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三節  中東戰爭

  中東,是西方國家對西亞和北非的埃及等離歐洲較近的東方國家的習慣稱呼。

  所謂“中東戰爭”是指1948~1982年間,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在中東地區進行的大規模戰爭,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持續時間最長的戰爭。阿拉伯國家是指阿拉伯民族占大多數的國家,主要分布在亞洲和非洲北部的中東地區。以色列是猶太人建立的國家。阿拉伯世界和以色列的爭端由來已久。曆史上,阿拉伯民族和猶太民族都曾在巴勒斯坦地區(位於地中海、死海、約旦河之間)建立過國家。這個地方最早的居民不是迦南人,而是腓尼斯丁人,比迦南人更早公元前30世紀,原在阿拉伯半島的迦南人遷至巴勒斯坦沿海和平原地區定居。公元前13世紀,猶太人的祖先祖先希伯萊人征服迦南人,在巴勒斯坦建立希伯萊王國。此後,巴勒斯坦先後被波斯帝國、希臘、羅馬和土耳其等外來民族征服,猶太人被迫流落到世界各地。

  猶太人居留城市,並從事經商事業,大量斂聚財富。猶太人有堅定的宗教信仰,愈流浪信仰彌篤,至今猶太正教仍是全世界最保守的宗教之一。1881年俄國沙皇亞曆山大二世被刺,俄國人怒而屠殺猶太人,19世紀末,大批猶太人陸續移居巴勒斯坦,這是猶太人第一次向巴勒斯坦大量移民。1897年,第一次全世界猶太人大會在瑞士巴塞爾召開,由西奧多·赫茨爾(Herzl,Theodor)當選主席,開始從事錫安主義(又稱猶太複國主義;Zionism),準備複國,建國的地點選定在猶太人的故鄉巴勒斯坦。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英國外交部長詹姆士·貝爾福(JamesBalfour)於1917年發表了《貝福爾宣言》:“英國政府樂於見到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新的國家,並且將盡一切努力協助達成這個目標;我們明白這不應影響巴勒斯坦非猶太人之民權與宗教信仰,以及其他國家之猶太人的權利與政治地位。”,在支援猶太人複國,由於美國本土有數以百萬計的猶太人,美國總統威爾遜表示支持《貝福爾宣言》,戰爭結束後,英國順利接管奧斯曼帝國,有大量的猶太人,尤其是東歐的猶太人湧入巴勒斯坦。1930年代納粹迫害猶太人時,移民更是激增。大量的移民潮,對當地阿拉伯人的生活環境造成很大的衝擊,猶太人與阿拉伯人開始出現流血暴力衝突。1939年英國限製猶太人進入巴勒斯坦的移民人數,每年上限為75000人。一些激進的猶太人這時開始大搞恐怖活動,英國人開始想甩掉這塊燙手山芋。

  1947年,聯合國大會通過“聯大181號決議案”決議(33票讚成,13票反對,10票棄權),規定在巴勒斯坦建立阿拉伯和以色列兩個獨立的國家,決議文規定把巴勒斯坦總麵積的57%劃給占32%人口的猶太人(原本隻擁有7%土地),這項決議案對阿拉伯人非常不公平。阿拉伯國家的票數一共隻有六票,根本無力挽回。猶太人同意此決議,1948年成立以色列國,1948年5月14日16時,第一任以色列總理本格裏昂在國民議會上發表建國宣言:“從今天開始,國名為以色列的猶太人國家在巴勒斯坦成立。全世界的猶太人們,聽到我的聲音了嗎?讓我們在以色列的精神下團結起來!靠著這種精神,我們幾個世紀以來的夢想變成了現實。讓我們為以色列複國這個偉大的事業而奮鬥吧!”。阿拉伯人反對該決議,未建立阿拉伯國。結果發生5次阿以戰爭。

  第一次中東戰爭(亦稱巴勒斯坦戰爭)1948年5月16日淩晨,以色列建國的隔天淩晨,阿拉伯國家聯盟(7個成員國)共集結軍隊4萬多人,向以色列發起進攻,第一次中東戰爭爆發。

