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隋煬帝遊江都

  敕宇文愷與內史舍人封德彝等營顯仁宮,南接皂澗,北跨洛濱。發大江之南、五嶺以北奇材異石,輸之洛陽;又求海內嘉木異草,珍禽奇獸,以實園苑。辛亥,命尚書右丞皇甫議發河南、淮北諸郡民,前後百餘萬,開通濟渠。自西苑引穀、洛水達於河;複自板渚引河曆滎澤入汴;又自大梁之東引汴水入泗,達於淮;又發淮南民十餘萬開邗溝,自山陽至揚子入江。渠廣四十步,渠旁皆築禦道,樹以柳;自長安至江都,置離宮四十餘所。庚申,遣黃門侍郎王弘等往江南造龍舟及雜船數萬艘。東京官吏督役嚴急,役丁死者什四五,所司以車載死丁,東至城皋,北至河陽,相望於道。又作天經宮於東京,四時祭高祖。

  林邑王梵誌遣兵守險,劉方擊走之。師渡黎江,林邑兵乘巨象,四麵而至。方戰不利,乃多掘小坑,草覆其上,以兵挑之,既戰,偽北;林邑逐之,象多陷地顛躓,轉相驚駭,軍遂亂。方以弩射象,象卻走,蹂其陳,因以銳師繼之,林邑大敗,俘馘萬計。方引兵追之,屢戰皆捷,過馬援銅柱南,八日至其國都。夏,四月,梵誌棄城走入海。方入城,獲其廟主十八,皆鑄金為之;刻石紀功而還。士卒腫足,死者什四五,方亦得疾,卒於道。

  五月,築西苑,周二百裏;其內為海,周十餘裏;為蓬萊、方丈、瀛洲諸山,高出水百餘尺,台觀殿閣,羅絡山上,向背如神。北有龍鱗渠,縈紆注海內。緣渠作十六院,門皆臨渠,每院以四品夫人主之,堂殿樓觀,窮極華麗。宮樹秋冬凋落,則翦彩為華葉,綴於枝條,色渝則易以新者,常如陽春。沼內亦翦彩為荷芰菱芡,乘輿遊幸,則去冰而布之。十六院竟以羞精麗相高,求市恩寵。上好以月夜從宮女數千騎遊西苑,作《清夜遊曲》,於馬上奏之。

  八月,壬寅,上行幸江都,發顯仁宮,王弘遣龍舟奉迎。乙巳,上禦小朱航,自漕渠出洛口,禦龍舟。龍舟四重,高四十五尺,長二百丈。上重有崐正殿、內殿、東。西朝堂,中二重有百二十房,皆飾以金玉,下重內侍處之。皇後乘翔螭舟,製度差小,而裝飾無異。別有浮景九艘,三重,皆水殿也。又有漾彩、朱鳥、蒼螭、白虎、玄武、飛羽、青鳧、陵波、五樓、道場、玄壇、板、黃篾等數千艘,後宮、諸王、公主、百官、僧、尼、道士、蕃客乘之,及載內外百司供奉之物,共用挽船艚、八棹、艇舸等數千艘,並十二衛兵乘之,並載兵器帳幕,兵士自引,不給夫。舳艫相接二百餘裏,照耀川陸,騎兵翊兩岸而行,旌旗蔽野。所過州縣,五百裏內皆令獻食,多者一州至百,極水陸珍奇;後宮厭飫,將發之際,多棄埋之。

  楊廣是個殘忍的陰謀家,他是害死父親而登上皇位的。

  當初,隋文帝立楊勇為太子。楊勇生活奢侈,講究排場,文帝很不高興,十分嚴厲地教訓楊勇說:“自古以來,凡是喜歡奢侈的帝王,命運沒有能夠長得了的。你是太子,要特別注意節儉啊!”

