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4、五四時期的工讀主義思潮是如何產生和幻滅的?

  工讀主義是五四時期對青年思想產生了重大影響的社會思潮,是當時傳入中國的各種“新思想”與五四時期的政治形勢相結合的產物,是中國的空想社會主義。五四時期的一代學人,無論是陳獨秀、李大釗等師長,還是羅家倫、傅斯年等青年學子;也無論是後來信奉國家主義的曾琦、李璜;還是接受了共產主義思想的毛澤東、周恩來、惲代英、鄧中夏等,一度都曾深受其影響。他們不僅竭力宣傳提倡這種思潮,而且還努力將其付諸實踐。工讀主義思潮的興盛與衰落,生動體現了五四青年追求真理、改造社會的探索曆程,至今能給人們以許多啟示。

  工讀主義在中國的出現,得力於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積極宣傳。早在1915年夏,從事旅法華工教育的李石曾,組織起“勤工儉學會”,提出要“勤於作工、儉以求學,以進勞動者之智識”。李石曾等認為,它既適用於華工教育,又能解決青年學生的求學費用,是普及教育的捷徑,故竭力提倡。

  工讀主義也很符合當時知識青年們的心理。在新文化運動影響下,他們追求獨立人格,讚美自我奮鬥,向往西方文明,特別渴望親自去西方文明的昌盛地法國考察和學習。而“以工助讀”的辦法,恰恰是他們實踐自己理想,擺脫那種“父兄養子弟,子弟靠父兄”式的“寄生生活”,達到“自立”目的的最佳選擇。於是,工讀主義得以迅速風行。但早期工讀主義的內容,還隻是囿於“以工助讀”的謀生手段。五四運動後,絕大多數的青年開始將改造社會的偉大抱負同工讀主義聯係起來,賦予工讀主義以嶄新的內容。經過五四運動洗禮的廣大青年,政治覺悟有了極大的提高,迸發出改造社會的強烈願望。

  工讀主義之所以在整個五四時期都備受青年們推崇,從根本上講是基於對勞動階級力量的新認識。當然也不能忽略托爾斯泰泛勞動主義的影響。在改造社會和勞工神聖的呼聲中,先進的知識青年廣泛地借鑒和糅合了當時傳入中國的各種思潮和學說,提出了一個以“工讀結合”為手段,以互助論為基本精神,以“共產主義新村”為外殼,以改造社會為目的的完整理論。這一理論的提出,反映了五四時期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對中國現狀的強烈不滿和對沒有階級、沒有剝削、沒有壓迫的社會的熱切向往;表達了他們對勞動階級的無限敬仰和走與工農相結合道路的堅定決心,是“五四青年”探索真理、追求真理的一次勇敢嚐試。

  1919年底,蔡元培與陳獨秀、胡適、李大釗、周作人、王光祈等發起成立“北京工讀互助團”。該團本著互助的精神,實行半工半讀,以求達到“教育和職業合一的理想”。蔡元培先生對此抱有很大希望。他認為,“要是本著這個宗旨推行起來,不但中國青年求學問題有法解決,就是全中國最重大問題,全世界最重大問題,也不難解決。”繼北京工讀互助團之後,各地的類似組織大量湧現。工讀主義迅速由思潮付諸實踐,並達到高潮,但實際結果卻令人失望。

  工讀互助團的試驗活動開張不久,種種不可克服的矛盾就日益尖銳地暴露出來。以北京工讀互助團第一組為例,該組主要由北京大學的學生組成,共十三人,預籌開辦費五百餘元。組員從事的工作有放電影、洗衣、印刷、食堂等。開辦後首先遇到的是經濟上的困難。一個多月,折合起來,入不敷出,漸漸地經濟拮據,難以支撐。其次是團員的思想分歧和感情不和。團員們經常在一起爭辯一些問題,因為討論共產問題,主張不合,團員們的感情漸漸有了隔閡,團體精神渙散,並最終解散。

  北京工讀互助團第一組的失敗,成為工讀主義思潮破產的重要標誌。此後不久,其他的工讀主義組織也因類似問題而相繼解散。

  工讀主義如一陣颶風,驟來驟去。之所以如此,是由於忽略了對勞動群眾的發動工作,害怕進行階級鬥爭和社會革命,反而把“工讀結合”視為萬能,幻想通過和平的說教和示範來感化人們,實現其“各盡所能,各取所需”的理想。所以,這一理論實質上是空想社會主義,是根本行不通的。事實上,隻有科學社會主義才能給他們指明實現其理想的正確道路。不過,對於剛開始接觸“社會主義”這一新名詞的五四青年來說,不通過親身實踐,是很難分清什麽是“空想”,什麽是“科學”的。

  盡管工讀主義思潮很快就破滅了,但它還是在20世紀的中國思想史上印下了深深的足跡,特別是對中國共產黨的誕生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首先,使“問題與主義”之爭得到最後的揭曉。五四運動後發生的“問題與主義”大論戰,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過程中的第一次大論戰。論戰的中心問題是如何改造社會,即是要改良,還是要革命?這場論戰牽動了一切關心中國向何處去的愛國青年的心。雖然在論戰中擂主李大釗理直氣壯,言辭犀利,而對陣的胡適含糊其辭,無以對答,勝負之勢已明,但是,對於正在竭力破除一切權威和武斷盲從的五四青年來說,他們更注重實踐的檢驗,而工讀互助團的破產,則驗證了李大釗關於改良主義行不通,必須根本解決的論斷。這樣,一大批愛國青年徹底地同改良主義劃清了界限,樹立起從根本上謀求社會的全麵改造的思想。這為他們接受科學社會主義,選擇正確的革命道路創造了有利條件。

  其次,導致了新文化運動統一戰線的破裂。工讀互助團的失敗,也是新文化運動統一戰線徹底分裂的標誌。以少年中國學會為例,有的轉而開始信仰馬克思主義,有的信奉起“國家主義”,還有一批人則沉醉於超階級的“純學理”研究之中。這種分化的一個直接後果,是使一大批青年轉而接受馬克思主義。他們以馬克思主義為核心,緊密地團結在一起,大大地提高了團體的戰鬥力和純潔性,同時也直接為中國共產黨的創建做了組織上的準備。

  最後,促使一大批青年徹底實現了世界觀的轉變,真正準確地認識到無產階級的地位和作用。工讀主義破產之後,青年們不再把無產階級當作一個值得同情的階級來讚頌,而是將他們視為賴以謀社會改造“根本解決”的主力軍。於是,他們開始深入到工人中去,創辦刊物、夜校,組織工會,啟發工人覺悟,架起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之間的橋梁。

  工讀主義在中國,雖然隻是曇花一現,但影響卻是深遠的。它開啟知識青年與工農群眾相結合的先河,使革命的先鋒與主力軍匯成中國革命不可抵擋的洪流。它是20世紀中國思想史上的一片浪花,既透射出太陽的光輝,又映照出彩虹的花環。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