  戰爭一開始,以色列總兵力隻有3.4萬人,飛機33架,阿拉伯國家處於十分有利的地位,以色列軍隊節節敗退,以色列軍隊在特拉維夫南麵拚命抵抗,才使戰情不致惡化。由於以色列建國時間過短,國家各職能機構並沒有完全正常運行,為爭取時間,以色列總理急電以色列駐聯合國代表埃班說:“以色列急需幾周的時間來重新組織和裝備軍隊”。5月17日,美國向聯合國安理會遞交了一份議案,建議安理會命令雙方在36小時內停火。6月11日,阿以雙方同意停火四周,此時阿拉伯聯軍已經占領了以色列過半的領土。

  以色列喘息甫定,開始大力擴充軍備。這時全世界各地的猶太人立即發起支援以色列的行動,以色列政府正式建起了一支正規的以色列國防軍(IDF),得到了來自世界各地猶太人捐贈的新型輕重武器,從美國、英國進口轟炸機,從法國引進坦克,從捷克獲得了大量輕武器、野戰炮、炸彈和炸藥。7月9日阿拉伯聯軍再開攻擊,以為十天內就能結束戰爭,孰料戰爭一開始聯軍就陷於被動,已非吳下阿蒙的以色列一口氣奪取約1000平方公裏的土地,7月15日,聯合國安理會再度命令雙方停火。

  由於阿拉伯國家全部政教合一,全民信教。所以在伊斯蘭教義的支持下,對以色列的軍隊和貧民進行了大規模的種族滅絕行動。並在第二次停火後積極策劃全麵鏟除以色列國(近來阿拉伯國家一直宣稱要把以色列從地球上抹去也是這場戰爭後形成的共同意識)。10月15日,以色列軍隊為奪回失去的土地並進行自保,繼續向阿拉伯軍隊發起進攻。

  這時在軍事上已占盡優勢的以色列軍隊針對埃軍的弱點,一口氣發動了約夫戰役、希拉姆戰役、霍雷夫戰役。12月23日,阿隆師主力從比爾謝巴開始向阿裏什方向進攻。以色列的司令兼考古學家發現了一條羅馬時代的舊通道,可由比爾謝巴通往奧賈,埃軍萬萬沒想到,以色列已秘密將這條舊通道大修成軍用道路,可通行裝甲戰車,沿這條古道包抄埃軍後方,埃軍大吃一驚,毫無抵抗,全麵敗退。阿拉伯聯軍原本就是以埃軍為主力,埃軍一敗,聯軍更無鬥誌,節節敗退,完全被趕出了巴勒斯坦。第一次中東戰爭結束,以色列大勝,阿拉伯國家軍隊死亡1.5萬人,以色列軍隊死亡約6000人。以色列占領了巴勒斯坦總麵積的80%,這場戰爭中有96萬巴勒斯坦人逃離家園,淪為新難民。

  第二次中東戰爭(又稱蘇伊士運河戰爭)1956年,由於埃及收回蘇伊士運河公司後禁止以色列船隻通過運河與蒂朗海峽,給以色列的經濟運營帶來極大影響並導致以色列被整個封鎖,同時阿拉伯國家繼續推行消滅以色列的種族滅絕主義。

  為解除封鎖造成的被動局麵,以色列聯合運河原持有人英法兩國的軍隊向埃及發動進攻,意圖重新控製運河。10月29日,以軍1個傘兵營在西奈半島米特拉山隘空降,地麵部隊也越過邊界進入西奈,配合英、法爾後的進攻。當時埃及總兵力約15萬人,有坦克500餘輛,作戰飛機250餘架(堪用者僅100餘架)。埃及的獨裁總統納賽爾為集中兵力防禦聯軍進攻運河,下令駐西奈的3萬部隊撤回運河區。以軍出動10個旅,由裝甲部隊率先突擊,5天內占領西奈和加沙地區。31日,英法聯軍出動各型艦艇100餘艘(含航空母艦和巡洋艦10餘艘),先以200餘架飛機襲擊埃海、空軍基地,掌握製海權、製空權;11月5日,在塞得港、富阿德港附近要點實施傘降和直升機機降;6日,出動2.2萬名登陸部隊占領上述港口。埃及軍隊失利後,英、法、以聯軍於6日深夜停火並撤軍。埃軍亡1600餘人,損失飛機210餘架;英、法、以軍亡200餘人,損失飛機約20架。英、法軍於12月撤離。至此,美國在中東的地位逐漸提升,以軍雖然於次年3月撤離加沙地區和西奈半島(由聯合國部隊進駐加沙和亞喀巴灣沿岸地區),但取得了通過蒂朗海峽的航行權。