  皇子晉王楊廣比較狡猾,他摸到父親脾氣,表麵上裝得特別樸素老實,騙得了隋文帝和獨孤皇後的信任,再加上宰相楊素幫他說話,結果,隋文帝把楊勇廢了,改立楊廣為太子。直到他病重的時候,才發現楊廣是個品質很壞的人。他想再召回楊勇,已經來不及了。楊廣害死了父親,奪取皇位,這就是曆史上出名的暴君隋煬帝。

  隋煬帝楊廣即位後,為了加強對全國政治上的控製,並且使江南地區的物資能夠更方便地運到北方來,加上他個人追求享樂,一開始就辦了兩件事:一是在洛陽建造一座新的都城,叫東都;二是開一條貫通南北的大運河。

  公元605年,隋煬帝派管理建築工程的大臣宇文愷負責造東都。宇文愷是個高明的工程專家,他迎合隋煬帝追求奢侈的心理,把工程規模搞得特別宏大。建造宮殿需要的高級木材石料,都是從大江以南、五嶺以北地區運來的,光一根柱子就得用上千人拉。為了造東都,每月征發二百萬民工,日夜不停地施工。他們還在洛陽西麵專門造了供隋煬帝玩賞的大花園,叫做“西苑”,周圍二百裏,園裏人造的海和假山,亭台樓閣,奇花異草,應有盡有。尤其別出心裁的是到了冬天草木凋零的時候,他們派人用彩綾剪成花葉,紮在樹上和花枝上,使這座花園四季如春。

  在建造東都的同一年,隋煬帝就下令征發河南、淮北各地百姓一百多萬人,從洛陽西苑到淮水南岸的山陽(今江蘇淮安),開通一條運河,叫“通濟渠”;又征發淮南百姓十多萬人,從山陽到江都(今江蘇揚州),把春秋時期吳王夫差開的一條“邗溝”疏通。這樣,從洛陽到江南的水路交通就便利得多了。

  以後五年裏,隋煬帝又兩次征發民工,開通運河,一條是從洛陽的黃河北岸到涿郡(今北京市),叫“永濟渠”;一條是從江都對岸的京口(今江蘇鎮江)到餘杭(今浙江杭州),叫”江南河”。最後,把四條運河連接起來,就成了一條貫通南北,全長四千裏的大運河。這條大運河是我國曆史上的偉大工程之一。它對我國經濟、文化的發展和祖國的統一,起著積極的作用。不用說,這是我國成千上萬勞動人民用血汗甚至生命換來的。

  隋煬帝特別喜歡外出巡遊,一來是遊玩享樂,二來也是向百姓擺威風。

  從東都到江都的運河剛剛完工,隋煬帝就帶著二十萬人的龐大隊伍到江都去巡遊。

  隋煬帝早就派官員造好上萬條大船。出發那天,隋煬帝和他妻子蕭後分乘兩條四層高的大龍船,船上有宮殿和上百間宮室,裝飾得金碧輝煌;接著就是宮妃、王公貴族、文武官員坐的幾千條彩船;後麵的幾千條大船,裝載著衛兵和他們隨帶的武器和帳幕。這上萬條大船在運河上排開,船頭船尾連接起來,竟有二百裏長。

  這樣龐大的船隊,怎麽行駛呢?那些專為皇帝享樂打算的人早就安排好了。運河兩岸,修築好了柳樹成蔭的禦道,八萬多名民工,被征發來給他們拉纖,還有兩隊騎兵夾岸護送。河上行駛著光彩耀目的船隻,陸地上飄揚著五色繽紛的彩旗。一到晚上,燈火通明,鼓樂喧天,真是說不盡的豪華景象。

  為了滿足船隊大批人員的享受,隋煬帝命令兩岸的百姓,給他們準備吃的喝的,叫做“獻食”。那些州縣官員,就逼著百姓辦酒席送去,有的州縣,送的酒席多到上百桌。別說隋煬帝吃不了那麽多,就連他帶的宮妃太監、王公大臣一起吃,也吃不完。留下的許多剩菜,就在岸邊掘個坑埋掉。可是那些被迫獻食的百姓,卻弄得傾家蕩產了。

