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酷吏周興

  有胡人索元禮,知太後意,因告密召見,擢為遊擊將軍,令案製獄。元禮性殘忍,推一人必令引數十百人,太後數召見賞賜以張其權。於是尚書都事長安周興、萬年人來俊臣之徒效之,紛紛繼起。興累遷至秋官侍郎,俊臣累遷至禦史中丞,相與私畜無賴數百人,專以告密為事;欲陷一人,輒令數處俱告,事狀如一。

  俊臣與司刑評事洛陽萬國俊共撰羅織經數千言,教其徒網羅無辜,織成反狀,構造布置,皆有支節。太後得告密者,輒令元禮等推之,競為訊囚酷法,有“定百脈”、“突地吼”、“死豬愁”、“求破家”、“反是實”等名號。或以椽關手足而轉之,謂之“鳳皇曬翅”;或以物絆其腰,引枷向前,謂之“驢駒拔撅”;或使跪捧枷,累甓其上,謂之“仙人獻果”;或使立高木,引枷尾向後,謂之“玉女登梯”;或倒懸石縋其首,或以醋灌鼻,或以鐵圈其首而加楔,至有腦裂髓出者。每得囚,輒先陳其械具以示之,皆戰栗流汗,望風自誣。每有赦令,俊臣輒令獄卒先殺重囚,然後宣示。太後以為忠,益寵任之。中外畏此數人,甚於虎狼。

  武則天在位時,為了鞏固自己的政權,她大開告密之門,網羅了一批心狠手毒、殘忍無道的劊子手,總想把心懷不滿的人一個個殺掉。在她手下的酷吏中,周興、來俊臣、索元禮等人最為毒辣,謀害了許多大臣。

  天授二年(691)初春的一天,來俊臣宴請一位同行好友。酒過三巡,來俊臣忽然重重地歎了口氣,好友關心地問道:“賢弟為何歎息?”來俊臣說:“實不相瞞,小弟我遇上了一件十分棘手的案子,案犯怎麽也不肯招供,你能幫小弟想個好辦法嗎?”隻見這位好友腆起大肚子哈哈一笑,說:“賢弟,這能難住咱們嗎?取個大甕架起來,四周用火炭燒得旺旺的,再將囚犯裝入甕中,有什麽事他還不快從實招來!”“好主意!”來俊臣一邊稱讚,一麵命令手下人如法炮製:七八個人抬來一個甕,又在四周燃起了炭火。來俊臣見一切準備妥當,便轉身對他的好友說:“有人在太後麵前告你謀反,現在要你招供。請您入甕吧!”這就是曆史上有名的“請君入甕”的典故。來俊臣的這位好友,就是與來俊臣齊名的酷吏周興。

  周興出身於長安一個小地主家庭,自幼好學,尤其擅長研究典章製度和各朝的法律,很快便以他的學識才幹當上了河陽縣令。但由於出身不是名門望族,一直沒能得到朝廷的重任。武則天執政以後,殘酷打擊政敵。周興見時機已到,寫了一篇文章述說自己對刑獄的管理措施和用刑的見解,居然受到武則天的賞識,被提升為刑部侍郎,他與同鄉好友來俊臣互相通氣,專以告密為生。

  垂拱四年,有人誣告太子的通事舍人郝象賢謀反,武則天便派周興審訊。周興不負太後的重望,對郝象賢動用了“定百脈”這一酷刑:由幾個彪形大漢輪流打他的P股,直到郝象賢“求破家”為止。於是周興不僅判郝象賢死刑,而且連坐全家。

  武則天為了給自己登基掃清道路,很想除去唐宗室韓王李元嘉、霍王李元軌等。武則天派監察禦史蘇坰拷問他們謀反的罪行,誰知蘇坰審問半天,竟沒有得到任何證據。武則天非常生氣,把蘇坰貶為河西監軍,改派周興接管此案。周興施展出自己的全部本領,動用各種酷刑,終於使韓王、霍王以及韓王之子和常樂公主自絕於人世,連坐的有六七百家,籍沒為奴的多達五千人。