  這次戰役,以色列成功的打破了阿拉伯國家對其的封鎖,並對阿拉伯國家聯盟予以強硬的武力威懾,保衛了自身的安全。

  第三次中東戰爭(亦稱六五戰爭)由於第二次中東戰爭後阿拉伯國家聯盟繼續推行封鎖以色列的政策,導致阿以關係繼續惡化。

  1967年4月,敘利亞的6架米格戰機在一次挑釁事件中被以色列擊毀,敘利亞馬上向埃及呼籲參戰,埃及立即動員十萬大軍和一千輛坦克,開進西奈半島的埃以邊界地區。

  1967年5月16日,埃及武裝力量總司令要求聯合國撤出在埃以邊境的觀察所駐紮的所有部隊。隨即,埃軍前出並占領一部分聯合國觀察所。1967年5月18日,埃及外交部長通告所有聯合國部隊派遣國:聯合國部隊必須立即離開埃及和加沙地帶。1967年5月22日,埃及宣布自次日起封鎖西奈半島的堤藍海峽。1967年5月30日,約旦和埃及簽署了五年共同防禦條約。至此,埃約聯軍有機會在半小時內將以色列一分為二。

  以色列西麵靠海,其餘的南北和東麵被敵國包圍。阿拉伯國家的一係列挑釁行為受到國際輿論的廣泛譴責,以色列更是對自身的安全形勢但又加劇,阿拉伯國家的行動激化了阿以矛盾,戰爭一觸即發。

  就在敵人調兵遣將之際,以色列軍隊先發製人,1967年6月5日,在留下12架戰機擔任本土防空任務後,以色列空軍其他戰機全部動員起來準備投入到對埃及、約旦和敘利亞軍事打擊當中。以軍乘埃軍早飯和軍官上班前戒備鬆懈之機,集中使用200架飛機空襲埃及各空軍基地,將埃軍絕大部分飛機摧毀於地麵,爾後又擊毀敘利亞、約旦大量飛機;並出動22個旅實施多方向快速突擊,4天內占領西奈半島和加沙地區,繼而攻占耶路撒冷東城區和約旦河西岸地區,10日攻占敘利亞戈蘭高地。埃及對以軍突襲估計不足,損失慘重。約、埃、敘先後被迫同意停火。結果,以色列又把戰略縱深擴大了6.5萬公裏,數十萬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由於擔心被以色列報複,紛紛出逃鄰國,淪為難民(阿拉伯國家頻頻針對以色列的貧民設施進行襲擊,進行恐怖活動)

  第三次中東戰爭後,阿、以對抗繼續發展。埃海軍艦艇於1967年10月使用艦艦導彈擊沉以軍驅逐艦“埃拉特”號,首創導彈擊沉軍艦的紀錄。從1968年下半年開始,埃炮兵部隊向運河東岸以軍實施大規模炮擊,並且被遷小股部隊對以色列進行襲擊。以軍則從1969年下半年開始向運河西岸包括開羅周圍地區實施報複性戰略空襲。1970年8月停火。阿以雙方這兩年的戰鬥被稱為“消耗戰”。雙方分別從蘇、美得到新式武器裝備,為下次戰爭做準備。蘇、美對中東的爭奪加劇是導致第四次中東戰爭的重要國際原因。

  第四次中東戰爭(亦稱十月戰爭)第三次中東戰爭後,以色列戰略性的占領了埃及和敘利亞的土地,以此作為緩衝區域,減少阿拉伯恐怖分子對以色列貧民的傷害。

  1973年10月,埃、敘為擺脫美、蘇造成的“不戰不和”局麵,再次向以色列開戰。伊拉克、約旦、阿爾及利亞、利比亞、摩洛哥、沙特阿拉伯、蘇丹、科威特、突尼斯和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均派遣部隊或飛機參與作戰,但是各懷鬼胎。埃及(總統薩達特)企圖收複運河東岸部分失地,為爾後通過談判收複西奈半島創造條件。敘利亞(總統阿薩德)企圖收複全部戈蘭高地。埃、敘為達成進攻的突然性,采取反複動員複員、進行軍事演習等多種欺騙措施並把開戰時間選定在伊斯蘭教齋月(穆斯林白天齋戒)和猶太教贖罪日(教徒當日齋戒,停止一般公務活動),隱蔽進攻企圖和進攻時機。以色列於1967年得到部分埃、敘部分領土後,擴大了防禦縱深,並在運河東岸構築巴列夫防線和在戈蘭高地構築防線,轉取守勢戰略。以軍自恃有強大的空軍、坦克部隊和偵察情報係統,過於麻痹,疏於戒備。直到開戰前數小時,以統帥部(總理G。梅厄、國防部長M。達揚等)仍認為埃、敘不敢發動進攻,在西奈半島隻駐4個旅,在戈蘭高地隻駐3個旅。