  江都在當時是個繁華的地方。隋煬帝到了江都,除了盡情遊玩享樂,還大擺威風。為了裝飾一個出巡時候用的儀仗,就花了十多萬人工,耗費的錢財更是上億論萬。這樣整整鬧騰了半年,又耀武揚威地回到東都來。

  打這以後,隋煬帝幾乎每年出巡。有一次,他從陸路到北方去巡視,征發了河北十幾個郡的民工,開鑿太行山,鋪一條巡行的道路;為了保護他巡行的安全,又征發了一百多萬人修築長城,限期二十天築成。這樣,他才在五十萬將士的護衛下,在北方邊境上巡行了一圈。北方沒有現成的宮殿,好在隋煬帝身邊的宇文愷是個巧匠,專門為他造了一個活動宮殿,叫做“觀風行殿”。

  隋煬帝建東都,開運河,築長城,加上連年的大規模的巡遊,無休無止的勞役和越來越重的賦稅,已經把百姓壓得喘不過氣來。但是隋煬帝的驕奢淫逸的心理卻越來越重了。為了炫耀武功,公元611年,他發動對高麗的戰爭。

  這一年,他從江都乘龍船,沿著大運河直達涿郡,親自指揮這場戰爭。他下令全國軍隊,不論遠近,一律向涿郡集中;還派人在東萊(今山東掖縣)海口督造兵船三百艘,造船的民伕在官吏監視下,日日夜夜在海邊造船,得不到休息。他們下半身泡在海水裏,時間一久,從腰以下都腐爛得生了蛆,許多人受不了這樣的折磨,倒在海水裏死了。

  接著,隋煬帝又命令河南、淮南、江南各地督造五萬輛大車,送到高陽,給兵士運輸衣甲、帳幕;又征發江、淮以南民伕和船隻把黎陽(今河南浚縣東南)和洛口倉的糧食運到涿郡。於是,無數的車輛,無數的船隻,不分白天黑夜,沿著陸路和運河源源不斷由南向北,形成一支滾滾洪流。幾十萬運輸物資的民俠,在半路上有不少累死餓死,沿路都是倒斃的屍體。由於民伕死亡太多,耕牛也被征用拉車,弄得田園荒蕪,民不聊生。

  人民沒法忍受下去了。要想活下去,隻有反抗。鄒平(今山東鄒平)人王薄,首先領導農民在長白山起義,他寫了一首《無向遼東浪死歌》(浪死就是白白送死的意思),號召大家反抗官府,歌中寫道:

  “……忽聞官軍至,提刀向前蕩。譬如遼東死,斬頭何所傷。”

  接著,在山東、河北廣大地區,接二連三地發生了農民起義,隋王朝的統治開始不穩了。

  努力提高領導素養

  毫無疑問,領導者的工作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而是在長期的實踐工作中不斷積累、不斷修養鍛煉而成的。諸葛亮讀書與當時大多數人不一樣,不是拘泥於一章一句,而是觀其大略,並喜歡吟誦《梁父吟》這首古歌謠。通過潛心鑽研,他不但熟知天文地理,而且精通戰術兵法,並十分注意觀察和分析當時的社會,積累了豐富的治國用兵的知識。

  仔細研究就會發現,諸葛亮的思想體係是一種綜合體,以儒為主,又兼容了法家、道家、兵家和黃老的某些成分,並根據時代和客觀形勢的需要,適當取舍改造加工並升華,從而形成自己的思想體係。他吸收了儒法等家的進步思想,形成了自己的理政方略,共分為如下四條:

  1.革除弊政,刷新政治。他針對時弊,排除幹擾,雷厲風行地整頓吏治,以法治蜀並舉賢任能,一掃東漢末年官吏貪殘昏庸、浮華腐敗之風,使得國家吏治清明。

  2.閉關息民,富國安家。他提出了“務農植穀,閉關息民”的政策。通過實施一係列有效措施,使蜀漢社會、經濟,尤其是農業生產很快繁榮起來,為六出祁山奠定了物質基礎。

  3.西和諸戎,南撫夷越。

  4.忠貞謀國,克己奉公。諸葛亮公忠體國的思想和高尚情操,帶動了蜀漢不少官吏在不同程度上做到了忠於職守,廉潔奉公,生活節儉。這不但鞏固了當時的蜀漢政權,而且在當代也有很好的表率作用。

