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至,軍於渭水南。司馬懿引軍渡渭,背水為壘拒之,謂諸將曰:“亮若出武功,依山而東,誠為可憂;若西上五丈原,諸將無事矣。”亮果屯五丈原。雍州刺史郭淮言於懿曰:“亮必爭北原,宜先據之。”議者多謂不然,淮曰:“若亮跨渭登原,連兵北山。隔絕隴道,搖蕩民夷,此非國之利也。”懿乃使淮屯北原。塹壘未成,漢兵大至,淮逆擊卻之。
司馬懿與諸葛亮相守百餘日,亮數挑戰,懿不出。亮乃遺懿巾幗婦人之服;懿怒,上表請戰,帝使衛尉辛毗杖節為軍師以製之。護軍薑維謂亮曰:“辛佐治杖節而到,賊不複出矣。”亮曰:“彼本無戰情,所以固請戰者,以示武於其眾耳。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苟能製吾,豈千裏而請戰邪!”
亮病篤,漢使尚書仆射李福省侍,因諮以國家大計。福至,與亮語已,別去,數日還。亮曰:“孤知君還意,近日言語諮彌日,有所不盡,更來求決耳。公所問者,公琰其宜也。”福謝:“前實失不諮請,如公百年後,誰可任大事者,故輒還耳。乞複請蔣琬之後,誰可任者?”亮曰:“文偉可以繼之。”又問其次,亮不答。是月,亮卒於軍中。長史楊儀整軍而出。百姓奔告司馬懿,懿追之。薑維令儀反旗鳴鼓,若將向懿者,懿斂軍退,不敢逼。於是儀結陳而去,入穀然後發喪。
諸葛亮平定南中地區,穩固後方,他依法治國,勵精圖治,努力積蓄力量,準備實現劉備恢複漢室山河的宏願。從公元228年開始,他四出祁山,但每次都無功而返。到了公元231年,諸葛亮第五次出祁山,圍困曹魏將軍賈嗣、魏平等人的部隊,攻打天水。魏明帝曹壑聽說後,就派大將軍司馬懿率領車騎將軍張郃、後將軍費曜、征蜀護軍戴陵、雍州刺史郭淮等人討伐諸葛亮。
張郃勸司馬懿分出一部分軍隊駐紮在雍縣、郡縣,作為後軍。司馬懿說:“要是前軍能獨自抵擋敵人,將軍的話是對的。要是抵擋不了,軍隊卻又分為前後兩部分,這就是當年西楚的三軍之所以被黥布擒獲的原因。”他沒有采納張郃的意見。
諸葛亮聽說魏軍將到,就親自指揮漢軍收割上邦的麥子。各將領都很害怕,司馬懿說:“諸葛亮顧慮多,決斷少,他必定安營自固,然後才動手割麥。我們能爭取到兩天的時間,隻要行動快點,足夠了。”於是,魏軍晝夜兼程,輕裝前進。諸葛亮聞訊,連忙退兵。司馬懿高興地說:“我們日夜兼程,十分疲勞,精通兵法的人是不會放過這樣的軍隊的。諸葛亮卻不敢占據渭河,這就好對付了。”
他率軍進駐漢陽,與諸葛亮對峙。接著,司馬懿派出部將引誘漢軍。雙方剛交戰,諸葛亮又指揮軍隊退卻。魏軍追擊到祁山,諸葛亮就屯兵鹵城,占據南北二山,並切斷水路,設立重圍。司馬懿隨後命令軍隊向漢軍發起攻擊,諸葛亮見狀連忙逃跑。魏軍則緊追不舍,一時間俘獲斬殺了數以萬計的漢軍。
見到漢軍潰敗,魏軍上下一片歡慶。這時軍師杜襲、督軍薛悌說來年麥熟季節,諸葛亮還會入侵,隴右缺糧,應當在冬天預先運糧過去。司馬懿笑著說:“諸葛亮兵出祁山,屢遭挫折,即使以後還出兵,肯定不再攻城,而是尋求野戰的機會。這樣,他肯定把目標放在隴東,而不在隴西。諸葛亮每次出兵都恨糧少,回去必然積蓄糧草。我估計,莊稼沒有三熟,他不會動兵。”
果然,到了第三年,諸葛亮又率領十幾萬大軍穿過斜穀,在郡縣的渭河南安營紮寨。曹壑連忙派征蜀護軍秦郎率步兵、騎兵兩萬,增援司馬懿。等眾將領兵會師後,司馬懿對將領們說:“諸葛亮要是膽大的話,必定會搶占武功,順著山勢向東進軍,這樣長安就要受到很大的軍事壓力。要是他西上五丈原的話,那麽各軍就安然無恙了。”
諸葛亮接受以前北伐糧草不濟的教訓,果然西進五丈原,由士兵開墾荒地,解決軍糧問題。接著,他想北渡渭河。司馬懿知道諸葛亮的意圖後,就派兵增援陽遂,加強那裏的防禦力量。援軍與諸葛亮在積石相遇,他們逼近五丈原,與漢軍交戰。諸葛亮無法前進,隻好退守五丈原。
曹壑認為諸葛亮遠道而來,必定想速戰速決,就命令司馬懿堅守陣地,靜待其變。諸葛亮多次挑戰,司馬懿就是不理睬。諸葛亮派人送來婦女的服飾,羞辱司馬懿。司馬懿大怒,上書朝廷,請求出戰。曹壑不同意,並派使節來製止魏軍出兵。
不久,諸葛亮派使者來。司馬懿有意不提軍事,反而問起諸葛亮的起居情況。他說:“諸葛公起居如何?”
