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沒有萬無一失的事,很多認為有百分之百把握的事最終也可能失利。商界更是沒有萬無一失的致富門道,但這不該是你不去做的理由,因為不動手做的人,雖然不會失敗,但也絕對不會有成功。
每個人都有其獨特的物質、技術、才能與興趣所在,但隨著對社會行為規範的接受,大家會逐漸抑製與生俱來的素質的發展。能充分發揮天生才質於工作的人並不多見,雖然也有可能成功,但花費的氣力要遠遠大於會利用自己特長和興趣的人。
孫正義出生在日本南部的一個小業主的家庭裏,因為父母是韓國移民,孫正義從小就受到欺負,被人歧視,他上中學時就想:“我將來做什麽事才能成功呢?誰能給我指點呢?”
孫正義想到把麥當勞快餐引入日本的商人藤田田。於是,他搭乘飛機來到東京,去拜見藤田田。藤田田是大老板,怎麽有空見他一個中學生呢?孫正義就天天到他公司去等候。幾天過去了,藤田田終於有空接見了他。
“今後做什麽事才是最有意義?”孫正義說。
“可以搞計算機嘛。”藤田田隨口說。
“我爸爸開彈子房,是個小商人,我可不願意像他那樣。”孫正義用哲學家的口吻認真地說,“我想做些無愧於人生的事。
“哦……”藤田田對他刮目相看,親切地拍了拍他的肩膀,“我不能指點你將來做什麽。但我建議,你應該去美國留學,也許在那兒你會想到你的理想。
“噢……”孫正義點了點頭。
念高中一年級時,有一天,孫正義看到一個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舉辦英語夏令營的廣告。他馬上報名。16歲的孫正義第一次到了美國,當他走出機場時,立刻被高速公路吸引住了,他暗暗地對自己說:“我要到美國來1
孫正義回到日本,做出一個令人震驚的決定:退學去美國。
父親不同意,說:“你讀的加利福尼亞大學附屬高中可是名校埃”
“不,我要去美國1孫正義執拗地說。
1974年2月,孫正義飛往美國。他實現了人生的第一個重要轉折。
在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留學期間,孫正義偶爾翻閱《大眾電子》雜誌,一張照片吸引住了他的目光:英特爾生產的計算機芯片。他心中湧起一陣衝動,眼淚頓時流了上來。啊,他一直想做大事,可做什麽並不清楚,此刻才知道,他做的事應該是微型計算機。此後在美國的幾年時間裏,孫正義一方麵勤工儉學,一方麵搞小發明,他構想的“有聲多國語言翻譯機”研製出來後,他一次就獲得約200萬美元的技術轉讓費。
21歲那年,孫正義攜妻子從美國回到日本。孫正義以1千萬日元注冊創辦軟件庫公司。公司成立那天早上,他跳上一個裝蘋果的箱子,熱情地對兩名雇員發表演講:我們公司五年內銷售規模達到100億日元,十年達到500億日元……兩個雇員目瞪口呆,他們認為自己的老板發瘋了,殊不知當一個人做自己喜歡並擅長的事時,其能量是不可估量的。
誠如孫正義演講時說的那樣,1982年春天,他的軟件庫成為日本最大的軟件批發公司,各地的軟件銷售公司紛紛加盟,孫正義在代理界的領導地位已經牢牢確立。1994年,軟件公司公開上市,很快,股價猛增加20%,達到每股160美元。孫正義個人擁有公司一半股份,至此,他個人所擁有的資產已達35億美元。
成功的創富者,總是把眼光落在自己感興趣的地方。能選擇一個自己擅長的、喜歡的而且有發展前途的事業對於一個創富者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日本富豪孫正義的成功充分說明了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