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事物的真偽都逃不過智慧的眼睛。
——所羅門《箴言》
有一對關係很好的朋友住在一個村子裏。
迫於生計,其中一人跑到外地做生意,由於頭腦靈活,兩年不到,他就發了大財,返回了村子。留在村子裏的那個人找到這個朋友:“聽說你發了大財,可以借給我一些做本錢嗎?”
“行,想借多少?”
“就借300兩銀子吧。”
“好吧,明天你上這兒來。”
第二天,他們來到指定地點,掙錢的朋友說好還錢的日子,就把300兩銀子借給了朋友。
可這借錢的人並沒有拿這些錢做生意,而是隨便揮霍,很快就把錢花光了。
到了還錢的日子,借錢的人竟然一口咬定沒那回事。
沒有辦法,二人隻好來求智慧的所羅門。“我現在問你們話,你們要誠實地回答。你說你借給他300兩銀子,那是事實嗎?”所羅門問。
“是,是事實。”
“這回我問你。你從這人那裏借過300兩銀子嗎?”
“沒有那回事。”
“那你借給他錢時,有證人嗎?”
“沒有。”
借給人錢的人回答。
“那你們借貸的地點在哪兒?”
“是一個山坡上,坡上有一棵樹,我就在那樹下把錢借給他的。”
“記得那是棵什麽樹嗎?”
“是一棵柞樹。”
說沒有借過錢的人一直在那兒閉口不言。
“那好,你趕緊到那兒去摘一片樹葉吧,我要聽聽樹葉的證詞。”借給朋友錢的人就去摘樹葉了。
可是,等了足足一個小時,摘樹葉的人還沒回來。
“怎麽回事?這麽長時間還不回來。”所羅門問不承認借錢的人。
“他肯定沒到那兒,可能隻走了一半路程吧。”
借錢的朋友不知不覺回答了所羅門的問話。
“你等於坦白了你借了人家的錢。什麽也不用說了,快還錢吧!”
那人隻好承認了自己的過錯。
猶太智慧聖火
在現實生活中,大部分的人都是善良、友好的,因而很容易被他人的熱情所感染,從而輕易地相信對方,甚至上當受騙。在現實生活中,到處都可能存在欺騙與陷阱,要想在這複雜的世界免受欺騙,少上當,就必須運用好智慧,看清事情的真相,重要的一點,就在於不要輕易地相信他人,隻有在完全了解的情況下,才能給予充分的信任。
什麽是成熟的判斷呢?如果你不輕信,就可以做到成熟地判斷和準確地識別他人。我們常常碰到謊言和欺騙,這比我們碰到的誠實要多得多。所以你一定要慎重,草率輕易的判斷會讓你陷入難堪的境地。雖然如此,但是你不要公開對別人表示懷疑。如果堅持認為別人在說謊,就是對他人的冒犯;堅持說別人上當受騙也是如此,這會讓人憤怒。而且這樣做還有更惡劣的後果,就是給人心機很重的印象,別人也不會認為你是坦誠的人。喜歡說謊話的人有著雙倍的痛苦:他無法相信別人,別人也不信任他。
所羅門王說過:“相信智慧吧,她可以幫你解決任何難題。”然而,智慧之神不是總在你身邊的,她也難免有打盹的時候,類似於這個故事的事,在我們的身邊經常發生,帶給人很多煩惱。猶太人對於如何避免上當受騙頗有心得,猶太人有句格言:借貸之時要找證人作證。他們認為,無論是多麽信任的朋友,即使是血緣至親,都應該恪守這一條。隻有做到這一點,才能保證不上當,才能避免糾紛以及不必要的麻煩。當然,不要輕易相信人隻是從經濟方麵來講,對於他人真誠的熱情,則不應該回絕,那才是禮貌的待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