  在諸葛亮身上我們看到作為一個領導者必須提高自己的思想能力及素質修養,而下麵所提到的五種能力修養則是領導者應必備的基本素質,需要我們不斷學習加以提高:

  1.預見能力的修養

  預見能力是根據現有的實際以及事物發展的趨勢,預先料到將來的一種能力。革命領袖人物之所以能夠成功地幹出一番偉大的事業,同他們有預知事態發展的趨向,推知事物發展的進程,指明未來鬥爭方向,提出實現未來理想的任務和道路這個高明的預見能力是分不開的。

  中國近現代革命的領軍人在大革命失敗以後,當有些人置疑“紅旗到底打得多久”,處於悲觀失望的情勢下,就英明地預見到“中國革命高潮快要到來”,並形容為它是站在海岸遙望海中已經看得見桅杆尖頭了的一隻航船,它是立於高山之巔遠看東方已見光芒四射噴薄欲出的一輪朝日,它是躁動於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個嬰兒。得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著名結論,提出了農村包圍城市的正確道路,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信心,取得了革命鬥爭的勝利。可見領導者如果對情況知道得早一點,對事物看得遠一點,對問題想得深一點,就可以提出正確的方法,采取相應的措施,打好主動仗。

  但任何高明的預見,都不是憑空臆測,而是以自己的豐富知識和實踐經驗為基礎,以對客觀情況的正確判斷為條件。而正確的判斷又來源於正確的觀察。所以,領導者又必須具有洞察秋毫的觀察能力。

  2.觀察能力的修養

  “相信眼睛比相信耳朵要強”,這是人們在生活中對觀察問題的重要性的認識所作的一般表述和最樸素的結論。要想獲得第一手材料,切實搞清情況,做到了如指掌,使思想工作有的放矢、對症下藥,就必須具有觀察能力。凡是有過卓越貢獻的人,大都在觀察事物時,善於探幽索微,捕捉特點,觸類聯想,發現規律。觀察能力強的人,一般有四個特點,即勤於觀察、細心觀察、及時觀察和精確觀察。

  所謂勤於觀察,就是事事留心,時時注意,處處發現。勤於觀察還意味著不畏勞苦,做到勤走、勤看、勤想、勤問、勤聽、勤記。我國明代傑出的地理學者徐霞客,在長期的野外觀察中,不但飽嚐風餐露宿之苦,而且經曆了被盜、絕糧、重病、墜潭等種種厄運。但所有這些都沒有動搖他對祖國“一山一水亦必尋其源而探其脈”的誌向。觀察需要吃苦,苦中自然有樂。領導者要學習前人這種勤於觀察、不畏勞苦的精神,不能整天在辦公室聽匯報、打電話,要邁開雙腿,深入實際中去親自調查、親自看、親自記,才能真正掌握第一手材料。

  3.分析能力的修養

  分析就是將觀察到的感性材料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揭示事物的本質。事物的本質就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規律。它常常被事物的表麵現象掩蓋著,人們看不見,摸不著,聽不到。經過分析,就可以透過現象看到本質,從偶然中看到必然,把握事物的發展規律。

  要分析,就要善於綜合、比較,從而看到事物的區別,把握事物的性質。

  有毛病的人是最容易出現反複的。當你對他進行幫助教育時,他可以為自已的不良習慣而感到後悔。但是,事後遇到某種刺激,控製不住,又會和別人吵起來。在出現這種反複的情況下,有些幹部就認為,“自己的工作白做了,出窯的磚定型了”,失去了做工作的信心。如果我們進行綜合、比較、分析,就可以發現許多細節上的性質不同。一是動機不同,前一次,他可能是故意找茬,找別扭,無理取鬧,強詞奪理,同領導鬧對立,故意使人難堪;後一次,則可能是因為真理在手,得理不饒人,顯示自己正確。二是原因不同,前一次,可能是為了個人利益,計較小處;後一次,則可能是為了工作,堅持原則,主持正義,製止別人的錯誤行為而發生了爭吵。三是程度不同,前一次,可能是出口傷人,破口大罵,甚至動手打人;後一次,則可能是語氣緩和,一般的爭吵。

