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班超投筆從戎

  超為人有大誌,不修細節。然內孝謹,居家常執勤苦,不恥勞辱。有口辯,而涉獵書傳。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詣校書郎,超與母隨至洛陽。家貧,常為官傭書以供養。久勞苦,嚐輟業投筆歎曰:“大丈夫無它誌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研間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壯士誌哉!”

  唐代詩人楊炯抱著建功立業的想法,寫下了“寧為百夫長,不做一書生”的豪邁詩句,激勵自己拿起刀槍,征服西北邊塞的敵人。其實,早在東漢,就有這樣一位投筆從戎的書生,為平定西域,保證中原的穩定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就是班超。

  班超字仲升,是東漢著名曆史學家班固的弟弟,他父親班彪、妹妹班昭也是那時有名的史學家,和班固一起完成了《漢書》的創作。出生在這樣一個書香世家,班超卻表現出與他們不同的誌趣。他身材高大,儀表堂堂,為人不拘小節,而且非常能吃苦耐勞。他雖然飽覽群書,但並不滿足於書本知識的獲得,總是想把所學的東西用來建功立業。

  當班固在家鄉接受父親的遺命續修《漢書》時,有人上書漢明帝,誣告班固私自修改國史,毀滂朝政。明帝下令逮捕班固,把他關進了監獄。班超馬上趕到洛陽,求見明帝,說明情況後,請求代兄坐牢。明帝了解了真相,又為班超的一片誠心而感動,不僅釋放了班固,還委任班超為蘭台令史。蘭台令史官職很低,也沒有什麽實權,隻是負責抄寫文書而已。在這種情況下,班超不僅感到有誌難伸,而且還覺得非常無聊。

  就在班超抄寫文書期間,匈奴在東漢邊境燒殺搶掠,給邊境上的人民生活帶來巨大的災難;聽到這種情形,正在抄寫文書的班超把筆往地上一扔,氣憤地拍著案台,大聲感慨說:“大丈夫沒有其他抱負,隻願像傅介子、張騫那樣立功邊地,封侯歸鄉,怎麽能在紙筆中消磨一生!”傅介子和張騫都是因出使西域立下大功而被封侯的人,是西漢赫赫有名的大臣。這樣大的誌願對一個隻是抄寫文書的人來說,未免太不切實際了,因此班超遭到同事的取笑,說他在做夢。然而,班超憑著自己的才幹和努力的爭取,終於在31歲時,得到了一個假司馬的軍職,跟隨大將軍竇固出擊匈奴,並立下大功,載譽歸來。明帝和竇固都看到了班超的軍事才能,因而在當年,明帝就派遣了班超和郭恂率領36人出使西域。班超終於有機會可以實現多年的願望了。

  在出使西域的過程中,班超以他高超的外交手段和智勇雙全的政治才能,先後招附了鄯善、於闐,並幫助疏勒人趕走了龜茲,使他們擺脫了被龜茲控製的命運。在短短一年內,班超就繼張騫之後再次打通了漢朝通往西域各國的道路,使漢朝與西域南麵諸國的聯係也有所加強。後來,竇固、耿秉又出兵降服了不肯歸附的車師國,東漢王朝得以重新設置西域都護,並派兵駐紮在那裏,防禦匈奴的侵擾。

  班超幫助疏勒人立了自己的王,有了獨立的政權,在當地以少量的士兵,打退了龜茲一次次的進攻。可是畢竟危險重重,剛登位的漢章帝擔心班超孤立無援,便下詔讓他回朝。誰知消息一傳出,疏勒都尉因為擔心疏勒又將被龜茲滅亡而拔刀自殺,希望以自己的死來挽留班超;全國上下也一片恐慌。一些手下不顧往日的威嚴,大聲哭泣,抱住班超所騎的馬腿不肯放。看到這種情況,班超十分感動,更堅定了實現淩雲壯誌的信心:他一定要在有生之年,幫助東漢實現各民族的完全統一。於是他上書章帝,要求留下,章帝收回了詔令。班超這一呆就是30多年。

  經過多年奮戰,班超憑著卓越的軍事才能和一貫“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勇氣,先後征服了莎車、月氏,收降了龜茲和姑墨,誅殺了頑固抵抗的焉耆王和尉黎王,使西域50多個小國全部歸附東漢王朝,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重新得到鞏固。由於班超的非凡表現,他先被任命為西域都護,又於公元95年被封定遠侯,食邑千戶。

  班超在西域生活了31年,他不僅得到了朝廷的充分信任,西域各國對他也非常敬佩,他幾次想回歸中原,都被當地人死死挽留。直到公元100年,年近七旬的班超因年老多病思念故土才正式上書皇帝,要求東歸。公元102年八月,班超回到洛陽,被授為射聲校尉。可是,由於積勞成疾,他再也無法享受這些他早就應該享受的榮耀了。一個月後,班超病逝,享年71歲。

  班超以一介書生,在萬裏西域立下赫赫戰功,成就了封侯的雄偉誌願。他當年以傅介子、張騫為楷模,而今,他在曆史上創建的功績,絲毫不比前二人遜色。

  做事要考慮利害大小

  可欲與可惡、利與害,都是相互對立的關係。如果隻看到其中一麵就是“偏激”,所以要“兼陳萬物而中懸衡焉”,才能“眾異不得相蔽以亂其倫也”。所謂“兼陳萬物”,就要在為人做事的時候,要看到問題的每一個方麵,然後“兼權”“熟計”之,做出正確的判斷,從而不會被矛盾的表現所迷惑。荀子要求看到事物的正反兩麵,也就是符合“中庸”思想的不偏不倚的比較、鑒別的方法,都是符合辯證法的。

