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來得越容易,對你的益處越微小。
——所羅門《箴言》
1974年,美國政府為清理給自由女神像翻新扔下的大堆廢料,向社會廣泛招標。但好幾個月過去了,沒人應標,因為在紐約州,垃圾處理有嚴格規定,弄不好會受到環保組織的起訴。麥考爾聽到這個消息,立即終止在巴黎的休假,飛往紐約。看過自由女神像下堆積如山的銅塊、螺絲和木料後,他不發一言,當即與政府部門簽下了協議。
消息傳開後,紐約許多公司都在偷偷發笑,他的許多同僚也認為廢料回收吃力不討好,能回收的資源價值也實在有限,這一舉動簡直愚蠢至極。
當這些人都在等著看笑話的時候,他已開始組織工人對廢料進行分類。他讓人把廢銅熔化,鑄成小自由女神像,舊木料加工成底座,廢銅、廢鋁的邊角料則做成紐約廣場的鑰匙。他甚至把從自由女神身上掃下的灰塵都包裝起來出售給花店。
結果可想而知,這些廢銅、邊角料、灰塵都以高出它們原來價值的數倍乃至數十倍賣出,且供不應求。不到3個月的時間,他讓這堆廢料變成了350萬美元,每磅銅的價格整整翻了四萬倍。
商業化的社會永無等式可言,當你抱怨生意難做時,也許有人正因點鈔票而累得氣喘籲籲。這裏麵的奧妙就在於:你認為l加1應該等於2,而他則堅持1加1可以大於2.
猶太智慧聖火
由於猶太人的社會背景和所處的生活環境特殊,因此,他們對金錢形成許多特立獨行的看法:
“賺錢不難,用錢不易。”
“金錢可能不是慈悲的主人,但絕對是能幹的奴仆。”
“金錢雖非盡善盡美,但也不致使事物腐敗。”
“並不一定窮人什麽都對,富人什麽都不對。”
“金錢對人所做的和衣服對人所做的相同。”
“讚美富戶的人,並不是讚美人,而是讚美錢。”
從這些猶太格言中不難看出,猶太人具有把金錢視為工具的金錢觀。也許這也是世人認為“猶太人是吝嗇鬼”的依據,但他們不管別人怎麽評論與誤解,仍一如既往地埋頭賺錢。
事實也確實如此,對錢財必須如對女人一樣,隻有如此,她才會聚集到你身邊,你越尊重她,珍惜她,她越心甘情願地跑進你的口袋。
對金錢除了愛之外,還要惜,也就是說,除了想發財外,還要想辦法保護已有的錢財。猶太人愛惜錢財的原理與勤儉相仿,他們既千方百計努力賺錢,同時也想盡各種辦法節省不必要的開支,也是他們的生意獲得盈利的秘密之一。
努力掙錢是開源的行動,設法節儉是節流的反映。巨大的財富需要努力才能追求得到,同時也需要杜絕漏洞才能積聚。猶太人很會算賬,他們計算過,如果每人每天儲蓄1美元,依照世界標準利率計算的話,1988年後可以得到100萬美元。如果說1988年時間太長,人生難待,但每日儲蓄1美元,堅持10年或20年,也很容易就達到100萬美元。因為這種預備的積蓄,很快就會得到利用,由此便會得到許多賺錢的機會,將積蓄的錢發揮其繼續生錢的作用。
猶太人認為賺錢是天經地義,是最自然不過的事,如果能賺到的錢不賺,那簡直就是對錢犯了罪,要遭上帝懲罰。
猶太人認為,金錢和智慧兩者中,智慧較金錢重要,因為智慧是能賺到錢的智慧,也即是說,能賺錢方為真智慧。基於這樣的觀念,在猶太人看來,即使是一個十分淵博的學者或哲學家,如果他賺不到錢,一貧如洗,那麽學者的智慧隻是死智慧,是假智慧;真正智慧的人是既有學問又有錢的人,所以猶太人很少讚美一個家徒四壁的飽學之士。
猶太人愛錢,但從來不隱瞞自己愛錢的天性。所以世人在指責其嗜錢如命、貪婪成性的同時,又深深折服於猶太人在錢麵前的坦蕩無邪。隻要認為是可行的賺法,猶太人就一定要賺,賺錢天然合理,賺回錢才算真聰明。這就是猶太人的經商智慧的高超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