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願守信而收入少,不應背信而收入多。
——所羅門《箴言》
有一位拉比,他博覽群書,卻生活貧困。拉比每天早晨上山伐木。這個活兒既累,又費時間。
“應該買一頭驢。”
拉比用省吃儉用積攢下的錢買了一頭毛驢。
聽說拉比買了毛驢,拉比的弟子們來到了拉比的家,高興地說:
“拉比,祝賀您!我們去幫您把毛驢洗幹淨吧。”
弟子們牽著毛驢來到了水塘邊,給毛驢洗澡。清洗嘴巴時,毛驢吐出了一顆鑽石。
“我們發橫財了,以後拉比不用伐木了。”
弟子們喜出望外。拉比不伐木,他們將會有更多的學習時間。
“拉比,發大財了!我們撿到了一枚鑽石。”
聽完弟子的講述後,拉比勸他們把鑽石送還給毛驢的主人。
“毛驢是先生您買的,因此,鑽石應歸您。”
“我買的是毛驢,不是鑽石。我隻能要我買的東西。”
拉比把鑽石還給毛驢的主人。
但是,毛驢的主人卻說:
“我已經賣了毛驢,並且把鑽石的價值也算進去了。”
毛驢的主人無論如何不肯接收這個鑽石。但是,拉比也堅決不要。
爭執了好半天,毛驢的主人隻好接過了鑽石。他感動地說:“您真是了不起的拉比啊。”
猶太智慧聖火
所羅門說,信譽比財富更寶貴,隻有講信用,才能取信於人,而隻要取信於人,成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他還預言未來世界的審判首先要問5個問題,其中第一條就是:你能保證你在做生意時沒有欺詐行為嗎?
把做生意的誠信行為擺在學習、工作、信仰和智慧之前,可見所羅門對誠信經商的重視程度。
所羅門還訓示他們的後人說:
“你們不可行不義。要用公道天平、公道砝碼、公道升鬥、公道秤。”
這些誠信要求可具體量化為:
不可有一大一小兩樣的砝碼和量器。
批發商每個月清洗一次量器,小生產商一年清洗一次。
小生產商要經常清洗砝碼,以其不發粘為度。
小商販每周要清洗一次量器,每天清洗一次砝碼,每稱完一樣東西都擦拭一次天平。
欺詐和誠實之間有著明確無誤的區別,向買主指出所賣商品的好質量是完全正當的。欺詐則是把商品的缺點隱藏起來。
人心不古,在今天的社會,詭詐和惡行到處都有,有些人以怨報德,有些人不守信用,有些人弄虛作假。對於這些惡行,你要小心留意,既要小心不被人欺騙,又要不被它們沾染。你真誠待人可能得不到真誠的回報,即使如此,你也要堅持自己的原則,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
猶太人認為,誠信是商人步入市場的通行證,失信於市場即是商人的自殺。
誠信就是財路,就是商業活動中最高的技巧。
無論在西方世界還是在東方世界,無論是對大商人而言還是對小商人而言,這條商業法則無時無地不在得到證明。
誠信,是猶太商人獲得成功的秘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