  當初,周興曾以河陽令被唐高宗召見,打算予以提拔重用,因有人反對而作罷。但周興還不知道升官已無望,仍天天到殿前等待詔命。宰相們都不敢泄露消息,隻有尚書、檢校納言、同平章事魏玄同看他可憐,對他說了句,“周明府你該回去了!”暗示他不要白等了。不料這番好心,卻被周興誤以為是魏玄同壞了他的好事,所以一直對他懷恨在心。為了報私怨,周興就到武則天那兒誣奏魏玄同曾私下對別人說:“太後已經老了,我們不如侍奉太子更加保險。”武則天一聽,勃然大怒,馬上下旨賜死魏玄同於家中,內外大臣因此連坐,或死或流放者又是一大批。右武衛大將軍、燕公黑齒常之是唐高宗至武則天時的名將,他出身少數民族,勇猛善戰,屢立功勳。周興很嫉妒他,就誣告他謀反。黑齒常之因此鋃鐺入獄,不久,因不堪酷刑的折磨,上吊自殺。

  天授元年(690),武則天稱帝,建立大周政權。周興為表示自己的忠心,上奏除掉所有李氏宗室親屬,並且與武氏相勾結,繼續製造冤假錯案。戶部尚書韋方質得了病,武承嗣和武三思前去探望,韋方質因重病在身沒有起床施禮。他手下的人等武氏兄弟走後說:“武家人來,您怎敢不起身施禮,恐怕要大禍臨頭!”不久,果真被周興誣告,被流放儋州,籍沒全家。這年七月,周興又羅織罪名誣陷隨州刺史澤王李上金和舒州刺史許王李節素謀反。於是武則天下詔二王進京受審。許王李節素在路上遇到一家哭喪的,感歎地說:“我連求個病死也不可能,他們病死了人還有什麽好哭的呢?”他的預感沒有錯,沒等進京,走到龍門就被人縊死了。澤王李上金也自殺身亡。二王的子孫親屬也被全部殺光。

  但是,隨著武氏政權的日趨穩定,武則天十分清楚應對酷吏政策進行調整,以便籠絡人心,改善武氏政權的形象。周興做夢也沒想到,他在武則天心目中的地位已今非昔比了。道州刺史李行褒兄弟被酷吏誣陷,要誅滅九族。和周興共事的刑部郎中徐有功為此案極力辯爭,也沒有能免除他們的災禍,而他本人也受到了周興的彈劾,說徐有功包庇謀反的囚犯,應當斬首示眾。

  但武則天卻沒有像往常那樣對周興的話言聽計從,她知道像徐有功這樣清廉剛正的幹才,正是她所需要的,因此隻是暫時免除了他的官職,並且以後又重新起用他當了侍禦史。

  天授二年,在周興提升為尚書右丞後不久,就有人誣告他與丘神猛謀反。

  武則天大怒,但一想周興是依靠整人起家的,而且老奸巨猾,誰能製服他呢?於是想到了另一酷吏來俊臣。來俊臣平日裏和周興私人關係很好,又是同行,以酷吏製酷吏,這就叫以毒攻毒。所以,武則天就讓來俊臣審理這一案子。來俊臣受寵若驚,一心要露一手向女皇顯示一下自己的才能,就對老朋友周興翻臉不認人,演出了請君入甕這一幕。

  周興本來喝得正高興,見此立刻嚇得魂不附體,雙腿一軟,跪在來俊臣麵前,叩頭求饒。論法周興要被斬首,但武則天念他為自己效過犬馬之勞,就放了他一馬,把他改為流放嶺南。也是他“多行不義必自斃”,走到半路上,就被仇人結果了性命,結束了他罪惡的一生。

