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場上,顧客就是上帝,要想創造財富,就要充分借助於顧客的人氣,明白他們需要什麽,然後滿足這些人的需要。
近一個世紀來,羅爾斯-羅伊斯轎車一直代表著英國的驕傲,它象征著成功、財富、權力與地位,它被視為英國的“國寶”。
出生於英國平民家庭的亨利·羅伊斯因為設計利物浦第一街道照明係統而小有名氣。此後,憑借自己的電氣、機械知識,他又製造出各方麵都優於福特汽車的汽車,他的成功震動了具有貴族血統的駕駛員兼飛行員羅爾斯,富有的羅爾斯欣賞羅伊斯的才華,他們一個出資金,一個出技術,就這樣,1906年羅爾斯-羅伊斯汽車公司成立了。
1907年,羅爾斯-羅伊斯公司製造出第一批汽車命名為“銀色幽靈”。“幽靈”,顧名思義是沒有聲音,沒有動靜,取這樣一個名字是形容這種車子的噪音之小,振動之微。
近一個世紀以來,羅爾斯-羅伊斯公司相繼推出3種汽車品牌,即“銀靈”、“銀羽”和“銀影”。“銀靈”為黑藍等深顏色,通常賣給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和要員、王室成員以及英國有爵位的貴族人士。“銀羽”則為中性顏色,一般賣給紳士名流。“銀影”為白灰等淺色調,大多賣給公司集團和富豪。隻有這些人才買得起外表雍容、性能超群、工藝精湛、價格昂貴的“轎車王”。
令人難以想像的是,生產如此“極品”的羅爾斯-羅伊斯公司的製造車間看起來竟像是一個非常原始的手工作坊。那裏的工人用錘子、火鉻鐵和縫紉機等工具幹活。對此,羅爾斯-羅伊斯公司的高級管理人解釋說,羅爾斯-羅伊斯不大批量生產產品,月產隻有六十多輛。從1906年建廠到現在總共製造出的轎車隻有14萬多輛。在這種情況下,流水線式的生產方式除了增加成本之外,並不能給公司帶來什麽好處。
更重要的是,在羅爾斯-羅伊斯,手工勞動保證了設計和生產的靈活性,公司可根據市場變化和顧客的要求不斷改變設計,並隨時投入生產。即使是今天,有許多零部件仍是以手工製作的。
手工勞動是羅爾斯-羅伊斯保持個性化的主要方式。這裏生產出的每一個部件都具有個性色彩,並刻上了工人們的名字。
手工生產最重要的問題是保證質量。近年來,在羅爾斯-羅伊斯轎車廠內的報告板上,出現了兩個漢字“改善”。現在這一極具東方特色的“改善”概念已成為這個工廠經營管理者的口頭禪。事實上,“改善”的管理方法跟亞洲人的管理方法非常相似。它強調個人的主動性和群體合作性。根據這個新管理方法,他們把工人劃成17個獨立核算的實體,每個實體都有自己的管理層,實體人員的經濟利益與產品質量相互促進、相互製約。
在羅爾斯-羅伊斯轎車廠的車間裏,到處可以看到公司創始人亨利·羅伊斯的名言。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兩條是:“把最好的東西拿來,並在你手上把它變得更好。”另一條是:“微小的事物可以創造完美,但完美從來就不是小事。”
在羅爾斯-羅伊斯轎車從整體到細節充分體現了羅伊斯崇尚完美的精神。羅爾斯-羅伊斯公司把每一部車輛的製作都當成一件精美的藝術品來對待,精心製作每一個零部件,以致連一枚螺絲釘也要反複修正。廣告大師戴維·奧格威為其所做的廣告通過19個方麵詳細記錄了羅爾斯-羅伊斯轎車的與眾不同之處,也真實地使人們看到羅爾斯-羅伊斯的精益求精。
羅爾斯-羅伊斯轎車內的木製儀表板、餐桌等都是選用上等的桃木、橡木和紅木製造而成的。其中有一種桃木是公司特地每年派人到美國選購的。他的代價是一整棵樹,而這棵“遙遠”的“進口”的樹卻隻有一段是符合要求的。
羅爾斯-羅伊斯轎車的噴漆過程也極為嚴格。首先要在車體上塗上一層含鋅材料用來防腐蝕,然後再用磷酸鹽材料、底填充膜處理。上完漆後再加上密封劑和蠟,這樣,車身可以長期保持鮮明的顏色,路麵上濺起的硬物也很難損傷噴漆。在車子出廠之前,每塊玻璃都要用擦光學鏡頭的浮石粉精心擦拭。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那個在車前蓋上方裝著的美麗的小天使,她的選料極其考究,製作極其精良。
羅爾斯-羅伊斯的發動機要在專門的儀器上進行反複測試,完全合格後才能進入下一道工序,而不像有些廠家的發動機造好就直接上流水線。
通常,一輛羅爾斯-羅伊斯轎車的生產要用幾個月的時間,其中最為嚴格的即路試,竟長達兩個星期之久,每一輛車必須經過5000英裏的測試,否則就不能交給顧主。
幾十年來嚴格的技師管理、堅持將先進技術與傳統工藝相結合的精益求精的製作技藝和追求完美的工作態度,使得羅爾斯-羅伊斯享有品質超群、經久耐用的美名。盡管羅爾斯-羅伊斯轎車價格不菲,但他卓越的品質卻使眾多富豪忘記了價錢。
羅爾斯-羅伊斯有這樣一句有名的箴言:“永遠不要問我們現在有什麽,而要問我們還能為顧客做些什麽。”正是這樣的信條,使羅爾斯-羅伊斯對顧客有求必應,總是盡最大努力在最大限度上滿足客戶的需要。
在羅爾斯-羅伊斯公司,有一個專門的部門負責滿足客戶在標準設計之外的特殊要求。他們總是想盡辦法滿足顧客的各種要求,無論是什麽,他們都是有求必應。
借助顧客的要求,同時也借助這顧客龐大的人氣,使得羅爾斯-羅伊斯公司發展得如此的迅速,使他們的品牌永遠留在了顧客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