  10月6日14時,埃、敘使用優勢兵力在炮兵、航空火力和防空火網掩護下,分別向西奈半島(西線)、戈蘭高地(北線)同時突然發起進攻。北線,敘3個步兵師當日突破以軍防線,7日,又投入2個裝甲師,進抵距以本土數公裏的地區。西線,埃陸軍在海、空軍協同下強渡運河,第2集團軍3個步兵師在大苦湖以北、第3集團軍2個步兵師在大苦湖以南迅速突破巴列夫防線,步兵攜帶反坦克導彈、火箭筒率先穿過以軍各支撐點間的空隙,擊毀大量以軍坦克;工程兵快速破堤,9小時打開60條通道,架設浮橋12座,保障2個裝甲師、2個機械化師等後續部隊渡河。海軍則同以軍艦艇進行海戰並用艦炮支援地麵部隊進攻。

  此時阿拉伯世界的大部分國家都派軍參與對以戰爭,並對以色列貧民進行攻擊,以色列陷入極端被動的環境之下。

  10月10日,埃軍初步達成作戰目標並按預定計劃停止大規模進攻,並改變計劃,想要和阿拉伯聯盟國家徹底鏟除以色列。以色列則在損失慘重、極為被動的情況下,迅速運員預備役部隊,使總兵力增至近40萬人,先以北線為重點,遏止敘軍進攻並實施局部反擊,集中使用空軍主力向敘地麵部隊和防空導彈陣地展開攻擊並空襲敘後方大城市。

  10月11日,以軍3個師轉入進攻,反攻至1967年停火線,形成威脅敘首都大馬士革之勢,並打擊了伊拉克、約旦的援敘部隊,奪得北線戰場主動權。繼之,以軍將重點轉向西線。埃軍眼看以色列大部隊闖入敘利亞,認為時機已到,於14日投入1000輛坦克對以展開總攻。以軍則投入800輛坦克,步、坦、炮協同作戰,並使用武裝直升機和其他飛機發射“小牛”、“百舌鳥”式空地導彈、“白星眼”式電視製導炸彈等,擊毀埃坦克250輛,迫使埃軍當日撤回進攻出發陣地。

  10月15日晚,以軍A。沙龍師向大苦湖地區埃第2、第3集團軍接合部穿插突擊,先頭部隊於16日晨在湖北側德維斯瓦附近渡河,摧毀若幹埃防空導彈陣地,為空軍活動創造有利條件;架設浮橋後,又有2個師渡河,向南迂回,發展進攻;23日進抵蘇伊士灣,占領阿代比耶港,對蘇伊士城和埃第3集團軍形成合圍,奪得西線戰場主動權,並以埃第3集團軍為籌碼,換取了北方戰線的緩和。

  10月24日,埃及眼看實力不濟,於是在聯合國安理會的調解下決議停戰。埃、敘同以分別於次年1月和5月簽署第1階段脫離軍事接觸協議。至此,埃控製了運河東岸縱深約10公裏的狹長地帶,基本達到戰略目的(1982年4月,根據1979年3月埃以和平條約,以色列完全撤出西奈半島)。北線以軍撤至1967年停火線以西。

  在這次戰爭中,埃、敘經過周密準備對以實施突襲和兩線夾擊,對以色列形成極大威脅。以軍動員快速,先北後西,重點用兵,化被動為主動,尤其向運河西岸的大縱深突擊,對於扭轉被動局麵發揮了作用。雙方投入的坦克、火炮、飛機、導彈等數量很大,埃、以於14日一天內共展開1800輛坦克的大會戰為戰爭史上所罕見。阿、以分別使用蘇、美當時的先進武器裝備和得到蘇、美戰略空運的及時補充並利用蘇、美偵察衛星提供的情報。埃軍由薩姆-2、薩姆-3、薩姆-6、薩姆-7型導彈為主組成的防空體係,在戰爭初期掌握了戰場製空權,使以軍飛機數日內不敢進入運河空域;以軍則使用“響尾蛇”、“蜻蜓”等空空導彈和“加布裏埃爾”艦艦導彈對付阿軍的飛機、艦艇。大規模電子對抗的展開使戰場情況更為複雜,作戰損耗加大。雙方飛機損失的約60%、艦艇損失的80%以上,大部被毀坦克均為各種導彈所擊毀。在戰略指導與作戰上,廣泛利用電子技術和使用各種戰術導彈,是這次戰爭的突出特點。戰爭結束後以色列國內強硬派再次抬頭,對阿拉伯國家的戒心大大加強。

