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後,楚急攻,絕漢甬道,圍漢王於滎陽城。久之,漢王患之,請割滎陽以西以和。項王不聽。漢王謂陳平曰:“天下紛紛,何時定乎?”陳平曰:“項王為人,恭敬愛人,士之廉節好禮者多歸之。至於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今大王慢而少禮,士廉節者不來;然大王能饒人以爵邑,士之頑鈍嗜利無恥者亦多歸漢。誠各去其兩短,襲其兩長,天下指麾則定矣。然大王恣侮人,不能得廉節之土。顧楚有可亂者,彼項王骨鯁之臣亞父、鍾離昧、龍且、周殷之屬,不過數人耳。大王誠能出捐數萬斤金,行反間,間其君臣,以疑其心,項王為人意忌信讒,必內相誅。漢因舉兵而攻之,破楚必矣。”漢王以為然,乃出黃金四萬斤,與陳平,恣所為,不問其出入。
出自《史記·陳丞相世家第二十六》
後來,楚國的軍隊加緊攻擊漢軍,並且切斷了漢軍用來運輸糧草的通道,把漢王劉邦包圍在滎陽城內。過了好久,漢王劉邦非常擔憂,就與楚霸王談判,請求割讓滎陽以西的土地與楚霸王講和。楚霸王項羽不同意。漢王劉邦就對陳平說:“天下動亂不安,何時才能夠安定呢?”陳平說:“項羽為人恭敬愛人,那些廉潔、喜好禮數的人都願意歸附他。至於論功行賞、封受官爵和封地,他卻看得很重,輕易不會賞賜給別人,所以有才能的人也因此不願意跟隨他。如今大王你則是不注意禮節,待人時常缺少禮數,那些看重廉潔和禮節的、有才能的人就不願意前來跟隨大王。但是大王卻舍得把官爵封地賞賜給有功勞的人,所以那些不顧廉潔禮節、貪名圖利的無恥之徒大都喜歡前來歸附漢王。倘若你和楚霸王彼此都能各自克服去掉自己的短處,采取和學習對方的長處,那麽隻要揮揮手,天下就能夠安定下來。可是大王經常隨意地侮辱怠慢別人,所以得不到廉潔有禮節的人才。但是楚軍中也存在著有可能分裂的混亂不安定因素,楚霸王身邊那些忠誠而且敢於直言的臣子,像亞父範增、鍾離、龍且、周殷等等,隻不過就這幾個人而已。大王如果舍得出幾萬斤黃金,專門用在離間項王他們君臣之間的關係上,致使他們彼此猜忌懷疑,加上項王本人很容易輕信讒言,不能夠信任別人,這樣一定能夠讓他們內部不和以致自相殘殺。到那時候,漢王再率領漢軍發動進攻,就一定可以把楚王的軍隊打敗。”漢王聽完陳平的意見非常同意,就馬上拔出黃金四萬斤交給陳平,讓他任意使用,也不再過問這些黃金的使用情況。
優秀出眾的人格是無價的,所以不可能會被金錢所收買。反之,隻有那些卑劣醜惡的人才會被金錢所收買和利用,一個人如果被金錢所迷惑而無法克製欲望,那麽他就成了金錢的奴隸,完全失去了做人的資格和樂趣。這樣的人活著又有什麽意義呢?
孔子強調先修養自己的內在精神,而後再將這種精神修養擴展出來,能夠為他人、為社會做出貢獻。“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孔子的中庸處世思想也本於此。以“仁道”來修養自己的道德品質,這種道德品質最終表現出來的不光是自己對社會的貢獻,而且在與人交往處世的過程中的真誠與和諧。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可視為朋友之間的開放和包容;“同”則為封閉和單一。從朋友相交上來說,“和”就是指與不同類型的人交朋友,“同”則是隻與自己氣息相投的人交朋友。而中庸思想要求,不管是與什麽樣的朋友相交,也都能夠用自己內在的道德品質去感化和影響朋友。
當今社會,人與人之間的聯係和交往越來越密切,也越來越廣泛,許多的事根本就不可能是一個人能夠完成的。這就要求人與人之間的合作、相互幫助,而這種關係也隻有自己的朋友才能做到。而朋友的多少、好壞,則直接取決於你個人的內在品質,也決定了你能成就多大的事業。所以說,與有德的朋友相交,是借力辦事的基礎,是事業成功的階梯。
其實,說時容易做到難,特別是當自己遇到困難的時候,不離不棄的才是真正的朋友,但那些滿腦子金錢利益的人,不能算朋友。
廉頗被免官還鄉的時候,府中的門客都走光了;等到他重新赴任的時候,那些個門客又都回來了。廉頗很生氣,就問他們:你們不是都走了嗎,怎麽又回來了?有—個門客說:廉將軍,話不是這樣講的。當今天下結交朋友,就好像做生意一樣,你有權有勢,大家就跟著你;等你無權無勢的時候,大家就會離開你。世道如此,廉將軍又何必這樣氣憤呢?廉頗對此很是感慨,從此交友謹慎起來。
大家可以看出,一個有德行的人,他的朋友並不一定也都是講究德行的人。很顯然,這位門客的話是在諷刺那些毫無德行的門客,如果,朋友都成了這樣的朋友,那還有什麽人敢結交朋友呢?真正的朋友也不是說什麽“既要同生,又要共死”的朋友,更不是“樹倒猢猻散”,這同樣是兩個極端,在處理這兩種朋友關係的時候,也要遵循中庸的態度,不能一棒子打死。
真正有德行的人,是可以幫助朋友的人,不是見錢眼開,更不是落井下石的人。大家都知道戰國時期一個叫孟嚐君的人,他也是個有德行、有仁義的人。有個叫馮的人,聽說孟嚐君禮遇賓客,就穿著草鞋趕來拜見。幾天之後,孟嚐君就問客監:馮在做什麽。客監回答說:馮先生十分貧窮,隻有一把劍,他經常一邊彈劍一邊唱道:“長劍,回去吧!飯菜連魚都沒有。”孟嚐君聽後,就在吃飯時添加了魚這道菜。幾天後,客監又跑來說:馮先生又彈著劍唱歌:“長劍,回去吧!出門沒有車子坐。”於是,孟嚐君就把自己的車子給他用。又過了幾天,孟嚐君又問起馮的情況,回答說:他又彈劍歌唱:“長劍,回去吧!這裏不是自己的家。”孟嚐君聽了很不高興。
有一次,他就叫他的門客馮去薛國幫忙收租,可是,馮不但沒收回租子,反而把那些租票當著老百姓的麵給燒了,給孟嚐君收回了“仁義”。後來,孟嚐君被罷官回家的時候,全城的老百姓都出城迎接他。他流著淚對他說:你為我收來了我永遠也買不到的東西。
這位門客就是孟嚐君真正的朋友,他不收租,而且還把租票燒了,照現在的話說就是不服從、不履行上級的命令,一定會被打的。而孟嚐君手下門客三千,靠的並是讓他們每天酒足飯飽、有安身之所,而是以他的德行,以他的仁義感召他們,最終門客也沒有讓孟嚐君失望。這就是朋友的幫助,就是有德行的朋友。
真正有德行的朋友,不僅僅是幫你渡過一時的難關,而是一生都陪伴在你左右的人。
與有德行的人交朋友,是一個人一生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
人,不要為沒有知音而苦惱,隻要你有德行,那些有德行的人也就會來到你的身邊。應該注意的是,這種朋友關係的維係永遠都是靠你的德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