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八節 非洲黑人舞蹈藝術

  一、非洲黑人舞蹈藝術特征

  非洲舞蹈遍布非洲大陸,從撒哈拉大沙漠到幾內亞海灣,從莽莽森林到荊棘叢生的灌木叢,在非洲這塊大地上,隻要有宗教儀式和節日慶典,就必定有音樂、舞蹈活動。音樂舞蹈活動是非洲黑人生活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來到非洲大陸,展現在你眼前的不僅是明媚耀眼的陽光和高大青翠的熱帶植物,還有那些令人如醉如癡的叢林號角與震顫人心的非洲舞蹈。

  非洲人是好客的,她們對所有外來人都充滿好奇心。法國一位專業攝影師米歇爾·於約帶著他的妻子,挎上兩部攝影機,駕駛著越野車來到非洲采風,當他們來到遠離喀麥隆的一個村莊時,村莊裏的所有黑人婦女馬上圍住了米歇爾的妻子——白種人婦女。黑人婦女“呈現出昏迷誕妄的狀態,蹲在她麵前圍成一個圓圈,她們掛著裝飾物的嘴唇囁嚅著,敬慕讚譽之詞隨著金屬撞擊之聲不斷湧出”。熱情好客的非洲黑人為他們跳了一段宗教祭祀舞“樹之舞”,米歇爾描述了舞蹈的過程:

  那些準備加入舞蹈的人們一個接著一個地到來,……整個法利部族人們沿著山腳展開長長的行列,環繞大樹跳起“樹之舞”。臨近村落的人們皆栓掛鎖,盡數趕來觀看。……悠長緩慢地,舞蹈開始顯露出有組織的規範。每一舞者都已在指定的位置站定,在這些集體性的儀式中,每一個獨立的人都可以成為的盡情炫耀自己的明星,這種景象非常罕見。隻有眾多的麵具舞者——誰也不知道究竟是誰在其下而舞——占據領舞的位置,但同所有其他人一樣,他們也必須服從於整個舞蹈進程以及節奏,所有這一切均由音樂支配,循序漸進。

  從米歇爾的介紹中,看出“樹之舞”是一個麵具舞。麵具舞在非洲人的舞蹈中占有重要地位。麵具舞蹈起源於宗教祭祀,壁畫上有不少戴麵具的舞蹈形象。麵具舞是非洲人的傳統舞蹈,撒哈拉地區所有祭祀舞蹈普遍帶有麵具,麵具有不同類型,均按照敬神角色分類,有學者對非洲舞蹈所使用的麵具進行了考察分析,認為:“它們同那些從事農耕的人們聯係在一起。在非洲的古人類中,麵具的最早發明和使用,似乎同清洗潔身的儀式相關聯。那時尚不存在對自然既愛又恨式的矛盾心理態度。人感到自然在根本上是友善的。但農耕農作是對自然的一種侵犯,並巳這種侵犯應當付出代價。但不淪采用何種方法來進行補償和贖罪,人們都不能從自然的懲罰中得以解脫。因此,‘麵具的社會’裏的習俗慣例,同死神的出現恰好相合,這些習俗慣例的目的在於清潔大地和玷汙褻瀆她的人。”

  這是對非洲人的文化及心理因素的考證。在西方殖民列強未踏入非洲大陸之時,可以說非洲是一個封閉的、與外界隔離的原始社會,在原始的、未開化的、科學技術不發達的社會裏生存的人們,他們的思維觀念帶有蒙昧的色彩,本土的或者說本民族舞蹈風格也是濃鬱的,它洋溢著一種自然和諧之美,突顯出它節奏強烈而奔放的舞蹈特點。

