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連環計王允殺董卓

  初,王允以同郡宋翼為左馮翅,王宏為右扶風,等欲殺允,恐二郡為患,乃先征翼、宏。寵遣使謂翼曰:“郭汜、李以我二人在外,故未危王公,今日就徵,明日俱族,計將安出?”翼曰:“雖禍福難量,然王命,所不得避也!”宏曰:“關東義兵鼎沸,欲誅董卓,今卓已死,其黨與易製耳。若舉兵共討等,與山東相應,此轉禍為福之計也。”翼不從,宏不能獨立,遂俱就征。甲子,收允及翼、宏,並殺之;允妻子皆死。宏臨命詬曰:“宋翼堅儒,不足議大計!”屍王允於市,莫敢收者,故吏平陵令京兆趙戩棄官收而葬之。始,允自專討卓之勞,士孫瑞歸功不侯,故得免於難。

  董卓倒行逆施,激起極大的民憤,朝中大臣,對他也憤恨於心,都暗中想除掉這個禍害。大司徒王允就是其中的一個。

  殺掉董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董卓權大勢大,出入都有士兵保護,想要除掉他,非用計不行,否則稍有不慎就會落得滿門抄斬的下場。

  大司徒王允日夜尋思著除掉董卓的辦法,終於和義女貂蟬想出了一條“美女連環計”。

  董卓手下有一員大將叫呂布,勇猛善戰,無人能敵,深得董卓重用,經常隨董卓出入。王允深知,要除掉董卓,先要拉攏他身邊的呂布,使他二人不和,才便於下手。於是便經常把呂布請到家裏來,一起飲酒聊天,把府內的珍奇寶物贈送給他,使呂布十分感激。

  一天,王允把一頂鑲嵌著明珠的金冠,派人秘密送給呂布。呂布得到這頂金冠,受寵若驚,便親自到王允府中致謝。王允利用這個機會,一麵故意奉承呂布,一麵設宴款待,並讓聰明美麗的貂蟬給呂布斟酒。這貂蟬,天姿國色,舉手投足讓呂布看得都發呆了。

  王允看到這種情況便對呂布說:“將軍,我把你當做至親好友,才讓貂蟬與您相見。如果將軍不嫌棄,我想將貂蟬許配給您,不知您同意嗎?”呂布早已動心,一聽這話,心花怒放,忙起身拜謝,王允說:“我就選個好日子,把貂蟬送到將軍府中。”呂布喜形於色,連連看著貂蟬,貂蟬也故做高興狀,把含情脈脈的目光投向呂布。王允又說:“我本來想留將軍在我這裏過夜,恐怕董太師會疑心的。”呂布隻好起身告辭。

  過了幾天,王允又把董卓請到府中。王允早就看出董卓有想當皇帝的野心,便故意對董卓說:“我從小善於觀天象,漢朝的氣數已盡,太師您若是像舜接替堯、禹繼承舜一樣,將是順應天意,合乎民心。”董卓聽了眉開眼笑,當場表示當了皇帝後重用王允。王允也不推辭,隨即便令貂蟬給董卓唱歌跳舞。董卓一看到貂蟬,眼睛都直了。雖說自己府中有數百美女,但沒有一個比得上貂蟬的。王允心中暗笑,表麵上卻很恭敬地對董卓說:“我想把她送給太師,不知您肯收下嗎?”董卓非常高興,立即起身帶著貂蟬回到太師府。

  貂蟬進太師府的消息很快傳到呂布耳裏,他氣急敗壞,立刻找到王允,大聲責罵。王允急忙解釋說:“昨天太師在朝堂中對我說:‘聽說你有一個女兒叫貂蟬,已經許配給呂布,能否讓我見見。’我隻好答應。今日太師來到我家裏,見到貂蟬後,說今日就是好日子,要立即接回府中與您成婚,將軍還是趕快回府準備成親吧!”呂布聽後,怒氣全沒了,急忙回府等候。

