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四節  東歐劇變

  東歐劇變是指從20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東歐各個社會主義國家的政治經濟製度發生根本性的改變,社會主義製度最終演變為資本主義製度的劇烈動蕩。它是東歐社會主義事業的失敗,使世界社會主義、共產主義運動陷入低潮。東歐劇變的實質是東歐各國的社會性質發生改變。

  過程東歐劇變大體經曆了三個階段:

  一是執政的共產黨和工人黨由於內部和外部的原因,在經濟上和政治上麵臨著嚴重的困難,黨內出現了反對派,它與黨外的反對派相呼應。

  二是執政黨在國內外的各種壓力下,不斷對反對派妥協退讓,甚至放棄社會主義原則,實行政治多元化、多黨製,反對派得以擴大勢力。

  三是反對派向執政黨奪權,通過不斷製造動亂,施加壓力,使執政黨陷入困境,然後取得政權,個別國家甚至通過武裝衝突,實現政權更迭。

  匈牙利(匈牙利事件)匈牙利事件指1956年匈牙利人民共和國發生的政治事件。1956年2月蘇聯共產黨第二十次代表大會之後,在匈牙利勞動人民黨內、社會各界人士和人民群眾中,要求批判拉科西·馬加什的情緒日益強烈。1956年7月,匈牙利勞動人民黨中央全會宣布解除拉科西中央第一書記職務,由格羅·艾爾諾接替。匈牙利政治形勢日趨惡化。布達佩斯從10月23日清晨起,先是由幾千名大學生,隨後增加到大約10餘萬市民舉行和平示威遊行。大多數參加者要求糾正以前的錯誤,實行新的經濟政策,要求納吉·伊姆雷出任總理。格羅·艾爾諾發表廣播演說指責示威遊行,進一步激化了矛盾。當天夜晚,一批暴亂分子武裝襲擊國家廣播大樓,隨即攻占電台以及一些武器倉庫和警察哨所,進而襲擊公安部隊人員和共產黨人。深夜,匈牙利政府宣布改組,由納吉·伊姆雷出任總理。納吉·伊姆雷向全國發表廣播講話,聲稱這次事件為反革命事件,政府已請求駐紮在匈牙利的蘇聯部隊協助平息叛亂,要求鬧事者放下武器。此後,暴亂波及全國。10月28日,納吉·伊姆雷在廣播講話中宣布蘇軍將撤離布達佩斯,解散國家保安局,成立新政府。

  10月30日納吉·伊姆雷宣布取消一黨執政。3天後,組成所謂四黨聯合政府。11月1日,納吉·伊姆雷宣布匈牙利退出華沙條約組織,實行中立,呼籲聯合國進行幹涉。

  以卡達爾·亞諾什為主席的匈牙利勞動黨中央六人主席團在10月31日宣布解散匈牙利勞動人民黨,重建新的匈牙利社會主義工人黨。11月4日,以卡達爾·亞諾什為總理的匈牙利工農革命政府宣告成立。政府宣布,已向蘇聯提出,請求紅軍部隊幫助恢複國內秩序。同日,蘇軍進入布達佩斯。

  曆時13天的事件給匈牙利國家和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物質損失和人員傷亡。據不完全統計,經濟損失相當於全年國民生產總值的1/4.1991年匈牙利當局公布了一份當年的絕密報告:事故中死亡人數共計2700人,其中體力勞動者1330人,大專院校學生44名,中學生196人。另有約20餘萬匈牙利人逃往西方。

  納吉個人的命運也很耐人尋味。納吉及其政府成員攜家人共47人前往南斯拉夫駐匈使館尋求政治避難。11月22日,在得到匈牙利方麵將納吉等人送回各自家中並保障其安全的承諾後,南斯拉夫同意納吉等人離開使館。可是,納吉等人坐的車剛駛離使館就遭到蘇軍的劫持,第二天被送至羅馬尼亞,軟禁在靠近布加勒斯特的斯那科夫政府別墅。1958年1月28日,“納吉案件”的審理在布達佩斯正式拉開帷幕。納吉被指控犯有“發動並領導陰謀推翻人民民主製度的罪行和叛國罪”。1958年6月16日,媒體公布了《匈牙利人民共和國司法部關於判處納吉·伊姆雷和他的同謀者死刑和徒刑的公告》。

  波蘭80年代初,波蘭政府為擺脫經濟困境,大幅度提高肉類價格,引發了許多城市的工人罷工,產生了以瓦文薩為首的團結工會;團結工會得到西方國家的大力支持,不斷挑起罷工,導致局勢動蕩。波蘭政府采取果斷措施,宣布全國進入“戰時狀態”,使局勢平穩下來。“戰時狀態”結束後,由於經濟得不到根本好轉,局勢繼續動蕩,波蘭統一工人黨的威信大為降低。1989年,波黨實行政治多元化和工會多元化的方針,與團結工會舉行圓桌會議。會議達成了關於團結工會合法化、進行議會大選等協議。在大選中,波黨失利,團結工會獲勝,組織政府。團結工會上台,標誌著波蘭政治經濟製度的劇變。

