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智慧向我走來的時候,所有的美物皆隨她而來。
——所羅門《所羅門智訓》
在所羅門統治的一個村子裏有一個賢明的父親。
他雖然年老多病,但仍獨自一個人生活,因為兒子在遙遠的城裏上學。
這天,父親病重了,因來不及叫回兒子,所以父親寫了遺書。遺書上寫明:他的全部財產將傳給家裏的奴隸,而兒子可以在財產中挑選一樣自己想得到的東西。
奴隸因為得到一筆橫財高興極了,趕緊拿著遺書去找遠在城裏的兒子。
“少爺,主人留下這封遺書就過世了。”
兒子悲傷地接過遺書看了起來。看完了之後他大吃一驚。
“這封遺書是真的嗎?”
“是的,少爺。”
辦完喪事,兒子仔細地琢磨著那封遺書。
這時,那個奴隸問:“少爺,你想要什麽東西?”兒子沉思片刻,說:“要你。”
最終兒子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
他怕奴隸帶著全部財產逃跑,或轉移財產的有關文件,所以才把財產傳給了奴隸。他相信這樣一來,奴隸會懷著對主人的感激之情管理好財產的。奴隸是什麽也得不到的,奴隸的財產是主人的。得到了奴隸不也就得到了財產嗎?
猶太智慧聖火
所羅門認為,與其留給後人金子,不如留給他們智慧。聰明的猶太人往往並不希望留給子孫後代巨大的物質財富,而是希望教給他們用之不竭的無窮智慧。
猶太人認為,物質財富是外在的東西,其總有消耗殆盡的一天,而智慧存在人的大腦裏,是別人無法奪去的財富。擁有了智慧也就擁有了一切。
對於猶太人來說,智慧遠比物質財富更為重要,再多的物質財富交給一個愚昧無知、毫無智慧的人管理,最終也會消耗殆盡,而惟有智慧才是用之不竭、取之不盡的。
智慧能讓窮人創造出無比的財富,而再多的財富卻不能買來智慧。隻有擁有了智慧的人,才能真正地掌握財富,並且使已有的財富不斷增加。
猶太人追求以智慧賺錢,智慧與金錢的同在與統一使猶太商人成了最有智慧的商人,使猶太生意經成了智慧的生意經。
猶太人是一個酷愛智慧的民族,猶太商人也是極擅長以智取勝的商人。其他不說,在實業界中專執金融這個牛耳就足以證明這一點。
智慧可以轉化為財富,但需要有將知識轉化為財富的能力。當然,知識本身就是一筆財富,但猶太人看重的是將知識如何化為實實在在的物質財富,即人的知性,也就是人的智慧。因為智慧是打開幸福和財富之門的金鑰匙。
在猶太人社會中,每個人都認為智者遠比國王偉大,智者才是人們尊敬的中心。因為智者若死了,世上再也沒有大智慧,而國王死了,任何一個智者的弟子都可以勝任。猶太人如此看重智慧,所以,他們把僅有財富而沒有智慧的人比喻為“背著很多書本的驢子”,這種驢子很難派上大用場。
縱觀猶太人的曆史,我們不難明白他們為何如此看重智慧,從古到今,猶太人積累了數之不盡的物質財富,然而猶太民族卻屢屢因為其雄厚的物質財富而遭受異族的羨慕和嫉妒,甚至是粗暴的搶奪和野蠻的屠殺。
經曆了無數次血的教訓和磨難,猶太人終於認識到隻有智慧才是無形的財富,隻有智慧才是任何人都無法搶奪的財富,因而他們把智慧這最寶貴的財富留給後人。
§§第2章 財富與經商的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