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實物、文字、圖表、圖片、解說等來展現成果、風貌、特征的宣傳形式叫展覽。展覽會是典型的綜合運用多種傳播手段的公共關係專題活動。在公司公共關係專題活動中,展覽會或展銷會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形式。
展覽會的類型
展覽會的類型可以從展覽的主題、性質、規模、場所、時間等方麵來加以劃分。
(1)主題類型。可分為綜合性展覽和專題性展覽。
綜合性展覽是全麵地展示某個主題的全貌,或者有代表性的一些成就的展覽,通過它可以縱觀全局。
專題性展覽,是圍繞一個專題、一個專業或一個內容舉辦的展覽。專題性的展覽可以不求全麵係統,但必須盡可能使展覽主題突出,令人一目了然。如“國際高新電子產品展覽”、“北京花卉展”等均屬於專題性展覽。
(2)性質類型。一般可分為交易、洽談型,宣傳、欣賞型及酬賓、娛樂型等,有時也將幾種類型加以融合。
交易、洽談型展覽會是宣傳介紹產品,從而直接促銷產品,同時交流信息,洽談項目,以促進貿易發展,如“現代廚具展銷會”、“出口商品交易會”、“新技術洽談會”等。此類展覽會最為多見。
宣傳、欣賞型展覽會是傳播某種觀念、思想或提供文化、藝術欣賞,起到宣傳、教育、引導、審美的作用,如“人類起源展覽”、“中國曆史展覽”、“自然風光圖片展覽”、“中國畫展覽”等。
酬賓、娛樂型展覽會帶有某種程度的優惠、答謝性質,通過酬賓增進感情,同時起到促銷商品的作用,例如一些公司舉辦的“酬賓展銷周”,在開展銷售的同時,舉辦現場操作表演以及電影招待會、歌星舞星表演、時裝表演、食品飲料品嚐等豐富多彩的酬賓娛樂活動。
以上幾種類型不是截然分開的,常常相互交叉融合。例如目前大型的交易展覽會穿插安排一些酬賓娛樂活動,借以吸引觀眾;在書法、攝影、繪畫一類的展覽中亦有商業活動,拍賣其中的一部分作品等等。
(3)規模類型。一般可分為大型、中型、小型和微型。
大、中型展覽會一般由政府或專門機構舉辦,眾多公司、企業、團體聯合參展。
小型展覽會一般由公司、企業主辦,主要展出自己的產品。
微型展覽也稱輕便型展覽、袖珍展覽等,多利用櫥窗、展車、劇院、圖書館、車站的門廳以及旅館房間等舉辦展出活動。
(4)場所與時間類型。展覽傳播場所分為室內與室外,時間分為長期、短期、流動、巡回以及一次性等。
長期固定場所如北京故宮博物院。固定場所但定期或不定期更換內容的,如科學展覽館、自然博物館、工業展覽館、美術展覽館等。短期展覽如廣州出口商品交易會,每年舉行兩次但都有一定的期限。流動、巡回展覽多利用各種交通工具舉辦。
展覽會的組織與籌備
(1)確立展覽的目的與主題。
舉辦展覽會應當首先明確目的和主題。例如商品交易展覽的目的是推銷產品,擴大貿易,而非商業性展覽,如普及法律知識展覽、交通安全展覽等,目的是傳播某些觀點或某種道德規範。再如公司為介紹自己的新產品舉辦展覽,新產品即是展覽的主題。一個展覽會的內容很多,隻有主題明確才能提綱挈領,把展覽的實物、圖片、圖表及文字進行有機的組合排列。如果目的與主題不明確,展覽勢必會給人造成雜亂無章的印象。
(2)展覽的編輯與製作。
編輯工作要根據展覽的目的和主題,來規劃或構思展覽結構、重心、布局等。會標、主題詞、主題畫、前言、結束語、解說詞等亦應統一設計、撰寫與編輯。製作前要請設計師根據需要畫出展牌小樣,按照小樣進行文字、圖表、圖片的書寫繪製和擴大,並美化加工。展台、展廳的設計和裝置,實物的拚裝組接,電源、燈光及電氣設備的安裝等,亦應在統一規劃下進行、編輯與製作。精當的展覽會從整體上給人一種美的感受,像磁鐵一樣吸引觀眾,使其樂於了解並接受。解說詞應精煉、精彩,真實感人,避免空洞的敘述和說教。
(3)對展覽工作人員的要求。
展覽的設計、編輯、製作、美工人員等應緊密配合,具有整體觀念,以保證總體布局及各部分之間的合理安排與銜接;解說員要掌握有關展覽內容的專業知識,準確理解和把握講解內容,講解要生動、流暢;對解說員、服務員要進行良好的公關訓練,從展覽內容到工作人員要處處體現公關意識。
(4)對外發布新聞。
要有專人負責對新聞界發布新聞及處理相關的事宜,要主動提供新聞稿及其他資料,爭取支持以加強對展覽會的宣傳。
(5)展覽會的費用預算。
展覽會較其他專題活動需要更多的資金。要列出各項費用開支的清單,進行核算,以免捉襟見肘,影響展覽會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