  舞蹈屬於視覺藝術,它以人體動作為物質載體,是表現一種情感藝術,舞蹈動作是感情的直接載體,舞蹈動作體係是自成一套的符號體係。它是兩次完成的藝術,它依靠演員的二度創作來最後完成。非洲黑人的舞蹈也依照著這樣的藝術規律,法國學者瑪麗·弗朗索尼·克裏斯杜這樣介紹迷人的黑人舞蹈:“巴克小姐表演的某些舞蹈,腰部內曲,臀部凸起,雙臂時而相互交織,時而高高舉起,做出男性標誌的手勢,臉部表情豐富,所有這一切都展現出黑人高大身軀的魅力。這個種族的雕塑造型感和非洲性愛的瘋狂扣住了我們的心弦。這不再是我們自認為看到的滑稽的‘跳舞姑娘’,而是縈繞在波德萊爾腦際的‘黑人維納斯’。”這個大受法國人讚美的舞蹈看來是經過了表演者的二度創造表演的,黑人的原始舞蹈經過表演者的二度創作成為精美的藝術作品。

  非洲黑人舞蹈具有獨特風格,並且,非洲不同部族的舞蹈有不同的風格(因其曆史、族源和接受外來文化影響的程度各不相同),但是,相互接近的自然生存環境和經濟條件決定了非洲黑人舞蹈的共同特點,這些特點有些可以追溯到遠古,有些可以追溯到中古非洲文明時代,有些可以追溯到西方殖民者入侵之後。悠悠歲月,廣闊的生活領域,多種多樣的生活方式漸漸形成了種類繁多的非洲黑人舞蹈樣式,各地非洲黑人舞蹈雖有差異,但又有極大的共同特點,這就構成了非洲黑人舞蹈的基本特征。非洲黑人舞蹈的最大特征還在於節奏強烈分明、自由奔放。非洲黑人對節奏非常敏感:“劃槳人配合著槳的運動歌唱,挑夫一麵走一麵唱,主婦一麵舂米一麵唱。”寧騷介紹:“索托人特別喜歡音樂中的節奏,而且節奏越強烈的調子,他們越喜歡。婦女手上戴著一動就響的金屬環子,她們往往聚集在一起用手磨磨自己的麥子,隨著手臂的有規律的運動唱起歌來,這些歌聲與她們的環子的有節奏的響聲十分諧和。在跳舞的時候,索托人用手和腳打拍子,並在身上戴著一些特殊的鈴鐺以加強音樂的節奏感。”

  在非洲,無論搖籃曲、情歌、戰士歌、祭祀歌、勞動生產歌都具有強烈的節奏感。而這些節奏感起源於舞蹈動作。人體動作與音響節拍緊緊扣在一起,非洲音樂中的打擊樂,以及旋律、變奏等音樂變化也都緊緊圍繞舞蹈動作而展開。由於打擊樂器比其他樂器更接近於語言發音以及口頭傳意,因此,在舞蹈中,非洲人更頻繁使用打擊樂器,如各種各樣的刮擦器、槌搗器、打擊式和撞擊式體鳴樂器等,此外,還有利用人體所產生的音響,如拍手、跺腳、彈手指、拍大腿,對自然及樂器聲音的模仿來為舞蹈伴奏。

  加納加族人的《阿杜瓦舞》、喀麥隆北部富爾貝人的《戰舞》和貝迪人的《草裙舞》、中非和東非俾格米人的《狩獵舞》、布隆迪穆因加地區的《凱旋舞》、剛果泰凱人的《遊戲舞》、烏幹達的《阿恰裏舞》和《南卡舞》、東非的《造雨儀式舞》以及塞內加爾的各種舞蹈中,快樂的黑人都喜歡運用人體所產生的音響為伴奏樂器,舞蹈時喜歡在身上佩戴著各種鈴鐺或鳴響器。在非洲黑人的舞蹈中,打擊樂器的節奏決定著舞蹈的韻律,也決定著舞蹈的風格特點,節奏是在原始先民勞動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勞動生產者身體動作伴上相應的呼喊吟唱,再加上身上佩帶的飾物相互碰撞發出有節奏的聲響,給先民的勞動生活增添了愉快的氣氛。愉快使人產生美,美的東西自然容易被人接受。按照一定的節拍進行勞動,使人不感到疲憊,久而久之,節奏成為非洲人普遍喜好的東西。法國舞蹈學者安德烈·雷溫鬆說:“一切具有鄉土氣息的舞蹈,特別是黑人舞蹈,都是以直接表達節奏為基礎的,每個這樣的舞蹈都首先是打著節拍的雙腳做的一個斷奏,當連續打擊時,由於斷開得迅捷幹脆而備受人們的喜愛。”

