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人往往自以為聰明,明達的窮人卻有更深的見識。
——所羅門《箴言》
所羅門時代有一個有名的官吏。
有一天,他叫來了仆人。
“你去讓手巧的裁縫給我做兩套官服。”
是,老爺。
“一套準備拜見皇帝時穿,一套準備接見百姓時穿,聽明白了嗎?”
“是,明白了,老爺。”
仆人去找裁縫。
“給我們家老爺做兩套官服。”
“啊,不做。”因為官吏從未付過錢。
“別擔心。這次,我幫你要錢。但是,我有個條件……”
仆人湊近裁縫的耳朵嘰哩咕嚕地說了半天。
“我懂了,我會做出很像樣的官服。”裁縫高興地說。
兩天後,裁縫拿著新做的官服來到官府。
“老爺,這是去拜見皇帝時穿的官服。”
官吏看到官服的後擺長,前擺短,立即皺起眉頭。
“衣料雖好,但前擺太短了。”
仆人這時趕緊說:
“這件官服做得實在是太好了。”
“你說什麽,這還叫做得好?”
“是呀,這套官服是您拜見皇帝時穿的。給皇帝叩頭時,前擺短、後擺長的官服不是正合適嗎?”
官吏聯想自己拜見皇帝時的情形,滿意地點了點頭。
第二天,裁縫又拿來一套官服。
官吏又開始試穿。但是,這一次卻是前擺長、後擺短。
“昨天是前麵短、後麵長,今天卻後麵短、前麵長,這怎麽穿!”
官吏怒氣衝衝地看著仆人和裁縫。
“大人您在接見百姓時,緊閉雙唇,仰臉朝天,背著手,挺著胸,前擺長、後擺短不正合適嗎?”
官吏挺胸腆肚,做了一下示範。正像仆人說的,前翹上去,後擺長短正合適。但是,官吏的形象卻非常可笑。
“老爺,您看是不是應該給做出這麽漂亮官服的裁縫報酬呀?”
“嗯,那是自然。”
裁縫第一次拿著工錢,從官府走出去。
猶太智慧聖火
所羅門認為,人自從來到這個世界以來,虛榮心就會時刻陪伴在他左右。年幼時,凡事都以自我為中心;長大以後,也隻是學會讓步。即使人死了,虛榮也不會消失,墓碑也會向他人炫耀自己的“光榮”。
虛榮心會給人性帶來脆弱。當一個人在受到別人虛假的誇獎時都會顯得很高興,往往會變得忘乎所以。
士師參孫的力氣非常大,所以將非利士人打得落荒而逃。勝利後的參孫遇到了妓女大利拉,由於虛榮心的驅使促使他說出了自己力大無窮的原因,因此被非利士人活捉。
所羅門認為,有了過失,在得到別人的諒解後,常常還會有自己不能原諒自己的情形。在過了很長一段時間後,每想起那一次過錯,心裏仍然會感到隱隱作痛,為什麽會發生這種情況呢?原因很簡單,它傷到了人的虛榮心,所以傷痕不容易治愈。在教會裏,猶太教徒能夠意識到這一點,他們可能不因犯罪而難過,但卻因為覺得傷了他人的虛榮心而坐立不安,因為他們有一種很強的“自責”意識。
“自愛”是絕對健康的,以自我為中心也並沒有錯,因為人是惟一能說出“我”的動物,但是也不能太過分了。一個人如果一味地追求虛榮,自我溺愛,自狂自大,忘乎所以,那就是殘害自己。
虛榮心必須有個尺度,特別是在與競爭對手或敵人相處時,更應該力戒虛榮,否則別人就會借此機會利用你或打敗你。
每個人都希望別人眼中有自己,所以當別人誇獎自己時,每一個人都會很高興。
誇獎人時要看對象——對愚昧的人要盡量誇獎他;對賢明的人,則隻要點到為止就好了。這和醫師的配藥恰好相反:醫生對危重的疾病,開出較重的處方;而對輕微的疾病,就會開出較輕的處方。相反,在恭維別人時,對有知識的人要適可而止;對沒有知識的人,則要特別強調他的任何一絲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