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六節 登泰山觀看齊長城

  考察過乾時古戰場後,孫武帶領家丁繼續向南前行,他們一路經過顏山、鳳凰山,到達了著名的泰山。

  泰山,以拔地通天之勢雄峙於華夏的東方,以五嶽獨尊的盛名稱譽古今。

  泰山地處中原東側,盤亙於齊魯大地,東臨黃海,西襟黃河,雄偉壯麗,氣勢磅礴,風光旖旎,是華夏神山。

  孫武和幾個家丁在泰山極頂風餐露宿,第二天一大早,天氣晴朗,他們在日觀峰舉目遠眺東方。

  但見萬壑收冥,千岩送曉,一線晨曦由灰暗變成淡黃,又由淡黃變成橘紅,繼而天空的雲朵,紅白交輝,瞬息萬變,有的像萬馬奔馳,有的像神牛角鬥,有的像鳳凰展翅,有的像孔雀開屏。

  泰山上的氣候瞬息萬變,方才還是朗朗晴空,彤彤紅日,突然,一陣狂風襲來,密雲濃霧籠罩了西邊大大小小的山峰壑穀,隻有東邊尚有強烈的陽光照射。

  孫武和仆人們一邊走,一邊欣賞著泰山的美景,不知不覺來到了碧霞元君祠。

  一想碧霞元君和薑子牙的故事,孫武不禁笑了,跟隨的仆人不知道怎麽回事,就問孫武。

  於是孫武一邊走,一邊給仆人們講起了這個有名的故事。

  傳說薑子牙輔佐周武王建立了周氏王朝後,天下統一,武王認為大臣們開國有功,應該重重有賞。

  可是,想來想去,周武王卻找不出合適的禮物,最後,武王還真想出了個絕頂的好主意,把全國的領地都分給大臣們。

  這樣一來,既顯示了他武王的慷慨,又能說明他對大臣們的信任,同時考驗大臣們是否真的忠君報國,再者,武王這樣也就輕鬆愉快,落得清閑地做他的天子就行了。

  主意一定,武王便把封地大權交給了軍師薑子牙,讓他分封諸侯。

  卻說薑子牙分封諸侯,封來封去把全國其他的名山大川、風水寶地都封盡了,就留下了一座東嶽泰山。

  薑子牙早就知道泰山氣勢雄偉,風景秀麗,是個供人遊玩的好地方,他原準備把泰山留給自己,可誰知半路裏又殺出個程咬金,武王的護駕大將黃飛虎找上門來,非要把泰山封給他不可。

  兩人正在商榷,不知誰又走漏了風聲,黃飛虎的妹妹黃妃也來找薑子牙要地盤,說是武王答應她,要她來找薑子牙。

  這下可好了,三個都看準了泰山這塊寶地,可總不能都去坐呀!這到底如何是好呢?

  事到如今,隻黃氏兄妹就夠薑子牙纏的了,自己便不得不打消了坐泰山的念頭。不過放棄了也怪可惜,他心中也有幾分不樂意。

  這時,薑子牙見黃氏兄妹一個憑護駕有功,一個仗武王後台,兩人爭得麵紅耳赤。

  於是,薑子牙就賭氣地對他們說:“好了二位,誰也別爭,誰也別搶,憑自己的本事,誰先登上泰山,泰山就是誰的。”

  黃飛虎一聽,不禁拍手叫絕。他想:憑我一身氣力,泰山還能有黃妃的份?可是,身單力孤的黃妃,也沒有一點懼色,一口應允了。

  黃飛虎是個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武夫,比賽日期一到,便騎上他的麒麟,日夜兼程,從京都直奔泰山。

  黃妃為比賽絞盡了腦汁,終於想出了一條妙計。

  比賽一開始,黃妃先將自己的鞋子脫下一隻,使了個神法,將鞋子扔到玉皇頂上。

  然後,黃妃才不慌不忙地向泰山趕來。等到黃妃爬上泰山,兄長早在南天門上等得不耐煩了。

  黃飛虎見黃妃姍姍來遲,便對她說:“不行就是不行,別逞能。這回你該服氣了吧?”

  “真是豈有此理!是我先已到此,我以為你在路上出了什麽事,前去接你,不想你已繞道趕來。”黃妃一本正經地說。

  “你別胡攪蠻纏,你說先到,有何證據?”黃飛虎還真有點著急。

  “證據嗎?當然有,你來看吧!”

  黃飛虎跟著妹妹來到玉皇頂,隻見黃妃的一隻繡花鞋端端正正地放在石坪上。

  盡管有證有據,黃飛虎卻從心裏不服氣,不禁斥責妹妹說:“你耍滑頭。”

  黃妃不緊不慢地說:“憑本事嘛!怎麽是耍滑頭?”