  壟斷絲蠶,抵製洋商

  提到胡雪岩大力倡導同行合作的事跡,就不能不提起他的有名的一項豪舉,那—就是聯合江浙一帶的絲蠶生意同行,一致抵製洋商的低價收購,保護絲農的生計。

  這是他經商生涯中最輝煌的一筆,雖然他本人也為此承受了巨大損失,但卻大大打擊了洋商勢力,阻撓了他們低價收購的意圖,為民族資本爭回一口氣。在聯絡同行、共同抵抗洋商的買方壟斷這一點上,胡雪岩顯示出了一個商人的雄才大略。“凡事就是起頭難,有人領頭,大家就跟著來了。做洋莊的那些人,生意不動,就得吃老本,心裏何嚐不想做?隻是膽小,不敢動。現在我們想個風險不大的辦法出來,讓大家跟著我們走。那時候,你想一想,我們在這行中是個什麽地位?這樣的膽略促使胡雪岩下決心聯合同行壟斷絲蠶。胡雪岩在湖州收到新絲運到上海,並沒有急於脫手。就他當時的狀況來看,他是應該盡快脫貨求現的,因為他的錢莊剛剛開張不久,並沒有多少可以周轉的資金。

  但他仍然將這批生絲囤積起來。他沒有將這批生絲馬上脫手的原因,除了洋商開價不夠理想以外,更重要剛是他要聯合同行控製洋莊市場的條件還沒有成熟,他運到上海的生絲數量很少,實力還不足以與洋商討價還價,他必須聯合同業才能與洋商抗衡。為此,即使自己到時壓下一筆資金,他也不願意讓自己的籌劃落空。關於這點,洋商們也想出自己的計策來對付,決定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他們放出風聲,說胡雪岩生絲他們堅持不收,既就是壓低價賣給他們,而其他省份的生絲他們大量收購,收購價偏高,並且可以當場付清銀兩。這種舉動對胡雪岩無疑是刻命一擊,如果洋商真的從別的省份收到足夠的生絲,哪怕隻夠維持一個月的生產,對胡雪岩來說,也是不敢想像其後果的,自己不能加工,收購生絲又占用大量資金,而且生絲也不宜久放,否則質量會變壞,這一切把胡大老板的頭快攪昏了。好個胡雪岩,臨到關鍵時候,依然能夠氣閑神定,他馬上乘船,趕往上海。

  來到上海,胡雪岩沒有到處招搖,而是去登門造訪上海名宿陳正心。陳在上海有“小宋江”之美稱,他富甲一方,為人豪爽,行俠仗義,樂善好施。胡雪岩來到了陳正心的府第,陳聞之連忙出迎相接。因為,終究胡雪岩也是一代名流,他的來訪於陳來說有抬高身份之用。賓主落座,胡雪岩開誠布公,單刀直入地同陳正心交心,說他此行到上海之目的就是要請陳正心幫助他料理絲蠶生意。胡雪岩提出,中國之所以與洋人做生意總是吃虧,就在於人心不齊,人心不齊又在於沒有主心骨,沒有一個可以令大家信服的人。

  胡雪岩稱,陳老前輩就是今日上海之名宿,登高一呼,必能響者雲集,他首先就要響應,最終又對陳正心曉以民族大義:“洋人踐我中華,已非一日,眼見白銀流到他們的腰包,而我江浙桑農,破產不知幾萬家也,凡我中華國人,不奮起自救,還要到亡國滅種麽?”陳正心為胡雪岩的話深深打動,於是廣發請帖,召集上海各絲行老板,並不讓胡雪岩出麵,而是就浙江胡雪岩的做法征詢眾商行老板的意思。一石擊起千層浪,各商行老板抱怨個不停,埋怨洋人貪得無厭,而恨上海沒有胡雪岩似的人物。”陳正心見火候已到,把桌子一拍立即允諾,要出來領頭與洋人抗爭。一聽此言,各商行老板都變了臉色,有人露出喜色,有人麵帶迷惑,有人麵如土色。與洋人鬥法,就相當於砸掉自己的飯碗,這可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如果與洋人鬥法翻了船,那又怎麽辦?自己的損失誰來承擔,這絕非憑嘴巴就可以解決的。

  看到眾人不安的反應,陳正心信心十足地向大家表明,跟洋人鬥法,是下定決心的,他決定把大宗款子用來做生絲生意。他並不要大家都把生絲囤起來。隻希望大家把生絲不要賣給別人,而是賣給他,價格上,絕不比洋人少一分。這一席話聽得下麵的洋行老板聳然動容,這時他們方知陳老板真的是下定決心要與洋人們幹一場。不過有人心中還不踏實,不知道與洋人鬧翻後以後的日子何以為繼。陳老板仿佛看懂了這種心思,他借機地將胡雪岩引見給眾商人。