使者說:“丞相每天都起早貪黑地忙碌。”
司馬懿問:“諸葛亮一天吃多少米?”
使者回答說:“丞相飯量不大,一天隻吃三四升。”
司馬懿又問:“他什麽事都親自過問?”
使者回答說:“凡二十杖以上的責罰都要丞相親自審批。”
使者走後,司馬懿對別人歎息道:“諸葛孔明這樣食少事雜,怎能久在人世?”
後主劉禪得到諸葛亮生病的消息,趕快派大臣李福到五丈原來慰問。李福跟諸葛亮談了一些軍國大事,就走了。
過了幾天,李福返了回來。他看到諸葛亮病勢轉重,哭了起來。諸葛亮睜開眼睛,對李福說:“我懂得您回來想問些什麽。您所要問的人,我看就是蔣琬吧。”
李福說:“丞相說的是。皇上正要我問丞相,萬一身子不好,由誰來繼任您的工作;那麽請問蔣琬之後,誰可以繼任呢?”
諸葛亮說:“可以由費諱接替。”
李福還想再問下去,諸葛亮閉上眼睛不回答了。公元234年8月,這個年紀才54歲的蜀漢丞相終因勞累成疾,病死在軍營裏。
按照諸葛亮生前的囑咐,蜀軍將領沒有把他去世的消息透露出去。他們把屍體裹著放在車裏,布置各路人馬有秩序地撤退。
司馬懿得告消息,立即出兵追擊。蜀將薑維見形勢危急,按著諸葛亮生前的吩咐讓楊儀掉轉旗幟,鳴響戰鼓,擺出要進攻魏軍的樣子。司馬懿見狀,怕諸葛亮詐死,也不進逼。
過了一天,魏軍來到漢軍原先的營壘查看虛實,得到大批的地圖、書籍和糧草。司馬懿這才意識到諸葛亮已經死了,他讚歎地說:“真是天下奇才!”有部將認為諸葛亮不一定死了。司馬懿則說:“軍事家所看重的軍書密計、兵馬糧草都拋棄了,就像人扔掉五髒一樣,還能活嗎?應當馬上追擊!”