  第五次中東戰爭(亦稱以色列自衛行戰爭或以色列反恐行動)第五次中東戰爭,實際上是以色列為保護國民安全,所開展的一場針對阿拉伯國家的反恐戰爭。

  進入20世紀八十年代後,以伊斯蘭教為主,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國家恐怖主義傾向日益嚴重,繼續推行對以色列的種族滅絕政策,對以色列貧民造成極大傷害,其中尤以"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為甚。巴解組織基於成員少,實力弱等現實情況,不能對以色列政權造成威脅。於是針對以色列平民進行了一係列恐怖襲擊,情況日益嚴重。巴解組織的恐怖襲擊得到阿拉伯國家的大力支持,其成員多分布在與以色列接壤的阿拉伯國家境內。

  1982年5月,以色列駐英大使被巴勒斯坦遊擊隊刺殺。而阿拉伯國家頻繁對以色列邊境地區進行恐怖襲擊,導致以色列人傷亡人數進一步上升,國內強硬派再次對政府能力提出質疑,以色列國內對巴動武的呼聲越來越高。

  6月6日,以色列出動陸海空10萬多人,對黎巴嫩境內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遊擊隊和敘利亞駐軍進行了大規模的清剿。到6月11日,以軍占領了從貝魯特到大馬士革的國際公路以南2800平方公裏的黎巴嫩土地。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在這一地區的恐怖訓練基地被全部摧毀,武裝力量的主力也遭到重大損失。駐貝卡穀地的敘利亞軍隊也受到以色列空軍的重創,薩姆導彈設施和空軍力量遭到重大損失。6月11日,敘利亞與以色列達成停火協議。接著,以色列調集重兵對巴解總部所在地貝魯特西區進行了長達兩個多月的包圍和攻擊,後在聯合國的調解下,在維持和平部隊的監督下,巴解總部及其萬餘名恐怖分子不得不撤出貝魯特,分散到突尼斯等8個阿拉伯國家。敘利亞在貝魯特的1000多名部隊也同時撤走。

  著名的貝卡穀空戰就發生在這次戰爭中。以色列進入黎巴嫩對恐怖組織的清剿行動,消滅巴武裝人員3000餘人,擊毀坦克100餘輛,火炮500門,設在黎南部的恐怖襲擊據點全部被毀,有400多座秘密武器庫被占領。敘利亞軍隊傷亡1000餘人,被毀坦克400餘輛,飛機85架。

  經過此次反恐清剿行動,大大的削弱了巴解等恐怖組織的實力,保障了以色列的生存空間。但是阿拉伯國家的敵視政策依然對以色列構成巨大威脅,尤其是伊拉克違反聯合國憲章發展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嚴重損害了以色列的國家權益。以色列於20世紀80年代中多次搗毀伊拉克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研製基地,成功的維護了自身利益和地區安全。

  但是由於巴解組織剩餘成員流入多個阿拉伯國家,使得伊斯蘭國家的恐怖主義主張進一步抬頭,嚴重威脅地區和平,直到現在,問題仍然沒有得到有效解決。

  知識鏈接:耶路撒冷同時是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三大亞伯拉罕宗教(或稱“三大天啟宗教”)的聖地。自從公元前10世紀,所羅門聖殿在耶路撒冷建成,耶路撒冷一直是猶太教信仰的中心和最神聖的城市,昔日聖殿的遺跡西牆,仍是猶太教最神聖的所在。基督徒也相當重視耶路撒冷,因為根據《聖經》記載,這裏是耶穌受難、埋葬、複活、升天的地點。伊斯蘭教也將耶路撒冷列為麥加、麥地那之後的第三聖地,以紀念穆罕默德的夜行登霄,並在聖殿山上建造了2座清真寺——阿克薩清真寺和圓頂清真寺來紀念這一聖事。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