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神貫注於智慧便可獲得豐富的知識。
——所羅門《所羅門智訓》
所羅門王早就聽說遙遠的紅海南端有一位美麗的女君主叫示巴女王,她統治著一個富庶的國度,但又聽說她是人妖,上身為人,下肢為山羊蹄。他感到非常有趣,很想見識見識這位神奇的女君主。
正好,示巴女王帶著她的駝隊馱著金銀財寶,經過3年長途跋涉前來耶路撒冷王宮拜見所羅門王。
所羅門王內心忐忑不安,既想親眼目睹示巴女王的美麗,又恐懼她的“妖術”。到底怎麽辦才能既不至於雙方都尷尬,又能心知肚明?所羅門王於是心生一計,在正殿外修一泓池水,示巴女王途經時就必須涉水,他便可知其真麵目了。
示巴女王在侍衛引導下經過池水時,一抹緋紅的晚霞正好映在水麵,所羅門王也投來凝神的目光。示巴女王明白了所羅門王的意思,被他的智慧征服了。示巴女王也不示弱,便用雙手輕輕上提長裙下擺,用一雙玉足緩緩涉過了玉池。她像孔雀開屏一樣,和著晚霞,將她的美麗映在了玉池,也映在了所羅門王的心上。
示巴女王既不失體麵,又展現了她美麗的風姿。所羅門王被示巴女王的睿智、大度和美貌完全征服了,於是就真誠地款待了示巴女王。
猶太智慧聖火
人這一生當中,離不開自己所處的客觀環境,也離不開自身的主觀條件,改變整個客觀環境,是整個社會的事,個人是無能為力的,隻能是適應客觀環境,因此要善於利用客觀條件。至於主觀條件,可以根據人的能動性發生改變,這得靠自身的努力和善於活用主觀條件了。
所羅門認為在不是大是大非原則性問題麵前,要像蘆葦那樣柔軟,而不要像雪鬆那樣堅硬。
在猶太民族漫長的曆史裏,麵對各種各樣的迫害,他們總是能夠依據環境的改變,運用各種智慧,頑強地生存下去,正是因為這種隨機應變的能力,猶太民族才得以保存血脈,才得以發展壯大。猶太人善於活用一切客觀條件,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這就是他們能夠取得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
以色列的住房非常緊張,幾個德裔猶太商人隻好將一個報廢的火車車廂用做臨時住舍。一天晚上,那幾個猶太商人並沒有裹著被子睡覺,在寒風中顫抖不已地來回推動車廂。一個當地的猶太人感到很奇怪:“我不明白你們在做什麽?”
推車人跟他耐心地解釋:“有人要上廁所,車廂是不動的,因為有規定:停車時禁止使用廁所。所以,我們才不停地推動車廂。”
凡坐過火車的人都知道“停車時禁止使用廁所”的含義。初看起來,你可能會認為那幾個猶太人死守規定,不知變通,讓自己受這麽大的罪:人凍得要命,環境衛生也沒有搞好。這是對笑話的一般理解。
然而從另一個角度,可以看出猶太商人的變通能力:從形式上遵守規定,同時又真正改變自己原有的活動方式。這幾個寄居在火車車廂之中的猶太人,就像猶太人長期寄居在其他民族的社會中一樣。這條規定是鐵路部門訂的,這幾個猶太人沒有立法的權利,自然也沒有廢除某項法律的權利。說實在的,猶太人在各自的所在國中,經常也要麵臨這類原該自然廢棄但偏偏還實際起著“作用”的法律或約定俗成的規矩,要是他們也經常越俎代庖地宣布予以廢除並經常犯規,帶來的恐怕遠不止是“環境衛生”問題了。因此規定不能廢除,用廁所又在情理之中,聰明的猶太商人就想出了讓列車“動起來”的點子。
正是猶太人善於利用客觀條件,發揮主觀能力,所以他們才能成為世界上的“財富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