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經過1868年以後的明治維新,在英、美的扶植下,迅速崛起為東亞資本主義強國。對鄰國及世界的侵略擴張,成為日本政府對外方針的重要組成部分。當時作為國際政治力量角逐重要舞台的朝鮮,是中日關係的一個熱點(朝鮮當時是中國的藩屬),日本不僅要在朝鮮爭奪權益,更將其視為侵略中國的前沿陣地。1894年6月,日本利用朝鮮國王請求清政府出兵協助鎮壓農民起義之機,打著保護在朝僑民的旗號大舉入朝,並於7月25日偷襲中國運兵船,挑起戰端,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清政府消極避戰,日本先是在朝鮮境內大敗清軍,在黃海大東溝海麵襲擊北洋艦隊,隨後越過鴨綠江,侵入中國遼東半島和山東。清朝陸軍在遼東迎戰不支,北洋艦隊也因當權者避戰保船的錯誤方針,而被日軍全殲於山東威海衛軍港。日軍完全控製了渤海口,造成了威脅天津、北京的形勢。
甲午戰爭的最終結局是《馬關條約》的簽訂:(一)中國承認朝鮮獨立。(二)中國向日本割讓遼東半島、台灣和澎湖列島。(三)中國賠償軍費白銀2億兩(加上贖回遼東半島的3000萬兩共2.3億兩)……以及新開通商口岸,增加內河航線等共11款。這些條款從經濟上滿足了日本等列強對華資本輸出的需要,剝奪了中國的經濟發展權。特別是相當於全國3年財政收入的巨額戰爭賠款使日本經濟和軍事實力大增,一舉成為最凶暴地壓迫中華民族的國家。中國則愈加貧弱,國際地位空前淪落,更深地陷入半殖民地的泥潭。
甲午戰爭爆發前中日兩國經濟和軍事實力基本相當,甚至中國略強於日本,那麽,甲午戰爭失敗的原因究竟是什麽?我們應該從中汲取哪些教訓?這對我們今天維護國家安全和加強國防建設有哪些借鑒呢?
(1)對可能發生的侵略戰爭缺乏預見,準備不足,是戰爭失敗的認識原因。侵略並戰勝中國是近代日本的既定國策。1887年日本政府製定了《清國征討方略》,決定在1892年前完成對華作戰的準備。甲午戰前的幾年,日本平均年度軍費開支高達總收入的31%。日本一麵擴軍,一麵派出大批間諜在中、朝活動,在甲午戰前繪成了包括朝鮮和我國遼東半島、山東半島、渤海沿線的每一座小丘、每一條道路的詳圖。日本就像一架製作精良的戰爭機器,時刻不停地運轉著,一旦時機成熟,便會毫不猶豫地訴諸武力。
與之相比,此時的清政府對日本的認識還停留在“蕞爾小邦”、“不以倭人為意”的階段,對遭受侵略缺乏應有的預見和警惕。與日本傾全國之力擴充軍備相比,清政府以財政緊張為由,削減軍費預算,反而放鬆了國防建設,從1888年開始停止購進軍艦,1891年停止撥付海軍器械彈藥經費。中國就是在這樣一種不清醒的狀態下,迎來了一場命運攸關的戰爭。甚至在戰爭爆發後還抱有幻想而不作切實的臨戰準備,致使戰爭初期中國陸軍在牙山大敗,倉皇退守平壤。海上運兵遭日本海軍伏擊,近2000名將士葬身海底。平壤戰役慘敗,殘軍一潰500餘裏。究其根源,就在於對侵略戰爭缺乏預見性而放鬆了警惕,造成戰前缺乏準備。
(2)一味依靠外國調停,沒有把立足點放在自身力量上來,是戰爭失敗的外部原因。從戰爭開始到失敗投降,清政府一直致力於爭取英、俄、德、法、美等國家的調停,將停戰求和的希望都寄托在西方列強身上。中國在一次又一次的調停中喪失時間和機會,大小幾十次戰役中均沒有認真地做好迎戰準備,沒能組織一次像樣的抵抗,完全陷於被動挨打的境地。最終在外交上毫無進展,軍事上也徹底失敗,隻能投降求和。
列強之間存在著利益衝突,經常會有一些矛盾,但在擴大對中國的侵略,加深中國殖民地化程度以攫取更大利益方麵是一致的,因為列強十分清楚,日本戰勝中國他們都可以分一杯羹,利用“最惠國待遇”“利益均沾”“門戶開放”的強盜條約都會得到很多好處。事實上也沒有一個國家采取任何實際行動幫助中國,甚至與日本達成幕後協議而出賣中國。
