都是信息庫,個個都是在信息中找錢的高手。
憑借著幾乎是與生俱來的對信息的敏感,猶太人終於以操縱世界經濟的形式,成了這個世界的主宰。
信息的價值在於速度。
猶太人最講究做生意時以速度取勝,他們認為一個人經商能否成功,至少有80%是與出擊速度相關的,這樣可以先人一步、先拔頭籌。
在強手如雲,人才濟濟的商戰中,當機會到來時,很可能有許多人同時發現機會,幾個競爭對手一同向一個目標進擊。這是力量的角逐、智慧的競爭,更是速度的較量。猶太人堅持這樣一個觀念:經商時,究竟鹿死誰手,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速度。因此,在方向、條件不變的前提下,速度與力量成正比。流水之所以能漂石,在於其速度;飛鳥之所以能捕殺鼠兔,也在於其速度,有速度才有優勢。不明白這一點則難以經商。
猶太商人相信“信息就是金錢”,認為一個適當的信息就可能決定成敗存亡,因此猶太商人形成了對信息的高度重視與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