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是政府意誌的一種表現,它還帶有強有力的“勢能”,用活一項政策可以救活一個瀕臨倒閉的企業,用對一項政策可以迅速發展壯大一個企業。政策裏麵有“黃金”,就看你怎麽挖掘;政策裏麵有機會,就看你會不會“把握”。各種政策都包含了一定的創富條件和空間,意味著一定的發展變化的信息。
改革開放就是一種政府政策,它給中國人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財富和商機,同時也給這片古老的上地注入了一股生機盎然的活力。幾十年來,在改革潮流的風口浪尖上跳躍出無數的幸運兒,創造出諸多的傳奇式的故事。韓偉就是其中的一位幸運兒。
最初,韓偉向親朋好友借了3000元買下了350隻雛雞,辦起了家庭養雞常
養雞最怕發生瘟疫,韓偉在初期就已經看到了養雞業存在著的這種可怕的風險。他學過畜牧獸醫,知道該怎麽對養雞場進行嚴格的消毒與隔離。他在這方麵不怕投本錢,因為隻有確保不發生瘟疫,才有可能把雞養活,養大,才有可能創造利潤。
除了自己已經掌握的一些基礎知識,韓偉還知道要把這個養雞場辦好、辦得規模更大,還需要許多比他知識更多更專業的專家來幫忙。在辦養雞場的初期,他就幾次跑到北京、沈陽等地去向專家討教,或者請他們來現場指導。
韓偉養雞,從最初的350隻開始擴大。到第二年就開始興建萬隻蛋雞場了。光有肉雞是不行的,城市裏的人愛吃雞蛋,咱就給他們提供雞蛋。到了第三年,萬隻蛋雞也不過癮了。韓偉又把前兩年積下的一些錢,再加上貸款,投資興建了10萬隻蛋雞常
真是一步一個台階。到了第四年,韓偉又與旅日台胞施文電先生合資興建了又一座現代化的蛋雞常
到了第五年和第六年,韓偉興建了飼養10萬隻美國優良種雞塔特姆種雞常與此同時,他還建起了月產3000噸飼料的加工廠和一個中型獸藥廠。
到了1992年的秋天,在鄧小平南巡講話的鼓舞下,韓偉創辦起了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企業集團。這個集團的核心企業有:大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大連養雞嚐大連畜牧開發公司、大連畜牧商貿有限公司、大連高新技術有限公司、大連畜牧業發展有限公司、大連建材有限公司、撫順畜牧有限公司。
在1992年初建時集團公司的總資產即有9000多萬元,經過三四年的發展,現在資產早已超過了億元。韓偉已經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億萬富翁了。
曆史前進的步伐是阻擋不住的。韓偉這個大連的農家人更加堅定了自己創大業的信心。改革開放為無數人帶來了機遇與財緣。
好的時代就是一個能為人們發展提供更多的機遇的時代,它使人們能有更多的自由去選擇自己的命運,去改變自己的命運。改革開放讓人們看到了希望,看到機會和財富。
胡應湘也是抓住了改革開放的機遇,成了時代的弄潮兒。在胡應湘擔任工程師期間,用了幾年時間對香港市場進行了全麵的觀察和分析,認定香港經濟今後將會有一個飛躍發展的時期。
他還認識到,經濟蒸蒸日上,必然會帶來交通運輸業的繁榮和興旺,這對父親經營的出租車行業必有好處。然而,他又注意到,因為的士行業投入資金少,技術難度不大,一般人都可以經營,這勢必會有越來越多人參與經營。激烈的競爭和香港有限的客源,會導致該行業經營效益不佳。
而與此同時,胡應湘以卓識的眼光看到前景光明的房地產業。他認為,經濟的發展,市場不但需求大量的工業用房、商業用樓,還需求大量的旅遊商店,更因人們生活的改善,收入的增加,潛伏著極大的居民住宅需求。
胡應湘認為,香港是個特殊的地方,地理條件和環境又好,是一個商業中心、旅遊中心、金融中心,與我國內地的經濟有著密切的關係,所以,其經濟繁榮時期不會曇花一現,一定會持續穩定發展。這樣,經營房地產業隻要決策正確、管理得法,一定可以賺大錢。
從1967年起,他把資金和經營方向轉向房地產業。1969年,與父親共同成立合和實業有限公司,並於1972年7月改組為上市公司,籌得大筆資金後再度擴大房地產的投資。
公司在胡應湘的科學管理下,憑借著他的管理能力、長遠的眼光和豐富的知識經驗,他的投資節節勝利,公司也得到迅速的發展,到後來,該公司與長江實業、新世界地產、新鴻基地產等一起被稱為香港華資房地產五虎將。
20世紀70年代末,胡應湘又敏銳地觀察到香港的地產業將要變化,他果斷地改變合和的發展方向,轉而在中國內地、泰國、菲律賓發展與民生相關的基建項目,如公路、發電廠等。胡應湘之所以改變發展方向,除了看到香港市場的發展趨勢外,更預測到中國內地從80年代起,將會因實行改革開放政策而帶來經濟的騰飛。
為此,他果斷地把資金投入中國內地眾多的重大項目。如投資近10億美元的120公裏廣深高速公路,他占五成股權;投資數億美元的廣東沙角A、B、C電廠,此外,他還投資廣東順德的公路及橋梁,廣州市東、南、西環高速公路等等。
胡應湘之所以投資大陸的基礎產業,正是著眼於中國的政策變化所帶來的巨大的經濟利益。
總而言之,政策裏麵有黃金,關鍵在於企業經營者能否發現,會不會利用,其實,利用政策來求得發展並不複雜難辦,關鍵是兩條:一是多學習研究有關政策規定,從中發現可以利用的條文和信息,並善加利用;二是聘請政策顧問,借助外腦來幫助研究政策,這是利用政策的一條捷徑。此外,政策和法令的變化常常導致市場需求發生相應的變化,在中國特殊的國情裏,政策就是機遇。
自中國加入WTO之後,一係列的法規政策都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要同國際環境相對應。過去很多好的機會即將離去,新的商機顯現在我們的眼前,我們是否能抓住,就要看我們對於新的政策的研究是否比別人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