  民主德國1989年,大量公民外逃的浪潮,使長期保持穩定的民主德國政局出現大動蕩。這時,德國統一社會黨中央領導更換,隨後黨的方針改變:承認反對派組織“新論壇”為合法組織;政府宣布開放東西柏林邊界,拆除”柏林牆”;決定實行多黨製。第二年春天,稱為“德國聯盟”的三個反對黨聯盟在大選中獲勝。10月,以民主德國並入聯邦德國的方式,實現了兩德的統一。柏林牆打開後,大批民主德國公民前往西柏林。

  羅馬尼亞1989年12月羅馬尼亞西部城市蒂米什瓦拉,因抗議解除一名持不同政見的神父職務舉行的群眾示威,演變成騷亂。不久,布加勒斯特也開始了騷亂,軍隊倒戈。外逃的黨和國家領導人齊奧塞斯庫被捕,並被秘密處決。救國陣線委員會取代羅馬尼亞共產黨執政。

  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之春)布拉格之春是1968年1月5日開始的捷克斯洛伐克國內的一場政治民主化運動。這場運動直到當年8月20日蘇聯及華約成員國武裝入侵捷克才告終。

  在共產黨領導人亞曆山大·杜布切克的領導下,捷克斯洛伐克顯示出越來越強烈的獨立傾向。杜布切克在國內政治改革的過程中,提出了“帶有人性麵孔的社會主義”,這個方案並不像1956年匈牙利的改革一樣,完全拋棄了舊有的傳統。然而,蘇聯依然將這視為對其領導地位的挑戰,也是對於東歐地區政治穩定的一種威脅。在冷戰期間,這是華沙條約成員國所不能接受的。此外,1938年捷克斯洛伐克拒絕蘇聯的援助而寧願屈服於希特勒的經驗,都依然清楚地存在於蘇聯每個人的記憶之中。在捷共內部也存在有一部分少數派——尤其在高層領導中—拒絕放鬆黨對社會的控製權,並且密謀在蘇聯的領導下推翻改革者的領導。

  與中歐東歐的許多國家不同,1948年捷克斯洛伐克通過一場平穩的政治變革使捷共上台,並沒有發生如同匈牙利一樣的暴力革命和社會動蕩。但是,蘇聯期望在其盟國中推行蘇式的斯大林模式,並且在必要的時候可以通過武力來強製實現。這種政策因為蘇聯領導人勃列日涅夫而被稱為勃列日涅夫主義,其實這種政策最早從斯大林時代就開始存在,隻是勃列日涅夫首次將其公之於眾而已。蘇聯的這種霸權主義直到1980年代後期,才被戈爾巴喬夫的辛納特拉主義所取代。

  捷克斯洛伐克的這段民主化進程,在8月20日深夜開始的20萬華約成員國軍隊和5000輛坦克的武裝入侵後宣告失敗。事實上,在入侵前不久,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大會已經準備支持改革派,並削弱新斯大林主義者的力量。在一個工廠裏,捷共通過了改革方案,但是冷酷的入侵將這一切努力都付之東流。

  事件發生後,西方國家中隻有少數批評,因為在冷戰時期,由於核對峙的存在,西方國家無法挑戰蘇聯在中歐地區的霸主地位。

  這次軍事入侵導致了約有10萬人左右的難民潮,其中包括了許多精英知識分子。

  這次事件也影響了在許多西方國家中宣揚列寧主義的左翼人士的地位,最終也導致了這些政黨的部分崩潰。

  結局最終,在保加利亞、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阿爾巴尼亞、南斯拉夫等東歐國家,都發生了政權更迭、社會製度劇變的類似事件。而且南斯拉夫一分為五,分為了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南斯拉夫聯盟(2003年2月4日,南斯拉夫聯盟後更名為塞爾維亞和黑山。2006年6月3日,黑山宣布獨立)、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馬其頓五個國家;捷克斯洛伐克一分為二;民主德國和聯邦德國實現了統一。

  主要原因政治上,東歐各國共產黨執政後,都照搬蘇聯模式,並在很大程度上受製於蘇聯,蘇聯強使東歐國家在內外政策上同它保持一致。經濟上,東歐各國實際上沒有取得獨立自主的權利。在經濟上,大多數國家發展緩慢,改革成效不大,同西歐國家的差距越拉越大。經濟困難導致經濟危機,誘發政治危機和民族矛盾。在政治上,由於嚴重破壞了民主和法製,東歐各國的黨和政府脫離了群眾。蘇聯因素,戈爾巴喬夫的改革給東歐國家“鬆綁”,他的建設“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綱領和對外政策的“新思維”,導致各國黨內部思想混亂,推動了東歐各黨的改組、分裂和蛻變。西方因素,西方國家以貸款、貿易、科技和意識形態滲透等各種手段誘壓東歐國家,促使它們向西方靠攏,向資本主義“和平演變”。

  知識鏈接:柏林牆正式名稱為反法西斯防衛牆,是德國首都柏林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東德在己方領土上建立的圍牆。柏林牆的建立,是二戰以後德國分裂和冷戰的重要標誌性建築。1961年建造,1990年拆除,兩德重歸統一。柏林牆的建立,是德國曆史上難以抹去的一道傷疤,這個民族那時最大的悲哀,莫過於再次分裂。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