  呂布回府後,等了一夜,也沒見動靜。第二天一早,就趕快到相府後堂打聽,侍女說:“太師娶了一位新人,現在還沒起床呢?”呂布氣極了,偷偷走到董卓臥室的後窗,正巧見到貂蟬剛剛起床,正在梳頭。貂蟬也看到呂布了,故意緊鎖雙眉,不斷地用手帕擦淚。呂布看了好半天,也沒辦法接近貂蟬。直等到董卓吃早飯時,他來到董卓身邊當護衛,才接近到貂蟬,貂蟬也多情地看著他,還不時地用手指著心。董卓無意中發現呂布的神情不對,便起了疑心,把呂布打發走了。

  從這以後,呂布一個多月也見不到貂蟬,心裏急壞了。正巧,董卓生了病,呂布借請安的機會直人董卓臥室。董卓睡著了,貂蟬靜靜地坐在床後。見呂布進來,用手指指自己的心又指指董卓,竟流下淚來,呂布見後,又氣又心疼。這時董卓忽然醒來,見呂布和貂蟬的樣子,頓時發怒,立刻叫衛士把呂布趕出去,並命令說:“今後不準讓呂布進入內室。”

  從此,呂布很難再見到貂蟬了,但他並不甘心,貂蟬的美色已使他神魂顛倒,他時刻尋找著接近貂蟬的辦法。一次,在皇宮裏,呂布見董卓和皇帝談得正熱乎,就偷偷溜出來,趕回相府找到貂蟬,貂蟬說:“這裏不是說話的地方,你快到後園中的鳳儀亭等我。”呂布在亭邊等了半天,才見貂蟬從花叢中間走出來,那神態真像是下凡的仙女。呂布一把抱住貂蟬說:“我這輩子要是不娶了你,就不算是英雄。”貂蟬也說:“我現在是度日如年,希望您可憐我的處境,早些救我!”呂布說:“我是偷空跑回來看你的,董卓那老賊可能會起疑心,我得趕緊回去。”貂蟬甩開呂布的手,生氣地說:“我很早就聽說您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想不到竟這樣怕那老賊,我恐怕沒有出頭之日了。”呂布聽了這話,滿麵羞愧,急忙道歉,回身摟住貂蟬。

  董卓在宮中和皇帝說話,忽然發現呂布走了,立刻起了疑心,急忙回府,果然見呂布和貂蟬正在鳳儀亭一起交談;他怒火中燒,大喝一聲,衝上前去,搶過呂布的畫戟,就往呂布身上刺去。呂布嚇得慌忙逃跑,董卓見追不上,就使勁把戟扔向呂布,險些要了呂布的性命。

  貂蟬見董卓回來,哭得像個淚人一樣。對董卓說:“剛才,我來到鳳儀亭看花,不想呂布突然從後麵把我抱住。我想喊,他便說要把我扔進池裏淹死。幸虧太師及時趕回救了我的性命。”董卓聽了,恨不得一刀把呂布殺了,隻是因為呂布是大將,還需要他為自己出力,隻好強咽下這口惡氣,隻命令士兵將貂蟬嚴加看管起來,不準見任何人。

  這一切情況都讓王允知道了,其實也正是他和貂蟬精心安排的離間計。王允便找到呂布,請他來到自己家中,說:“貂蟬一心想和將軍結為夫妻,無奈董卓從中作梗,才使將軍落得如此下場。”呂布氣得直跺腳。王允又說:“將軍跟隨董卓,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卻想不到董卓為了不讓你和貂蟬在一起,竟然狠下心來想將你殺死。這樣下去,恐怕將軍會有不測。”就這樣,王允連激帶勸,說得呂布咬牙切齒,表示與董卓誓不兩立。王允見時機已到,便把皇帝命令殺董卓的秘密詔書給呂布看,說:“董卓老賊,施弄淫威,罪該萬死。將軍若能棄暗投明,殺死老賊,必然得到皇帝重用,又可和貂蟬永遠在一起。”呂布當即表示同意,便和王允定下了殺董卓的計劃。