  透徹的分析,既要以掌握的材料事實為根據,又要以自己積累的知識經驗為借鑒,更要有一定的是非標準。否則,即使有了分析,也達不到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目的。因此,領導者又必須具有準確的辨別能力。

  4.辨別能力的修養

  辨別能力,就是要正確地區分事物的是與非、正與誤、真與假、善與惡、香與臭、美與醜等界限。領導者隻有加強這種辨別能力的修養,才能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懂得應該提倡什麽、反對什麽,發揚什麽、拋棄什麽,吸收什麽、批判什麽。

  在現實生活中,分辨是非是很複雜的。既有大是大非,又有小是小非;既有政治上的是非,又有生活上的是非。在社會政治生活中,除了政治上的大是大非外,還有倫理道德、學術理論、組織紀律、文學藝術等方麵的是非問題。領導者要提高自己的辨別能力,就要注意掌握分辨是非的標準。

  一般地說,是非標準掌握得好,分辨是非的能力就強,是非標準掌握得不好,分辨是非的能力就差。

  提高辨別能力的基本要求,是要掌握是非的標準,而真正掌握是非標準,就必須對是非標準有深刻的領會和理解,吃透其精神實質。這樣,在辨別各種問題時,才能融會貫通,運用自如。這就要求領導者還必須具有深刻的理解能力。

  5.理解能力的修養

  領導者如果自己沒有把道理搞明白,一知半解,在工作中,就會出現講理不在理或以勢壓人的現象。

  一位領導幹部在給新調入機關的幹部講課時,針對某些幹部反映“家裏沒有房子住,請組織上協同地方幫助解決”這一問題,就講了下麵一段不在理的話:“現在有些幹部反映家裏沒有房子住,要求組織上幫助解決,工作也不安心。我就不信,在我們這樣的社會主義國家裏,沒有你家的房子住?!”靠講這樣的歪道理和以勢壓人的做法,是很難令人信服的。

  現在的人們文化水平普遍得到提高、知識麵較寬,服理不服人,常常會提出許多尖銳的社會問題,要求領導者從理論上作出正確回答。這更需要領導者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不僅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要有完整、準確的理解,吃透精神實質,做到融會貫通,運用自如,而且對其他社會科學,包括心理學和方法論都要有一定程度的造詣。這樣,在解決和回答各種問題時,才能防止出現生拉硬扯、牽強附會的現象。

  
更多

編輯推薦

1一分鍾心理控製術
2贏利型股民、基民必備全書
3人人都愛心理學:最妙...
4看圖炒股
5一看就懂的股市賺錢圖形
6基金投資最常遇到的1...
7買基金、炒股票就這幾招
8明明白白買基金、炒股票
9新手上路 實戰股市
10少年不知愁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少年不知苦

    作者:王慧豔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內容:初三開學的第一天,同學們就想不管不顧地大哭上一場,其中不乏幾個脆弱的女生已經泣涕漣漣,打濕了一張又一張麵巾紙。“陳大班,你說話呀!沒人讓你做啞巴。”牛天梓瞪著牛眼,生氣地衝班長陳遠嚷著...

  • 新手上路炒股票

    作者:薛義明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書中自有黃金屋,教你如何成為股票市場叱吒風雲的成功者,如何成為一個輸少贏多的投資人,如何成為能立足股市的成功者。

  • 新手上路炒基金

    作者:林和文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重點介紹基金的基礎知識及品種,常用的技術分析方法及投資技巧,分析了基金投資案例等。

  • 凱達之魂:記一個民營企業家的人生和事業

    作者:馮萌獻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記述了張文遠從一個隻有中學文化程度的中學生,從一個生產隊的記工員開始,成長為民營企業家的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