這時漢軍離開五丈原已久,雖然魏軍急馳追趕,還是沒有追上漢軍。後來,當地百姓為此編了一個諺語:“死諸葛嚇走活仲達。”司馬懿聽到後也不生氣,隻是笑著說:“我能算計他活著時候的事,卻無法算計他死後的事。”
構建你的領導特質
單純的管理再也不管用了。因為世界變化太快,越來越不可捉摸,絕非是這種死板的方式足以應付的。現在需要的遠比過去的管理方式要複雜得多。而那就是領導力。
弗雷德·威朋是紐約大都會棒球隊的老板。一天下午,威朋先生帶領著一群孩子去參觀席亞棒球場。他帶他們站到本壘後麵,又帶他們參觀隊員休息區,接著大家穿過貴賓通道進人俱樂部,最後,他又把他們帶到投手練習區。
然而,有一位穿製服的門衛在練習區門口,攔住了他們。
守衛顯然不認得威朋,他說:“這裏不對大眾開放,很抱歉,你們不能進去。”
威朋先生大可顯示他的權威,訓斥那個可憐的守衛有眼不識泰山;當然,他更可以立即亮出自己的高層識別證,讓那些小孩子見識他的分量。
但威朋卻沒有這樣做。他隻是帶著孩子們繞到棒球場的另一頭,從另一邊的門進去了。
他為什麽這麽做呢?隻因為他不想令那位警衛難堪。守衛是在盡他的職責。就在當天下午稍晚一點,威朋甚至親筆寫下張便條,感謝那位守衛的盡忠職守。
如果威朋當時就大發雷霆,斥責守衛,一定會令這位守衛心懷怨恨,最後勢必影響他的工作表現。威朋的做法是合理的,因為守衛得到了讚賞一定很開心,以後會工作得更努力。而且下次任何時候再遇到威朋,他一定會認得威朋先生。
弗雷德·威朋絕非因為自己巨大的財富而成為領導人,他是一位真正的領導人,因為他擅長與人良性的互動。
人們過去對領導的意義從未曾真正深思過。老板就是老板,他主宰一切。就是這樣,毫無商量餘地。
我們曾聽說“經管良好的公司”,可沒聽過“領導良好的公司”,而且那多半指的是一種軍事化的管理。命令,清一色是由上級層層傳到底層。
還記得以前的漫畫《布朗黛》嗎?她先生大梧隻要一聽到老板吼道:“笨蛋!”就立刻像乞憐的小狗一樣衝進他的辦公室。事實上,當時真的有許多公司就是這樣管理的。如果有任何一家公司不是軍事化管理的話,那它根本談不上任何管理。當時的公司憑借市場上的一些優勢就這樣因循了好幾年,也沒有碰上什麽挑戰。上頭的人還是那句老話:“又沒出問題,幹嗎要改變一切?”
坐在辦公室裏的管理階層,盡他們所知道的去管理。人們也隻指望他們做一件事,就是“管”。或許他們曾經把組織運作的方向向左右調整了幾度——通常他們隻處理明顯的問題,而這就算是完成工作了。
以當時那樣簡單的市場環境,這種所謂的管理倒也沒有發生問題。當然談不上有什麽遠景或理想,不過,在一成不變的日子裏,也還算說得過去。
然而不幸的是,單純的管理再也不管用了。因為世界變化太快,越來越不可捉摸,絕非是這種死板的方式足以應付的。現在需要的遠比過去的管理方式要複雜得多。而那就是領導力。領導力是幫助他人完成他能力所及的事,描繪出未來的遠景,鼓勵、教導他人,並能建立與維持成功的人際關係。
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約翰·奎什說道:“在過去商業環境相當穩定的時代,單憑管理能力就可以應付一切了。可是,當商業環境如此多變,每個人所需要的應變能力遠超過想像。這個時代需要的是領導能力,而非僅是管理能力。”
半導體製造商的領導者SGS湯普生微電子公司負責人力資源的副總經理比爾·馬爾希拉表示:“變動已然發生,我對於各部門的準備狀況卻一無所知。‘經理’這樣的職務大概保留不了多久,‘領導’的觀念也有重新界定的必要。所有的公司都無一幸免必須經過這次陣痛。許多公司在為提高產量勉力緊縮的當兒,都深切體會到協調的能力是非常之重要的。良好的溝通、人際關係的能力、現場指導、身體力行、組成團體——實在需要更優秀的領導人。”
“你再也不能發號施令,你必須運用影響力,而影響力靠的是真正的人際關係能力。”
許多人對於“領導力”的認知相當受局限。當提到“領導人”時,別人想到的不是將軍、總統、首相,就是董事長。當然,高居這些重要職位的人不能避免領導,而他們在領導力的發揮上也互見高下。可是,事實是領導能力既不是始於高位,更不是終於高位。在我們常人的生活與工作中,領導能力不但同樣重要,甚至可以說是更為重要的。
組織一個工作小組、讓公司的後勤員工工作得更帶勁或是保持家中快樂的氣氛,這些無疑都是發揮領導能力的戰場。而領導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雖然它並非難事。所幸我們每個人也都有成為日常領導人的潛能。
任何跟他人有接觸的人都有很好的理由學習如何領導。他可能是小組召集人、中層主管、會計主任、顧客服務人員、收發室人員等等,都毫無分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