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使你長壽,也使你富貴榮華。智慧使你過愉快的生活,領你走平安的道路。聰明人有福了,智慧要給他生命。
——所羅門《箴言》
在所羅門時代,某一個村子裏生活著兩兄弟。父母去世以後,兩兄弟為了生計決定去當雇農。
“我去幫人幹活兒,你就在家照看一下吧。”哥哥跟弟弟說道。
哥哥去了村子裏的地主家:“請雇用我吧,我會好好幹活的。”
“作為你一年的工錢我會給你20枚金幣,但是你要是沒幹好我吩咐你幹的事兒就扣掉10枚,幹得好的時候就獎勵10枚。怎麽樣,這條件能接受嗎?”地主開出了條件。
哥哥立即回答道:“好的。”
哥哥從早到晚賣力地幹著活兒。無論是到水田裏耙地還是到旱地裏鋤草,他都不辭辛苦。插秧的季節到了,地主家最先插完了秧。
一天,主人把哥哥叫到了跟前:“你把房頂也耙一耙再插上秧吧。”
“在房頂上插秧?這怎麽可能,這根本辦不到。”
“辦不到嘛,那按照合約,隻好扣掉你10枚金幣嘍。”
哥哥雖然感到冤屈,但也無可奈何。除夕到了,眼看哥哥一年的雇農生活就結束了。
地主叫來了哥哥,要求他去河裏抓幾條鯉魚。
“主人,現在大河都凍得死死的了,不可能抓到鯉魚啊!”
同上次一樣,地主再一次扣去了哥哥僅剩下的10枚金幣。
哥哥辛苦幹了一年的農活兒,卻連一分錢也沒得到就回到了家。
第二年,弟弟代替哥哥去地主家幹活。春天一到便開始了插秧。
“田裏的秧插完了,這回在房頂插吧。”地主說。
弟弟二話沒說,拿起鎬頭就上了房頂,然後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地用鎬頭刨起了房頂的瓦。
地主嚇得趕忙跑出來:“別刨了,不插了!我給你加10枚金幣。”
同去年一樣,除夕這天,地主叫弟弟去冰凍的河裏抓幾條鯉魚。
弟弟拿著刨冰用的鐵棍和地主來到河上開始刨河麵上厚厚的冰。弟弟刨著刨著,最後連地主站著的地方也一起刨了起來。隻聽得嘎吱吱一響,那塊冰裂開了,毫無準備的地主一下子掉進了河裏。
“哎喲,救命啊!”
“哎呀,我的主人哪!您稍等等,現在對我來說抓鯉魚的事兒更急呀,等抓到鯉魚我就救您!”
“別別別,鯉魚不用抓了,先救我。我給你加10枚金幣!”
這樣,弟弟拿著那40枚金幣,邁著輕快的腳步回到了家中。
猶太智慧聖火
所羅門說:“要謹守智慧,她能保衛你,助你成就偉業。”
智慧是一種力量。是人類所具有的潛力,它來源於最平凡的生活,卻能決定人生的成敗。就像故事裏的哥哥沒有智慧就要深受其害,弟弟擁有智慧就會輕鬆地解決問題。
擁有了智慧就能掌握自己的命運,更能掌握事情的主動,就能夠輕鬆獲得成功。故事裏的哥哥,他缺少智慧,就隻有任人擺布,沒有自己的獨立性;而弟弟擁有智慧,他卻能變被動為主動,能夠獨立掌握自己的命運。猶太人認為成功主要取決於是否具有智慧,因為具有智慧就能夠獨立掌握自己的命運,就能夠創造屬於自己的幸福生活。
由於猶太人生來就處於逆境之中,生存的環境對他們來說更可謂是充滿荊棘。要適應這個環境,首先就必須懂得怎樣對待自己和他人。因此,猶太人教育自己的孩子要相信自己,除了自己以外,任何人都是信不得的。
為了達到讓孩子們不信任別人的目的,父母時常擔任壞角色,不斷地騙自己的孩子,同時讓孩子清楚地意識到自己的雙親在騙自己,從而使孩子們意識到:自己至親的父母都信不得的,還能去相信別人嗎?
猶太小孩從小便有獨立生存的意識存在。他們相信,隻有自己才能養活自己,靠別人來過活絕對是天真的幻想。因此,他們在任何條件下,都能頑強地生存下去。他們靠自己的能力,再加上強烈的生存意識,他們當然能找到好辦法去解決自己的生存問題。除此之外,惟我可信的獨立意識還構成一層自我保護的防護膜,使他們能不被許多美麗的表象所迷惑。
猶太民族之所以散而不滅,主要是由於他們具備客觀、理智的獨立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