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開放是鄧小平經濟理論中極具時代特色的部分。鄧小平站在曆史發展的高度,敏銳地覺察到,當今世界是開放的世界,世界的發展一日千裏,每天都在變化。他的結論是“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關起門來,故步自封,夜郎自大,是發展不起來的。中國長期處於停滯和落後狀態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閉關自守。“中國要謀求發展,擺脫貧窮和落後,就必須開放”。中國的對外開放是全方位的,既對發達國家開放,也對發展中國家開放;既包括經濟領域的開放,也包括科技、教育、文化等領域的開放;既包括沿海、沿邊、沿江地帶的開放,也包括內陸城市和地區的開放;既包括引進國外資金、資源、技術和管理經驗,也包括擴大出口,開拓國際市場,發展跨國經營,走向世界經濟舞台。
對外開放不會導致資本主義。應該承認,當代的世界經濟和世界市場是以資本主義國家為主導的,我們實行對外開放就是要進入這樣的世界經濟環境中去。與外國進行經濟往來,就會有資本主義的東西進來,但我國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實行的基本經濟製度保證了對外開放、引進一定的外國商品和資金、技術等不會改變我國的社會主義方向。
首先,對外開放是有風險的,會帶來一些資本主義的腐朽的東西,但這不可怕,因為這比起對外開放帶來的積極因素要小得多。
其次,對外開放政策不會導致資本主義。因為我們堅持社會主義公有製經濟的主體地位,有強大的人民政權、國家機器,實行社會主義政策。我們引進的外資有限,它占的份額很小,改變不了中國的社會製度,不可能損害社會主義中國的主權,隻會有助於發展社會主義。
實踐證明,實行對外開放,使我國通過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優化了資源配置,我國經濟的比較優勢得到了較好的發揮,加快了我國經濟發展,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對外開放這一基本國策,必須長期堅持。
防止和克服對外開放所帶來的資本主義的腐朽東西、消極因素所采取的措施可歸納為:
第一,必須堅持社會主義根本製度。對外開放中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製度,堅持公有製為主體。鄧小平指出:“你們問我們實行開放政策是否同過去的傳統相違背。我們的作法是,好的傳統必須保留,但要根據新的情況來確定新的政策。過去行之有效的東西,我們必須堅持,特別是根本製度,社會主義製度,社會主義公有製,那是不能動搖的。”“按照現在開放的辦法,到國民生產總值人均幾千美元的時候,我們也不會產生新資產階級。基本的生產資料歸國家所有,歸集體所有,就是說歸公有……無論怎麽樣開放,公有製經濟始終還是主體。同外國人合資經營,也有一半是社會主義的。合資經營的實際收益,大半是我們拿過來。不要怕,得益處的大頭是國家,是人民,不會是資本主義。”
第二,必須對資本主義的腐朽影響進行堅決的抵製和鬥爭。對對外開放中可能帶來的消極因素保持高度警覺,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克服。首先,引進各國文明成果,不能照搬照抄。“資本主義已經有了幾百年曆史,各國人民在資本主義製度下所發展的科學和技術,所積累的各種有益的知識和經驗,都是我們必須繼承和學習的。我們要有計劃、有選擇地引進資本主義國家的先進技術和其他有益的東西,但是我們絕不學習和引進資本主義製度,絕不學習和引進各種醜惡頹廢的東西。”“別人的經驗可以參考,但是不能照搬。過去我們中國照搬別人的,吃了很大苦頭。”其次,對外開放並不意味著“全盤西化”。對外開放,向各國學習發展經驗,參與國際競爭等,都是為了發展社會主義生產力和完善社會主義製度。有的人則錯誤地認為,這是全麵向資本主義投降。因此,主張放棄社會主義,全盤西化等。鄧小平同誌早就嚴厲地批判了上述錯誤觀點,他說:“中國要搞現代化,絕不搞自由化,絕不能走西方資本主義道路。”
第三,采用法律和教育兩種手段來防止和克服資本主義的腐朽影響。鄧小平同誌提出一係列“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政策,在實行改革開放的同時,一方麵要加強法製建設,堅決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懲治腐敗;另一方麵,我們要抓住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加強政治思想教育,堅定人們的社會主義信念,增強人們識別和抵製資產階級腐朽東西的能力。
總之,實行對外開放,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絕不可忘掉把國家的主權和安全放在第一位,絕不可放棄維護國家和人民的權益,絕不可聽任各種腐朽、有害於人民的東西自由泛濫。
(賈德輝楊乃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