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智商是許多人致富的基矗很多人能夠致富靠的就是華夏民族的文化底蘊,曉“詩書禮易”,識“兵家權謀”,靈活應用智慧的大腦。有了好點子,有了好想法,當其他因素不具備時,就要善“借”,隻有做到遊刃有餘,方能從困境中崛起。沈家兄弟是1955年來到巴西聖保羅市尋找致富之路的。有一次,大哥到南裏奧格蘭德州首府阿·雷格裏港旅行,在一間餐館吃飯時,發覺一種意大利肉雞美味可口。他飽餐了一頓,同時還打聽到,這種意大利肉雞是一種有名的肉食,當地人十分喜愛。
真可謂“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大哥顧不上旅行,火速趕回聖保羅與弟弟商量怎樣養意大利肉雞一事。
一番商議後,兄弟倆認為從事此項經營很有前途,但可惜自己沒有資金,怎麽辦得起養雞場?連續幾天奔走求人借錢都無門。在苦思之中,弟弟突然想起了中國兵書《兵經百篇》,於是有了借雞下蛋的妙計。兄弟倆根據“借雞下蛋”的方法,策劃組織了一個互助會,其實質是一種合作社形式,在其相識的朋友、鄰裏、工友中招募人員參加。他們對辦這種養雞場的前途、利潤等向參加互助會的成員進行了詳細的論證和說明,並說服他們投資,許諾他們一旦投入資金,投入的本金及利息不但可按時歸還,並將會獲得較好的分紅,因為互助會所籌集的資金是用來創辦有發展前途的意大利肉雞場的。經他們倆聲嘶力竭地宣傳和東奔西跑地登門遊說,雖說沒有多少人參加,但總算籌到一萬美元。
他們就憑這一萬美元在阿·雷格裏港郊區辦起了一個養雞場,取名為“阿維巴農潮。
現在,兄弟倆的公司每周可供應180萬隻雞,僅此一項業務,每年營業額就達1.65億美元。隨著養雞業的發展,沈氏兄弟的財富不斷增多,他們乘勢拓展業務,先後又辦起了4家貿易公司,這方麵的年營業額也高達2億美元。
房地產大王霍英東,是一位傳奇式人物。抗美援朝戰爭結束以後,他獨具慧眼,認為香港的將來會是金融貿易的時代,而香港的商業樓房不足,必將直接影響金融貿易的開發。於是他拿出自己的積蓄向房地產業進軍。可是房地產業需要巨大的資金。在此以前的房地產商人,往往先投資大筆錢建房,建成後才逐一出售,或收取租金。霍英東根據自己資金不足的現狀,想出一條辦法。他采取預先分期分層出售的方法,即預先把要建造的房屋出售,然後用收來的資金造房,這樣就彌補了資金的不足。原來自己手上可以造一幢樓的錢,造起了10幢樓,加快了資金運轉,獲得了豐厚的利潤,並一躍成為香港的“房地產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