  非洲黑人對節奏的敏感度是任何國家的舞蹈藝術所不能相比的,好像黑人的節奏感是天生的,他們那種對音樂的感受能力,肢體動作的柔軟細膩,鬆弛伸展的特點也是獨有的。

  集中體現非洲黑人舞蹈藝術特征的是鼓舞。非洲鼓舞的表演形式多種多樣,有木鼓、水鼓、戰鼓、陶罐鼓、葫蘆鼓等幾百種。非洲的鼓造型繁多,大小也懸殊,小的鼓可用手握,大的鼓要使人站在凳子上敲打。鼓的周圍還有一些裝飾物,如金屬片或小鈴鐺,有的鼓裏麵裝一些豆子或珠子,敲起來使鼓音不顯得單調。在眾多的非洲鼓中,遍布使用的鼓是“達姆·達姆”鼓,它是一種單麵蒙鼓皮的中型鼓,平時用來傳遞情報,節慶典禮時是舞蹈表演的伴奏樂器。

  鼓舞,在非洲是最受重視的舞蹈,在國王宴慶、巡視、迎賓、舉行大型慶典活動時表演。“在布隆迪共和國,鼓樂一般與舞蹈相結合:十多名表演者身穿紅、白或綠、白間色的袍子,係著腰帶,胸前和胳膊上交叉佩戴各色珠鏈裝飾品,頭頂大鼓,邊敲邊上場,圍成一個半圓形的圈。然後,演員們各自取下大鼓,置於麵前,同時圈中另置一大鼓,由演員輪流上前擊奏表演。他們時而淩空騰躍,時而旋轉舞蹈,並且伴以歌唱。強烈的節奏和密驟的鼓點,熱鬧而狂歡的場麵,震天動地,非常精彩。”

  西非的水鼓是一種在盛水的容器裏浮著長條形的葫蘆鼓,人們用手或小棍敲擊它,發出來的聲音沉鬱而悠遠。加納人為舞蹈伴奏的一隻鼓叫“芳湯弗朗”,敲出來的聲音低沉深遠,加納人的舞蹈也因此而聞名。戰鼓在烏幹達常常使用,烏幹達的任何節日裏都要敲鼓,烏幹達戰鼓起源於號召人們去狩獵、打仗,後來成為宗教儀式必不可少的道具。加納還有一個舞蹈稱為“阿薩福舞”也是用鼓伴奏的舞蹈,舞者隨著咚咚鼓聲邊跳邊唱,舞蹈氣氛十分熱烈。

  總之,非洲黑人的舞蹈與鼓分不開,這使得非洲舞蹈顯出節奏強烈而奔放的特點。

  二、非洲黑人舞蹈藝術種類

  非洲黑人舞蹈藝術種類集中體現在這幾個方麵:宗教舞蹈、模仿舞蹈、象征性舞蹈、大眾舞蹈。

  1.宗教舞蹈

  非洲黑人舞蹈有著濃厚的宗教色彩,它常常在宗教祭祀儀式上進行,如祈求神靈,祭奠祖先,祈禱農業豐收和人丁興旺等。這類舞蹈往往以麵具舞的形式出現。它包括拜神舞、驅邪舞,葬禮舞、求雨舞,念咒舞,祈求漁獵成功舞等。這些舞蹈既有獨舞,又有群舞。如加納人的雅維舞,布朗斯族的阿波舞,非洲北部的蒂加利舞,阿散蒂族的阿杜瓦舞,阿肯族的芳湯弗朗舞等,都是在祭祀時跳的宗教舞蹈。

