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怎樣產生的?紅衛兵,是中國“文化大革命”時期的特殊人群,大部分由年輕的學生組成。紅衛兵並不是真正的國家軍隊,而是一種特殊的群團組織,是“文化大革命”中衝擊原政權架構的重要力量,對文化大革命在全國範圍內的發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是造成這一時期全國動蕩的重要因素。
紅衛兵有廣義與狹義兩種定義。廣義的紅衛兵泛指將自己係上紅色袖標的各種民間團體,包括工人、農民、軍事院校的學員和機關、文藝團體的從業者等;狹義的紅衛兵則是指大學和中學裏,青年學生所自發組成的學生團體。
紅衛兵的宗旨包括打倒“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資產階級反動權威”和“資產階級保皇派”,“革命無罪,造反有理”等;手段有大字報、大批鬥、“破四舊”、“抄家”等,“打砸搶”行為時有發生。他們的造反行動衝垮了各級黨政機關的運行體係,成為毛澤東進行“文化大革命”、達成其政治目標的工具之一。
紅衛兵並不是一個統一的組織,派別林立,互不隸屬,互相鬥爭。根據時間、出身和政治主張,大概可以分為:老紅衛兵、保守派、造反派、極“左”派,各派也不是一體,而隻是具有大致相同的特征。紅衛兵最大的特征就是沒有統一的組織。紅衛兵的典型著裝是頭戴綠軍帽,身著綠軍裝,腰間束武裝帶,左臂佩紅袖標,手握紅寶書。
“文化大革命”開始後,首先在青少年中發起了紅衛兵運動。1966年5月29日,清華大學附中的一群中學生在圓明園聚會,決定成立秘密的學生組織――紅衛兵。他們聲稱自己是保衛毛主席的“紅色衛兵”,毛主席是他們的“紅司令”。這一天成為紅衛兵的誕生日。6月2日,清華附中貼出了署名為“紅衛兵”的大字報,紅衛兵組織第一次公開亮相。毛澤東認為青年學生是推動“文化大革命”全麵開展的突擊力量,於同年8月1日寫信給清華大學附屬中學的紅衛兵,表示支持他們起來“造反”。從此紅衛兵運動迅速向全國發展。8月18日,毛澤東身穿綠軍裝,佩戴紅衛兵袖章,站在天安門城樓上接見來自全國各地的紅衛兵,並且再次表示支持紅衛兵運動。
“八・一八”之後,毛澤東又7次接見紅衛兵,共接見來自全國各地的紅衛兵1300多萬人。9月5日,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發出《關於組織外地革命師生來北京參觀革命運動的通知》,要求各地組織大中學校學生或學生代表、教職工免費來北京,參觀“文化大革命”,使紅衛兵和學校師生的大串聯走向高潮。這是造成社會大動亂的一個嚴重步驟。在中央文革小組煽起的所謂捍衛毛主席和毛澤東思想的狂熱下,各地大批紅衛兵衝向文化教育界、黨政機關和社會,對他們認定的所謂“封、資、修”的事物進行大破壞;許多人被當作“黑幫分子”、“資產階級代表人物”、“反動學術權威”、“反革命修正主義分子”受到批鬥、抄家、侮辱、毆打和迫害。紅衛兵組織也由於觀點不同和利益的爭奪,發生分化和改組。他們打出各種派別旗號,展開劇烈的派係鬥爭。這種嚴重破壞社會秩序、踐踏民主和法製的行為,引起人民的普遍不滿。1966年10月,中央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指責劉少奇、鄧小平提出了一條“壓製群眾、打擊革命積極分子”的“資產階級反動路線”,陳伯達則在會議的講話中,對紅衛兵的破壞行動竭力加以吹捧。會後,一場聲勢浩大的批判“資產階級反動路線”的風暴在全國掀起,種種越軌不法行為不再受到約束,對不法行為的幹預則被扣以“資產階級反動路線”的帽子,社會因而不斷陷於動亂之中。
1967年,為穩定局勢,中共中央、中央軍委、國務院、中央文革小組發布一係列通知、批示,要求學校師生停止大串聯,複課鬧革命。此後,紅衛兵的活動逐漸停息。在毛澤東推翻以劉少奇為首的“資產階級司令部”的目的達到以後,以“從大亂達到大治”,奪回紅衛兵過度膨脹的權力為目的,使紅衛兵運動終於被新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所取代。1968年底,紅衛兵運動壽終正寢。
(賈德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