  一個人如果不能全麵地看問題,做人做事都隻能看到對自己有利的一麵而不考慮不到其中隱藏著的危險,那就會偏激、就會走上極端。大家都知道商鞅變法,它促成了秦國的強大,但是商鞅的手段過於殘酷,隻為了自己的利益,隻看到變法帶來的好處,而忽略了變法帶來的負麵影響,致使商鞅自己也喪命在自己製定的法令之下。

  明代的於謙因為對人太苛刻,做事好走極端,違背中庸思想行事而最終被奸人所害。現在看來,於謙的所作所為,無疑都是為正義、為人民的,但在當時的人際環境中,他不僅不被人理解,反而成為招致怨恨的主要因素。

  於謙的主要功業就在與明朝的兩次重大事件:土木之變和奪門之變。土木事變之後,讓於謙成為民族和國家的英雄,舉國上下一致擁戴;而奪門事變則讓他身敗名裂,命喪刑場。大家可能都會感到困惑,於謙一身正氣,為什麽那些之前與他同仇敵愾的人為什麽會倒戈相向呢?

  土木之變,使明英宗淪為瓦剌軍隊的階下囚,致使整座京城岌岌可危。就在這為難之際,掌管兵部的於謙挺身而出,排除外界各種幹擾,率領各方麵力量,頑強戰鬥,擊退了瓦剌軍。與此同時,他還同一班文武大臣擁立朱祁鈺稱帝,重新建立明朝政權。本來想要挾明朝的瓦剌部族首領見到這種情景,隻好被迫放回明英宗。

  從這裏看來,於謙不是功不可沒嗎?怎麽說他對人苛刻呢?接著往下看就明白了。當時明朝有一個文臣叫徐有貞,因為在瓦剌軍隊進攻京城的時候,率先提出“南遷”的主張而遭到於謙的嚴正駁斥,為此,徐有貞經常遭到別人的嘲笑,也因此一直得不到提拔。他多次請求於謙舉薦,希望謀取國子監祭酒一職。於謙也曾經在明景帝麵前提到過這件事,但是明景帝認為徐有貞在國家危急關頭要“南遷”,造成極壞的影響,就不同意提升他。而徐有貞並不知道其中緣故,反而懷疑是於謙從中作梗,影響了自己的前程,因而對於謙恨之入骨。

  而當時明朝還有一名武將叫石亨,掌管著京師駐軍的兵權,因為剛開始與瓦刺軍隊作戰遭敗而被貶。但是不久在於謙的保薦下,石亨又官複原職,並且在於謙的領導下,扭轉敗局,立下大功,石亨也因此被封為世侯。如此優厚的封賜使石亨受寵若驚,為了表達對於謙的知遇之恩,因此他向皇帝請求封賞於謙的兒子於冕。可誰也想不到,於謙為此在朝廷上義正辭嚴的拒絕了,還當著眾人的麵指責石亨徇私。於是,石亨和於謙二人的關係就此破裂,積怨日深。

  由於處理事情不善於婉轉,說話直露,也不知道給人留麵子,因此於謙得罪了本可以不得罪的人。就這樣,文臣武將聯合在一起,形成了一股“倒謙”勢力。經過一番密謀之後,以徐有貞為行動的策劃者,石亨等人為行動的執行者,他們趁明景帝病重之際,猝然發動宮廷政變,奪門成功,把原來的老皇帝明英宗又送上了皇位,而於謙的性命也就在這場事變中不明不白的丟了。

  可見,一個人不管做什麽事都要做全麵的考慮。孟子說:“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物皆然,心為甚。”而像於謙那樣,本身是正直無私的,但為人過於偏激,不能分辨其中的利害關係,而最終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是不值得的。這一點,在現實生活中,也要值得大家注意。

  
更多

編輯推薦

1一分鍾心理控製術
2贏利型股民、基民必備全書
3人人都愛心理學:最妙...
4看圖炒股
5一看就懂的股市賺錢圖形
6基金投資最常遇到的1...
7買基金、炒股票就這幾招
8明明白白買基金、炒股票
9新手上路 實戰股市
10少年不知愁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少年不知苦

    作者:王慧豔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內容:初三開學的第一天,同學們就想不管不顧地大哭上一場,其中不乏幾個脆弱的女生已經泣涕漣漣,打濕了一張又一張麵巾紙。“陳大班,你說話呀!沒人讓你做啞巴。”牛天梓瞪著牛眼,生氣地衝班長陳遠嚷著...

  • 新手上路炒股票

    作者:薛義明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書中自有黃金屋,教你如何成為股票市場叱吒風雲的成功者,如何成為一個輸少贏多的投資人,如何成為能立足股市的成功者。

  • 新手上路炒基金

    作者:林和文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重點介紹基金的基礎知識及品種,常用的技術分析方法及投資技巧,分析了基金投資案例等。

  • 凱達之魂:記一個民營企業家的人生和事業

    作者:馮萌獻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記述了張文遠從一個隻有中學文化程度的中學生,從一個生產隊的記工員開始,成長為民營企業家的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