  烏幹達的葬禮舞蹈是戴麵具而舞的,舞者頭戴麵具,身體塗著各種顏色。非洲泰索族人跳葬禮舞時,臉上塗紅色,身上披猴子皮,胸前佩戴玻璃珠、貝殼等裝飾品,左手腕戴貝殼串的手鐲,右手腕拴一根牛尾鞭子,手持長杖係鐵鈴鐺舞蹈。

  人們生病時,也要跳去病除災的舞蹈,如穆基裏舞是廣為流傳的驅邪舞。如果有人生病,人們就將病人關在小屋裏兩三個月,此期間,每逢星期六,人們就要在小屋前燃起篝火跳舞驅邪。病人好了之後,還要與村民一起跳舞。在坦桑尼亞有一舞蹈叫裏皮庫舞,是戴麵具驅邪舞蹈,麵具有不同角色,如精靈或鬼怪。恩裏恩果梯舞是由表演者腳踩高蹺的舞技表演。祛病除災舞蹈,類似於一種巫術舞蹈,表演者好像巫師作法一般,他們跳起來之後,往往渾身抖動地進入癲狂狀態。

  2.模仿舞蹈

  非洲的舞蹈多是對農事、狩獵、戰爭活動的模仿。如剛果的昆布拉·姆博舞是一種獵取動物的舞蹈。埃孔戈舞是戰爭的舞蹈。表演者隻穿三角短褲,分做兩隊,做各種對打動作,舞蹈剽悍勇猛,剛健有力。探險家斯坦利對剛果的戰爭舞這樣描述:“每一行列由33人組成的33個行列同時跳起來,又同時匍匐在地上。……一千個腦袋仿佛是一個腦袋似的,起初他們同時仰起來,顯出昂揚的氣魄,然後同時低垂下去,發出淒切的哼叫聲。……當跳舞的戰士一麵低著頭,伏倒在地上,一麵發出如泣如訴的歌聲,我們的心由於難以表達的憂傷而緊縮起來;我們仿佛經曆了戰敗的慘狀,遭受了劫掠和殺害;我們仿佛聽到了傷員的呻吟,看到了孤兒和寡婦在遭到摧毀的茅舍和荒蕪的田野上哭泣。”這是一場模擬戰爭的舞蹈,它的真實仿佛讓人親身經曆了一場戰爭。

  非洲的模仿舞蹈非常逼真,比如求雨舞,非洲人用一瓢水灑在地麵,接下來人們用舞步模擬緩緩落下的雨點聲音,以快速舞步模擬雨點變大,用女人舞裙旋轉飄飛的動態表現瓢潑大雨的樣態。

  3.非洲的象征性舞蹈

  象征性舞蹈包孕著人們的某種願望,如祈禱豐收、降雨、狩獵成功和求子求孫。“例如在斯威士蘭的因克瓦拉節上所跳的舞。有一個舞是為了給酋長輸送新的力量而跳的。酋長的武士們先出場,把新的綠色葫蘆扔向空中,並互相傳遞。到一定時候,酋長也加入舞蹈行列,他把葫蘆一次比一次更高地向上拋擲,以顯示他的技巧和力量。這個葫蘆被看做是貯存力量的容器,這些力量將輸送給酋長。因此,葫蘆是不應該落地的。因為一落地,裏麵的生命力就會被吸入地下,而不能輸入尊長體內了。”葫蘆在這裏就成為象征物,成為人們小心翼翼拋擲的聖物。因為它帶有一種宗教觀念,是一種神奇力量的象征。一些舞蹈藝術家吸收了傳統舞蹈中的象征性的表現方法,豐富了藝術表現力,如:“在塞內加爾著名藝術家熱爾梅納·阿科尼創作的一些舞蹈中,一名男性舞蹈者側向直立,胸部前挺,腰部凹進,兩臂彎曲,肘部靠後,兩手持平,手心向地,就象征著‘棕櫚樹’。一名女舞蹈者右側站立,兩腿稍屈,胸部前挺,腰部凹進,麵部朝天,兩臂向後下方伸直,兩手持平,手心朝地,就象征著一隻‘幾內亞母雞’。一名女舞者側麵跪坐在地,身體挺直,兩眼正視前方,兩臂屈曲,肘部靠後,兩手持平,手心向上,就象征著‘阿散蒂木偶’。”