  初平三年(192年)四月的一天,獻帝病後初愈。朝官按例前往未央殿祝賀。董卓在侍衛的前呼後擁下也來上朝。呂布命令自己的心腹將領帶十多個偽裝的士兵守候在皇宮北掖門內,作為內應。呂布則緊緊跟隨董卓。董卓到了宮門,馬突然受驚不走。董卓有些害怕,就想返回太師府。在呂布的催促下,才勉強進了宮門。李肅等人早已做好準備,他衝上前去,一戟刺向董卓,但沒刺中要害,董卓大驚,喊道:“呂布在哪裏,快來保護老父!呂布應聲道:“有皇帝詔書討殺董卓。”董卓到這時才明白過來,怒罵:“狗奴才,你敢對我怎麽樣?”呂布拿起畫戟便把董卓殺死了。

  董卓死後,萬民歡呼。他那肥大的屍首被扔到大街上示眾。百姓們氣恨得又敲他的腦袋,又踩他的屍體,發泄心中的仇恨,看的士兵將他肚臍引火點著當燈,肥膏流了一地,燃了幾天才滅。呂布殺了董卓後便立即趕回太師府,先奪取了貂蟬,又殺死了董卓的家屬。

  董卓死後,他的部將李催、郭汜攻殺入長安,王允被害,呂布出逃,全國陷入一片戰亂中。這時,東漢王朝的統治已名存實亡,天下分崩離析,各割據勢力為爭奪地盤,相互之間展開了攻殺吞並,最終逐漸形成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麵。但王允連環計殺死董卓,還是為民除去一害。

  為人處世要亦動亦靜

  一個好動的人,既像烏雲下的閃電,霎時之間就消失的無影無蹤,又像一盞在風中的燈,搖擺不定,忽明忽暗。一個好靜的人,就像已經熄滅了的灰燼,已經喪失生機的樹木。所以說過分的變化和過分的沉靜,都不是合乎理想的人生觀,隻有緩緩浮動的雲彩和平靜的水麵,才能出現鷂鷹飛翔和魚兒跳躍的景象,用這兩種心態來觀察萬物,才算是理想的境界,也才是為人行事都能符合“中”道的人。

  由於現代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競爭的日益激烈,有許多人都向往陶淵明那種“種豆南山下”“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的境界和“閑雲野鶴”無拘無束的生活,這當然是現代人在當下躁動的環境中,心靈上渴求寧靜的願望,甚至可以說是奢望。現代人被“名”“利”絆住了手腳,絆住了思想和靈魂,那種心靈和身體上的寧靜卻隨之漸行漸遠。

  有一個成功人士說,我現在幾乎沒有一個節假日,沒有休息的時間。半夜兩點鍾回家是最正常的時間。睡不到幾個小時,眼睛又得睜開,爬起來又得去上班了。因此我有一段時間,咳嗽的特別厲害,幾乎說不出話了。一天半夜咳出一口熱乎乎的東西,後來一看,是血。人家說的那句話我特別相信:現在我是拿命換錢,將來我是拿錢換命。

  還有一位女經理是這樣說她的一天的:早上六點鍾隨著鬧鈴鍾響,我就起身刷牙洗臉,同時把丈夫和孩子叫醒,然後做早飯。七點鍾,丈夫送孩子上學校,自己化好妝便去趕公交車。

  從家到公司,中途要轉兩站車,要折騰幾十分鍾才能到地方。在辦公室剛剛坐下來,客戶的電話便不停地打進來,接電話,打電話,處理文稿和定單,直到公司送來盒飯,才知道已經是中午了。

