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的兩種命運、兩個前途的決戰,是在兩條戰線上展開的。一條戰線是解放區軍民進行的革命戰爭,這是主要的戰線。第二條戰線是以學生運動為先導的整個國民黨統治區的人民民主運動,它雖然是輔助性的,但仍然是十分重要的戰線。國民黨自發動全麵內戰之時,便不得不同時在兩條戰線上作戰,既要和人民解放軍在前線進行戰鬥,在其後方還要與國統區的廣大人民群眾作戰。
這條戰線的出現是由於國民黨倒行逆施,違背人民的意願,公然發動內戰而造成的。隨著內戰的擴大,國民黨獨裁統治的加強,國統區政治、經濟、社會危機不斷加深,這條戰線的鬥爭日益迅速發展。
1945年底昆明學生發動的“一二\5一”運動,是第二條戰線鬥爭的先聲。這次運動提出了“反對內戰,爭取自由”的口號,充分反映了廣大人民要求和平民主的熱切願望,推動了國內愛國民主運動的發展。
“一二\5一”運動後,麵對國民黨政府不斷向美國出賣中國主權的行徑以及駐華美軍的暴行,1946年底至1947年初,爆發了以北平學生鬥爭為導火線的席卷全國的抗議駐華美軍暴行的抗暴運動。這個把鬥爭鋒芒直接指向美國的抗暴運動,雖然遭到了國民黨政府的壓製,但卻喚醒了廣大人民群眾的鬥爭覺悟,使更多的人認清了國民黨不僅是一個獨裁的、一意孤行發動內戰的政府,而且還是一個出賣民族權益的政府。這次抗暴運動“收獲至大”,成為第二條戰線形成的重要標誌。
伴隨著國民黨統治危機的進一步加劇,規模更大、範圍更廣、鬥爭內容更深刻的學生愛國民主運動廣泛開展。麵對最基本的生存危機,國民黨統治區的廣大學生喊出了“挽救教育”的口號,發出了“向炮口要飯吃”的呼聲,並掀起了“反饑餓反內戰”的“五二�”運動。
隨著運動的深入發展,學生的鬥爭同工人罷工、教員罷課等各階層人民的鬥爭匯合到了一起。與此同時,農村和城市中廣大人民群眾求生存的鬥爭也廣泛開展,不僅農村中民變蜂起,城市中的鬥爭也十分尖銳。全國各地工人的罷工,上海攤販的鬥爭,遍及全國許多城市的搶米風潮,台灣的“二二八”運動,新疆伊犁、塔城、阿爾泰三區的革命運動等,給國民黨的反動統治以有力的打擊。
以學生運動為主力的第二條戰線的開辟,不僅作用突出,而且意義重大。
(1)它在政治上揭露和孤立了美蔣反動派,擴大了中國共產黨的影響。以學生為主力的一係列鬥爭,揭露了國民黨蔣介石集團堅持內戰和獨裁賣國的反動本質,使中國共產黨提出的和平、民主、團結的口號進一步深入人心。蔣介石本人就曾無可奈何地說:“此次學潮之影響,有關國家元氣之損失,已屬不可數計。”
(2)它促進了若幹重大問題的解決,直接推動中國革命的曆史進程。這方麵,以下兩個事例是很能說明問題的。一是在以“美軍退出中國”為基本口號的抗暴運動發生之後,駐華美軍撤退。二是為提出“打倒蔣介石”的口號創造了條件。在“五二�”運動之後,周恩來說:“城市的青年到處示威,反對美軍強奸中國婦女,反對美軍打死中國人,有的直接起來反對蔣介石。蔣介石出席參政會時,南京中央大學學生到禮堂鬧起來,使蔣介石下不了台。蔣介石遭到人民反對,政治上破了產,所以我們應當提出打倒蔣介石的口號。”因為這時一方麵“我們有力量打倒蔣介石”,另一方麵“老百姓不要蔣介石”了,“所以這個時候提出打倒蔣介石正合時宜”。
(3)它使國民黨蔣介石集團兩線作戰,腹背受敵,大大牽製了國民黨的有生力量,削弱了它的第一線的兵力,減輕了解放區的壓力,積極配合人民解放軍的戰略進攻和三大戰役的進行。
(4)它鍛煉了幹部,向解放區輸送了人才,配合人民軍隊接管城市的鬥爭。在學生運動中,許多知識青年得到了鬥爭的鍛煉,積累了一定的鬥爭經驗,政治上日益成長起來,成為革命的寶貴財富。他們中的一些人,被中共地下黨組織輸送到解放區,去支援人民解放戰爭,這對於爭取革命的勝利有著新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