  非洲的舞蹈經曆了一個從寫實到象征到抽象的過程,蘇丹南部阿克比亞族的哀悼舞就是抽象舞的代表。寧騷教授介紹:“黎明時分,30名部族婦女排成單行,繞著芒果樹轉動,她們身穿用林中匍匐植物製成的衣裳,上麵塗著泥巴。她們步履緩慢,抖動著身體,拖著腳向前移動。婦女們全神貫注體現著哀悼之情。舞蹈漫長得可以延續七個晝夜,她們這是在陪同死者走過通往鬼神世界的那段最初的艱難旅程。”

  在非洲有些象征性的舞蹈,或抽象性舞蹈是為了祭祀死者的,而有些則完全屬於社交性舞蹈,是人們飯後消遣的娛樂活動。

  4.大眾舞蹈

  非洲的大眾舞蹈是一種人們通過有節奏的運動發泄剩餘精力和進行娛樂的集體活動。非洲幾乎人人會唱歌跳舞,歌舞活動是非洲人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個部落都有自己的傳統舞蹈,舞蹈時,人們在音樂和鼓聲的感召下,手舞足蹈抒發自己的感情。音樂控製著舞蹈的節奏,鼓手們注視著舞者的動作,隨時調整節奏配合舞蹈動作。人們在舞蹈中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和恐懼焦慮等情緒。有的時候,人們圍坐篝火旁,在樂聲中講述部族的曆史,然後,女人彈奏樂器,男人舞蹈。阿恰裏舞是少男少女喜歡跳的一種舞蹈,他們用一小塊布遮住下身,頭上插著羽毛,手持葫蘆做的樂器,載歌載舞,舞蹈氣氛十分熱烈。非洲人從小就接受舞蹈的熏陶,還在蹣跚學步的孩子時,就能夠在父母的指點下,圍著篝火,踩著鼓點學跳舞蹈。在非洲人人都能舞蹈,當人們一聽到鼓聲,便從四麵八方趕來,圍成圓圈舞蹈,在叢林、高原到處可見非洲人的奔放熱烈的舞姿,聽到震撼人心的鼓聲。

  非洲舞蹈總體特點是:粗獷剽悍,誇張熱烈,自由奔放。它以上下跳蹦,騰空跳踢,扭擺臀部為其特色。南部舞蹈胯部動作靈活自如,北部舞蹈動作多集中於胸部、兩臂和頭部,動作剛勁有力。除此之外還有高蹺舞和蛇舞是帶有技巧性的表演。

  非洲的舞蹈形式多是半圓、圓圈或排列成行的集體舞。跳集體舞時,會有一人或幾個人到圈中間去跳,然後男女對換輪流到中間獻藝,也有成雙成對到圈中跳舞獻藝的形式。

  非洲國家獨立以後,傳統舞蹈有了極大的發展。20世紀60年代建立了十多個專業舞蹈團,稱為“非洲跳動的心髒”的烏幹達舞團到歐美許多國家演出,使人了解了非洲舞蹈風采。在塞內加爾,藝術家熱爾梅納·阿科尼采用西方古典舞和現代舞創作手法重新整理非洲的民間舞蹈體係,創造了一係列新的非洲舞蹈。她創作的非洲舞蹈熱情奔放,節奏鮮明,動作幅度大,技巧強,舞姿造型生動,影響很廣。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