  草草地吃完飯,就感覺眼睛發脹,脖子發酸,剛想躺下睡一會兒,一看手表,公司的例會又要開始了。原本想早點下班回家,給兒子燒一頓好吃的紅燒肉,可是老總突然打來電話,說來了客戶,要安排吃晚飯,隻好打電話說不回家吃飯了。

  晚上吃飯、喝酒,再談業務,快到十一點,才身心疲憊地趕到家。看到家中有點淩亂,又要趕緊收拾一下,快到一點的時候才能上床休息。再過五個小時又將是今天的重複……

  其實,不管動與靜,做事都不可極端,走極端無疑是有壞處的。動與靜是相對應的兩種狀態和行為,是人生修養中屬於極端的兩種狀態和行為。

  任何人都有動的時候,也有靜的時候,但隻有動靜得宜才是合乎“中庸之道”的,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勞逸結合”,動中有靜,靜中有動,亦動亦靜才不失人生的節度。

  這樣,即使在一個寂滅壓抑的世界中,仍會鼓足勇氣,重新開始;即使處在驚濤駭浪的混亂時代,也能平複心境,適應環境尋求生存之道。

  所以,處亂不驚,寧靜思遠,超然物外,把一切平淡與忙亂都控製在“中”道,那就是“道”之心體了。

  生活、工作、學習,無疑都是人們在透支自己的精神和身體,所以有人就提出了“勞逸結合”的辦法來緩解“動”與“靜”之間的矛盾,這是正確的。

  但是能夠真正做到的人卻很少,因為生活負擔重,因為心浮氣躁、急功近利,因為欲望太濃等等,他們被生活、欲望拖得“奄奄一息”,於是有人就渴望追求自以為不可得的“寧靜”。其實“動”中取“靜”,“靜”中有“動”並非可欲不可求的。

  陳毅元帥擔任國務院副總理兼外交部長的時候,公務繁忙,但他很會“鬧中取靜”,用吟詩作賦、琴棋書畫來培養和鍛煉他的“靜”功。其中有一首小詩叫《一閑》:“誌士嗟日忙”,這是他在“動”中為求得一份“靜”的感悟。

  “動”不是盲目的、偏激的躁動,而是“適時”而動,在某一個時間段,在某一個精神狀態下為了達到自己的目標所作出的所有努力;“靜”不是冷淡的、空虛的死寂,而是在“動”中求得精神和身體上的休憩,達到休養生息的目的,從而為進一步的追求做好充分的準備。所以,在為人處世中,隻有做到亦動亦靜、時動時靜,根據不同的情況做出相應的變化,“適中”“適當”而行,就不會“動”的時候流於盲目、偏激,“靜”的時候流於冷淡、空虛了。

  三 國 篇

  §§三 國 篇

  
更多

編輯推薦

1一分鍾心理控製術
2贏利型股民、基民必備全書
3人人都愛心理學:最妙...
4看圖炒股
5一看就懂的股市賺錢圖形
6基金投資最常遇到的1...
7買基金、炒股票就這幾招
8明明白白買基金、炒股票
9新手上路 實戰股市
10少年不知愁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少年不知苦

    作者:王慧豔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內容:初三開學的第一天,同學們就想不管不顧地大哭上一場,其中不乏幾個脆弱的女生已經泣涕漣漣,打濕了一張又一張麵巾紙。“陳大班,你說話呀!沒人讓你做啞巴。”牛天梓瞪著牛眼,生氣地衝班長陳遠嚷著...

  • 新手上路炒股票

    作者:薛義明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書中自有黃金屋,教你如何成為股票市場叱吒風雲的成功者,如何成為一個輸少贏多的投資人,如何成為能立足股市的成功者。

  • 新手上路炒基金

    作者:林和文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重點介紹基金的基礎知識及品種,常用的技術分析方法及投資技巧,分析了基金投資案例等。

  • 凱達之魂:記一個民營企業家的人生和事業

    作者:馮萌獻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記述了張文遠從一個隻有中學文化程度的中學生,從一個生產隊的記工員開始,成長為民營企業家的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