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際的言談中,首先是要讓人正確了解、領會自己所表達的含義,這是溝通的最低的標準。為此,除了文法準確、通暢外,還必須豐富自己的詞匯,做到精煉思想言簡意賅,在此基礎上,交際還應掌握以下方麵的言談技巧:
巧引話題
幾乎任何話題都可能成為良好的談資。隻要我們在平時處處留心,就可以發現許多引人入勝的話題,如體育運動和近期賽事、小說、電影、話劇、食物、烹任、天氣、名勝風光、電視節目、流行時裝、暢銷書、“熱門話題”、個人嗜好、個人的特殊經曆等。
一般在交際場合中,與剛相識的人開始交談是最不容易的,因為你不熟悉對方的性格、愛好,而時間又不允許你多作了解。這時宜從平淡處開口,而不要冒味提出太深入或太特別的話題。最簡單的是談天氣,或從當時的環境找尋話題,比如:“今天來的人真不少!”、“這兒您從前來過嗎?”、“你和主人是在哪兒同過學?”、“你的氣色真不錯!”等等。另外,還有一個中國人慣用的老方法:詢問對方的籍貫,然後就你所知引導對方詳談其家鄉的風物,這幾乎是一個萬通萬靈的不衰話題。平時參加交談,我們可以留心一下人們的話題,看看哪些吸引人而哪些不吸引人,為什麽?自己開口時,便自覺地練習講一些能引起別人興趣、避免引起不良效果的話題。
有一些話題在交際場合中是不宜談論的。從你自身說,首先應該避免你不完全了解的事情。一知半解、似懂非懂、糊裏糊塗地說一遍,不僅不會有助於你們關係的進展,反而給人留下虛浮的壞印象,若有人就此對你發起究問,回答不出則更為難堪。其次是避免你不感興趣的話題,試想連你對自己所談的都不感興趣,怎麽能期望對方隨你興奮起來呢?如果強打精神,故作昂揚,隻能是自受疲累之苦,別人還可能看出你為人太過虛偽。
在人類社會生活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各種各樣的習慣和行為規範,這是一種公眾的觀念,每個有教養的人都應該遵從。與人談話,哪些可說,哪些不可說,也都有很多講究。應該避免的話題如:令人不愉快的疾病詳情;令人生厭的動物(如臭蟲、蒼蠅);別人的年齡與隱私;別人的財產和生活狀況;別人的缺陷和短處;別人以往的過失或隱痛;對他人的評頭品足;一些尚未明辨的隱衷是非;男女之間的特殊關係;個人恩怨和牢騷;自己的成就和得意處等等。總之,在浩渺無邊的話題之海中,有許多或隱或現的小小礁石,你必須小心地繞開它們。
善用幽默
幽默總是與智慧和愛心結伴同行的,每一個具有幽默感的人都有著寬廣的心胸、隨和親切的性情和洞察一切的聰靈。幽默是思想、愛心、智慧和靈感在語言運用中的結晶,是一種良好修養的標誌。
在人際交往中,當矛盾發生時,隻有那些缺少幽默感的人才會把感情弄得越來越糟,而幽默者卻使一切變得輕鬆、自然、美好。幽默所帶來的笑可以衝緩人與人之間的矛盾,把衝突化解於無形之中,還可以使本來融洽的氣氛更加和諧,起到錦上添花的效果。
但做任何事情都有一個“度”的問題,幽默也是如此。場合、對象都是幽默時必須考慮的客觀因素。同一個玩笑,你對甲可毫無顧忌地開,對乙卻不可以,或是在某場合可以說,而在其他場合卻不行,尤其是對於初識的人或長輩,幽默一定要慎用,否則很容易讓人感到一種突兀其來的唐突,或者會認為你是在玩弄聰明,有種被戲謔的感覺,有時,幽默變成了取笑和譏諷,那就更有失禮儀了。
學會傾聽
在交談中聽也是非常重要的。聽包括兩個方麵:一是留心聽自己的談話;二是留心聽對方的談話。在自己開口講話時,若能分出部分精神來,留心自己聲音,就可以時時清醒地有個“自知之明”:“你清楚地表達了你的意思了嗎?”“你的發音清晰嗎?”、“你運用敬語了嗎?你語速平穩嗎?”這些看似小問題,但若不加以注意,往往會使你的談話效果大大降低,你說得太快,又不清楚,別人聽不懂,等於你白費了一番口舌。你在交際場合旁若無人,大聲談笑,令對方十方窘迫,惶惶然中心底升起來的是對你的反感,帶著這麽一種感情上聽你說話,會有什麽好的效果呢?
由此可見,傾聽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有句老話訓導人們:人長著兩隻耳朵,卻隻長著一張嘴巴,就是為了少說多聽。聽別人說,至少有下列好處:第一,加深理解;第二,加以判斷;第三,在理解和判斷的基礎上,決定自己該怎麽做和怎樣引導對方做自己想讓對方做的事。
但怎樣才能高明地傾聽對方的談話呢?至少應注意以下幾點:
(1)鼓勵、引導對方說下去。可以采用提問、讚同、簡短評論、複述對方話頭、表示同意等方法引導對方說下去。比如:“你的看法呢?”“再詳細談談好嗎?”“我很理解”、“想像得出”“好像你不滿意他的做法?”等,總之,讓對方把自己的話繼續下去,你可以采取這種積極引導的方式。
(2)抓住對方所要表達的真正東西或實質性問題,不要被他的遮掩或言語技巧方麵的缺陷所誤。
(3)不要打斷他,不要貿然地中途給對方的談話下判斷性的評論。
(4)對自己沒聽懂的話,要隨時詢問。
(5)不使你們的談話中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