曆史證明,一些小國依附大國尚可在夾縫中謀求生存,但對大國來說此路不通。龐大而虛弱的中國,如果不能自強自立,把反侵略戰爭的立足點放到自身力量上,就會成為被宰割的對象。戰爭不相信眼淚,弱國無外交,戰場上如果沒有勝算,談判桌上肯定什麽也得不到。甲午戰爭的曆史教訓,充分證明了這個真理。
(3)信奉“武器決定論”是戰爭失敗的思想原因。近代戰爭中,武器裝備的作用遠比古代更為重要。但是,以李鴻章為代表的清朝大吏把武器作用極端化、絕對化,認為“彼之軍械強於我,技藝強於我”,這是戰爭失敗的思想原因。事實上,甲午戰爭無論從總體上還是從主要戰役來看,都不是敗在軍事力量對比和武器裝備優劣上。以黃海海戰為例:雙方艦隊的實力不相上下。北洋艦隊的優勢是鐵甲艦和重炮較多,其中定遠、鎮遠兩艘主力艦無論裝甲、噸位、火炮口徑都是當時世界領先、遠東一流的戰艦。日本艦隊的優勢是艦速較快、機動性強。單純從軍力上看,中國艦隊還略占優勢。海戰的結局卻是相反。北洋艦隊被擊沉5艘軍艦,受到重創;而日本艦隊未失一艦,隻有幾艦受傷。北洋艦隊黃海戰敗的直接原因有如下幾點:一是指揮失當。除迎戰隊形混亂外,海軍提督(北洋艦隊司令)丁汝昌負傷後中國艦隊就失去統一指揮。二是部分將領貪生怕死,臨陣脫逃,甚至還可恥地掛起白旗,不但削弱了戰鬥力,還嚴重地擾亂了軍心。三是彈藥不足,質量不好。這次戰鬥隻打了5個小時,竟然不可思議地發生了炮彈不夠的情況,許多炮彈不是打不響,就是“中敵船而不裂”。四是軍事技術水平低下。北洋艦隊的一艘魚雷快艇在距離日本海軍部長樺山資杞督戰的敵艦西京丸號40米處發射魚雷,竟然未能命中,使敵艦逃逸,失去了絕好的殲敵機會。
戰爭的勝負決定於軍事力量對比,這是一般規律。以弱勝強、以少勝多需要特定的條件,不是普遍現象。軍隊戰鬥力是決定戰爭勝負的直接因素。在甲午戰爭的大部分戰役、戰鬥中,清軍要麽一觸即潰,要麽望風而逃,根本不是武器優劣、裝備好壞、兵員多少的問題。甲午戰爭再一次告訴我們,戰鬥力的強弱不僅決定於武器裝備,還有軍隊的指揮、管理、訓練、精神狀態、戰略和戰術等。
(4)放棄和喪失製海權是戰爭失敗的戰略原因。在近代戰爭中,掌握製海權非常重要。所謂製海權,簡單地說就是能使自己一方在一定的海域自由航行而使敵方不能自由航行。
甲午戰爭的主戰場在朝鮮、中國一側,日軍屬於跨海作戰,補給線很長,必須從海上運輸。日本十分清楚這一利害關係,在充分準備的基礎上海軍集中主力力圖尋找中國艦隊速戰速決。對於中國而言,擾亂和切斷敵軍的海上交通是克敵製勝的重要措施,北洋海軍本應集中主力,尋找有利時機主動出擊,對敵方海軍形成遏製。但是,戰爭爆發後,清政府采取了“保船避戰”的錯誤方針,一直避免與敵軍在海上相遇。特別是在黃海海戰之後,北洋海軍蜷縮於威海衛港口,將製海權拱手相讓,不僅致使北洋艦隊全軍覆沒,而且由於製海權的喪失使日本輕易地在遼東半島、山東半島登陸,中國軍隊沿海陸軍腹背受敵,孤立無援,最終徹底失敗,腐朽的清政府向日本屈辱求和。
由此可見,我們必須建立有利於確保我海洋主權與權益的國防力量和國防體製;確立攻勢防禦的思想;加強信息化作戰的準備。
清政府避戰求和、消極防禦的指導思想,突出表現在忽視和放棄製海權的戰略失誤,這是甲午戰爭失敗的重要原因。海防是國防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衛國家的主權不僅要著眼於陸地,更要著眼於海洋。加強海防建設,是捍衛國家利益的必然要求。
(古小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