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的一位心理學家曾做過一個試驗:分別讓一位身著筆挺漂亮軍服的海軍軍官,一位戴金絲眼鏡、手持文件夾的青年學者,一位打扮入時的漂亮女郎,一位挎著菜籃子、臉色疲憊的中年婦女,一位留著怪異頭發、穿著邋遢的男青年在公路邊上搭車,結果,漂亮女郎、海軍軍官、青年學者的搭車成功率很高,中年婦女稍微困難一些,那個男青年就很難搭到車。
這則故事告訴我們:不同的儀表代表了不同的人,隨之就會有不同的際遇。這個問題可不可以換成這樣的假設,你自己在商場中選購商品,根據你自己的消費心理,你會選擇購買一件包裝得又髒又破的產品嗎?肯定不會,因為普通消費者都認為,包裝不僅僅是包裝而已,它更代表了商品的質量和品位。包裝能產生不同的效果。
生活之中或社交場合之中,每個人都希望自己風度翩翩、儀表堂堂。漂亮的人期望不同場合的穿戴能為自己增添更多的魅力,相貌平平者就渴望儀表能給他人留下美好的印象。
儀表指人的外在,包括人的儀容、姿態、服飾、風度等。在人與人的交流之中,相互傳遞的信號主要有三種,加利福尼亞大學的阿爾伯特·馬哈賓博士稱其為36:視覺信號(6isuel)、聲音信號(60cel)和語言信號(60al)。視覺信號指我們所能看到的東西:衣服、形體語言、麵部表情等,聲音信號指的是人怎樣使用他的聲音,而語言信號則是指我們的遣詞造句。
在儀表禮儀中,請時刻記住兩條黃金法則:
儀表是素養和品位的體現
盡管許多有學問的人不修邊幅,不太注重自己的儀表形象,但那畢竟是少數。對於大多數人,尤其需要出現在正式的社交場合的人士來說,儀表非常重要。質於內而形於外,文化修養高、氣質好的人,懂得如何修飾自己的形象。儀表端正體現了一個人的素養、自尊和品位格調,也是對人和周圍環境的尊重。
美國行為學家邁克爾·阿蓋爾做過實驗:當他以不同的儀表裝扮出現在同一個地點,得到的反饋完全不同。當他身著西裝以紳士的麵孔出現時,無論是向他問路還是向他打聽事情的陌生人都彬彬有禮,顯得頗有教養;而當他裝扮成流浪者模樣時,接近他來對火或借錢的人以無業的遊民居多。盡管不能以貌取人,但人際交往之中儀表表達出的意義勝過語言,完全可以逼視出一個人的靈魂和內在品質。
儀表和成功聯係在一起
美好的第一印象永遠不會有第二次。人們一般在見麵後5秒鍾內就對對方形成第一印象。許多人因為邋遢的形象而找不到工作,為此苦惱不堪。一家大型製藥廠的人事經理說,他不會錄取一個髒皮鞋的應聘者。這不僅是小事,而且會影響以後的工作。
美國成功學家拿破侖·希爾說,一個人能否成功,關鍵在於他的心態。成功人士都有一種積極心態,即PMA(Positive Men-tal Attitade)。儀表是積極心態的外在表現,正式的、得體的、優雅的儀表能夠增加人的自信和積極奮發的、進取的、樂觀的心態,去麵對現實,處理人生所遇到的各種矛盾、困難和問題,這樣就可能受成功女神的青睞;相反,連自己儀表都不再關注的人,可能心態消極、悲觀,在人際交往中很難獲得別人的尊敬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