  “胡雪岩!”、“胡雪岩!”下麵七嘴八舌吵開了。胡在浙江的作為已風聞天下,更何況是絲行中的人,怎會有不知的道理?而且他們其中還有很多人在生意上與胡雪岩有過瓜葛呢。今日一見,才算睹其真麵目。但是胡氏就洋人的生意經大談起來。他指出,洋人的絲廠長期以來在中國進口生絲,進價便宜,而製成的布、綢卻是昂貴無比,洋人越來越富,但國人越來越窮。其原因就在於我國民心不齊。在這些事關民族利益的生意上,從商之士,應當同心協力,同舟共濟,而不應互相猜忌,彼此拆台,隻要大家一條心,聯合起來,把生絲壓一段時間,洋人們的廠沒米下鍋,那麽生絲的價一定會上去。就這樣,胡雪岩對上海的同行曉之以義,誘之以利,就是想辦法把洋莊全抓在手裏,聯絡同行,讓他們跟著自己走。

  至於想脫貨求現的,有兩個辦法。第一,你要賣給洋鬼子,不如賣給我。第二你如果不肯賣給我,也不要賣給洋鬼子。要用多少款子,拿貨色來抵押,但是,要控製上海絲生意的絕對多數,就要和絲業巨頭龐二聯手,促成在絲生意上取得優勢。龐二是南潯絲行世家,掌控著上海絲生意的一半。胡雪岩派玩技甚精的劉不才去和龐二聯絡感情。開始,龐二有些猶豫。因為他覺得胡雪岩中途暴發,根底未必雄厚。隨後,胡雪岩在幾件事的處理上都顯示出了能急朋友所急的義氣,並且在利益問題上態度很堅決,顯然不是為了幾個小錢而奔波,在絲生意上聯手,主要是為了團結自己人,共同對外。有生意大家分,有利益大家論,不能自己彼此拆台,好處給了洋人。龐二也是十分有擔待的人,認準了你是朋友,就完全信任你。所以他委托胡雪岩全權處理他自己囤在上海的絲。胡雪岩獲取絲業裏百分之七十強,又得龐二的全力相助,做成了商業上的絕對優勢,加上官場消息靈通,第一場絲繭戰勝券在握。

  幾天之後,上海的絲行老板共同要求提價,他們對洋人說道胡雪岩已經答應出高價收購他們的生絲。洋人這才知曉事情的嚴重性。他們還私下想分化拉攏,對某些商行許諾以高價,然而卻遭到拒絕。那些商行的老板告訴他們,假如他們私下把絲賣給洋商,他們會受到同行的譴責,並且背上賣國的惡名,也會得罪上海的陳正心,他在上海可是個黑白兩道都吃得開的人。

  
更多

編輯推薦

1一分鍾心理控製術
2贏利型股民、基民必備全書
3人人都愛心理學:最妙...
4看圖炒股
5一看就懂的股市賺錢圖形
6基金投資最常遇到的1...
7買基金、炒股票就這幾招
8明明白白買基金、炒股票
9新手上路 實戰股市
10少年不知愁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少年不知苦

    作者:王慧豔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內容:初三開學的第一天,同學們就想不管不顧地大哭上一場,其中不乏幾個脆弱的女生已經泣涕漣漣,打濕了一張又一張麵巾紙。“陳大班,你說話呀!沒人讓你做啞巴。”牛天梓瞪著牛眼,生氣地衝班長陳遠嚷著...

  • 新手上路炒股票

    作者:薛義明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書中自有黃金屋,教你如何成為股票市場叱吒風雲的成功者,如何成為一個輸少贏多的投資人,如何成為能立足股市的成功者。

  • 新手上路炒基金

    作者:林和文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重點介紹基金的基礎知識及品種,常用的技術分析方法及投資技巧,分析了基金投資案例等。

  • 凱達之魂:記一個民營企業家的人生和事業

    作者:馮萌獻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記述了張文遠從一個隻有中學文化程度的中學生,從一個生產隊的記工員開始,成長為民營企業家的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