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每天早出晚歸努力工作,甚至犧牲休息時間加班加點,結果到了月底,仍然覺得收入和支出剛剛扯平,有時還不夠用,這是怎麽回事呢?事實上,每個月雖淨賺不多,但有結餘的人,不在少數,差別隻在於你是不是能有效地運用每一筆資金,是不是將每一筆錢詳實地記錄下來。通過有效地運用和記錄兩種方法,你不但不會把錢浪費掉,反而會因此更了解自己的用錢習慣,如此一來,存一筆錢,成為人人羨慕的小富翁,就不是難事了。
有錢人認為,日常生活中很多費用是不必要的,有些花銷看似不起眼,但長年累月持續下來,也是一大筆錢,所以必須從小處開始節約。
1.交際費
交際費是生活中最想節省卻往往節省不下來的那筆開銷,其實最理想的方案就是盡量在家裏解決聚餐和吃飯問題,這要比外麵的飯店省錢很多,而且還很衛生。至於實在省不掉的開銷,比如結婚禮金等等,就記一筆人情賬,人家送多少適量還多少,就當作是定期儲蓄了。
2.餐飲費
如果想和朋友聊天,盡量把他們約到家裏來,這樣可以節省一筆飲料費開銷。除此之外,還可以自己下廚,體驗自己做飯的快樂,因為到餐廳吃吃喝喝十分費錢。
3.交通費
交通費其實最容易控製,如果路遠的話,每天隻要提早出門,多搭公共汽車,少攔的士,即可輕輕鬆鬆省下一筆龐大而不必要的開銷。
4.美容費
如果想省錢,可以自己動手做保養,如清潔、按摩以及去除青春痘、粉刺等等,比到專業美容店,每月可省下幾十元至幾百元不等的費用。
5.服裝費
聰明的女士都知道,寧可挑一兩件質地好、又不容易過時的服裝,也不要選購“僅在這個季節流行”的服裝。
6.娛樂費
為了有效節約,很多娛樂活動都可以在非繁忙時間段進行,比如早場電影票價就比一般的電影票價要便宜一半左右。
7.其他雜費
常見的雜費包括水費、電費、電話費等等。節約雜費的訣竅在於“用一些巧思”。比如冰箱中食物不要放得太滿,可防止電量的損耗;照明用節能燈;使用煤氣燒開水時,小火比大火要省煤氣,等等。
除此之外,有錢人通常還有以下一些精明到點滴的小竅門,如果把它們變成習慣,那你的財務狀況一定會好很多的。
1.揚長避短選賣場
很多人逛大賣場完全憑興趣,其實不同的賣場有不同的強項和弱項,隻要留心就能揚長避短,買到更新鮮更便宜的商品。例如:
家樂福:生鮮食品質量好、半成品菜肴新鮮、品牌檔次較高、價格優勢不明顯。
歐尚:日常用品較便宜、產品比較大眾化、拎貨物用的塑料袋質量不好。
易初蓮花:服裝鞋帽區較大、產品較普通、冷藏食品多但生鮮產品少。
農工商:牛奶、蜂蜜、雞蛋、米、麵之類的食品、副食品較便宜。
樂購:價格有優勢但產品來源較雜,最好選擇有品牌的貨物。
華聯:生鮮食品品種多,但很多分店不能停車,不方便。
2.長個心眼看促銷
如今各大賣場都熱衷舉辦“周年慶”之類的大型促銷活動,活動期間會以抽獎的方式送出價值不等的產品,如彩電、冰箱、微波爐、餐具之類。很多人以為,在促銷期間購買商品一定比平時合算,其實不然。有些商品在大型活動期間不但沒有跌價反而價格略微提升,這其中是否有“均攤促銷費”的嫌疑?另外,還有一些大賣場規定在促銷期間,消費者要購買一定金額的產品才可參加抽獎,無形中設立了“最低消費額”。
所以,在促銷期消費者購物一要理智、二要精明,千萬不要盲目購買,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3.買促銷保健品勿忘索取贈品
大賣場已經成為市民購買保健品的首選場所。大賣場裏的保健品不但品種多、價格低,而且往往有贈品相送。
以前,凡是有贈品相送的產品會在陳列架前張貼說明,然後在銷售區外設立一個櫃台贈送贈品。近年來,很多保健品商家都將贈品拿到銷售區來贈送,而且不再張貼字條明示。很多不知情的消費者買了保健品就走,殊不知,如果你找到一位促銷人員並向她詢問時,往往能意外獲得一些贈品,而且贈品的數量有時是可以“討價還價”的。
4.聆聽促銷人員介紹
促銷人員的煽動性有多大,說起來你可能都不相信:從一家銷售食用油的商家獲悉,有沒有在大賣場設立促銷人員,月營業額可以相差30%。
多數促銷員的話還是比較中肯的,有一定的借鑒作用,但也有一些純粹是“王婆賣瓜”。如果對產品不太熟悉,最好的辦法就是多問幾位不同品牌的促銷人員,將他們的話綜合起來分析,往往會讓你迅速地了解不同品牌的各自優勢。
5.開好發票勿忘索取收銀條
很多大賣場規定,如果索要發票的話,商家就要收回收銀條。而一旦沒有了收銀條,換退貨就會遇到麻煩,商家會說:“你拿什麽證明這產品是在我們這裏買的?”
解決的辦法是:要求商家在收銀條上蓋上“已開發票”之類的憑證後將收銀條還給你。再不行,可以要求商家在發票上一一注明所購商品,當然,這對開發票的小姐來說實在麻煩,但卻很好地保障了你的利益。最重要的是,無論收銀條還是發票,都要保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