  黃妃自知紙裏包不住火,光是兄長一人好對付,等薑子牙他們來就麻煩了。

  黃妃作出無可奈何的樣子對兄長說:“咱們兄妹二人,本該是你敬我讓,不分你我才是。這樣吧!我住山上,你住山下,咱們共管泰山總可以了吧?”

  這樣一來,先來的黃飛虎倒做了不曉世理的孬種,後到的黃妃倒成為慷慨大度的好人,把個黃飛虎氣得直翻白眼。可也沒有辦法,誰讓她是自己一母同胞的妹妹呢!隻好答應了。

  等薑子牙趕來,一看便知道黃飛虎上了妹妹的當。

  可是薑子牙見黃氏兄妹都協商妥了,也不好再把事情說破,隻好將計就計,把黃飛虎封為泰山神,把黃妃封為碧霞元君,一個在山下天貺殿,一個在山頂碧霞祠。

  聽孫武講完,仆人們也止不住樂了,他們說:這可真是兵不厭詐啊!沒想到這個黃飛虎敗在了他妹妹的手下。

  越過泰山,孫武他們終於看到了久聞大名的齊長城。

  齊長城,始建於春秋初期,因為這個時候周室衰微,諸侯之間互相征戰,各國為了保護自己,爭霸天下,紛紛築城設防,齊長城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興建的工程。

  齊國東麵和北麵瀕臨大海,西麵則有黃河和濟水天塹,防守的重點是南方比較強大的魯國。

  於是,齊國曆代君王在西起濟水之濱的平陰防門,越過泰山,沿泰沂山脈頂部蜿蜒向東,修築了一道堅固的城牆。

  齊桓公執政以前,齊長城已經初具規模。長城以北是齊國土地,長城以南是魯國土地。

  齊景公執政後,在賢相管仲的英明治理下,齊國國勢日盛,而當時魯國因內亂,國勢大不如前。

  齊國勢力乘機越過長城,把號稱“五嶽之尊”的泰山,也納入齊國版圖。

  孫武登上長城,極目遠眺,遠處層巒疊嶂,道道山巒掩映在秋色之中。常綠鬆樹與枯黃野草,為山巒披上富麗的盛裝。

  孫武完全被眼前的美景吸引,深深陶醉在了祖國美好的河山之中。漫步在城牆之上,孫武既欣賞著美麗的秋色,又細心地觀察著這極具防禦之勢的戰略要地。

  此時的長城盡管深入齊國腹地,不像戰時那樣緊張,但仍然顯示出它雄偉、壯觀的魅力。

  孫武觀察到,長城的建築結構及其形式,采用了“因地形,因險製塞”“因地製宜,就地取材”的原則。

  在平原田野裏,就采用聚土夯築的方式,建造長城;在山凹處,一般都用砂石混築,或者兩側砌牆,中間填上沙土;在深山懸崖的地方,就直接隔過去,用天然的山險代城;在川流湍急的溝壑上,或者架橋,或者設關卡。

  城牆上有垛口,瞭望孔,下設附牆、站台,寬窄不一,靈活多樣。在沿途軍事要塞或製高點上,內設城牆,外築烽燧,到處都有重兵在把守。

  孫武在與把守城牆官兵攀談中了解到,設在長城上的主要關隘有防門、長城鋪、青石關、錦陽關等幾十處。

  在接下來的數天裏,孫武先後考察了青石關、城子關、穆陵關等多處關口。

  青石關位於萊蕪和博山交界處,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城子關位於馬鞍山兩側,這裏距齊國的都城臨淄最近,順淄水南下就能到達,是南通魯國的重要門戶。

  位於臨朐、沂水邊界的穆陵關,則是通往魯東南的咽喉,有“齊南雄關”“齊南天險”之稱。這些險關、要塞,都是兵家必爭之地,孫武一一牢記在心裏。

  孫武出穆陵關繼續向南,這裏仍然是齊國的土地,有齊軍駐守,不過這裏已經離齊魯邊界不遠了。

  很快,孫武就來到了齊魯兩國現在的邊境,位於蒙陰的堂阜,再往南走,越過汶水,就是魯國的地麵了。

  孫武來這裏,一是想觀察一下齊魯邊境的情況,二是想到浮來山下堂阜水發源地,親自看一眼一代賢相管仲破枷脫囚的地方。

  孫武站在管仲破枷脫囚處,心裏生出無限感慨。一方麵他為管仲和鮑叔牙之間的友誼而感動,另一方麵為鮑叔牙幫管仲脫險的計謀所折服。

  另外,他還為管仲幫助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完成春秋霸業而由衷地敬佩不已。

  踏著前代偉人的足跡,孫武心中也有許多渴望,許多理想,他多麽希望自己將來也能像管仲那樣,輔佐明君,建立千秋功業啊!他期望著有一天這個理想能夠實現。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