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季布一諾千金

  以宗室女為公主,嫁匈奴冒頓單於。是時,冒頓方強,為書,使使遺高後,辭極褻。高後大怒,召將相大臣,議斬其使者,發兵擊之。樊噲曰:“臣願得十萬眾橫行匈奴中!”中郎將季布曰:“噲可斬也!前匈奴圍高帝於平城,漢兵三十二萬,噲為上將軍,不能解圍。今歌吟之聲未絕,傷夷者甫起,而噲欲搖動天下,妄言以十萬眾橫行,是麵謾也。且夷狄譬如禽獸,得其善言不足喜,惡言不足怒也。”高後曰:“善!”令大謁者張釋報書,深自謙遜以謝之,並遺以車二乘,馬二駟。冒頓複使使來謝,曰:“未嚐聞中國禮義,陛下幸而赦之。”因獻馬,遂和親。

  漢初將軍季布,本為楚國人,少年時即任情行俠,聞名鄉裏。後來追隨項羽,因勇武有力,又膽識過人,深為項羽器重,並委以重任。季布頗有軍事才華,率軍多次挫敗漢王劉邦的軍隊,致使劉邦很痛恨他。數年後,劉邦擊敗了項羽,就急令懸賞搜捕季布,好在有朱家(俠客)和滕公斡旋說情,劉邦才赦免了他。

  季布為人為臣都正直耿介,不為豪強所屈。他曾當呂後之麵怒斥呂後同黨、上將軍樊噲;又曾於做河東太守時對漢文帝直言勸諫,都為人所傳頌、敬重,歎為一代良臣。

  季布曾有個老鄉叫曹丘生,是一個行遊四方的縱橫辯士,喜歡用錢財去買通權貴,從而獲得許多方便。為此,季布很看不起他,不願與他往來。曹丘生有段時間與權貴趙淡等人往來密切,同時又同竇皇後外戚竇長君也交往頻繁,季布知道後很不滿意,因為季布與竇長君也是好朋友,季布不想自己的好朋友與小人交往,以免將來受小人牽連。因此,季布寫信勸誡朋友竇長君說:“我早就聽說曹丘生不是一個正直真誠之人,不值得您去與他交往。我是他老鄉,我早就聽說他人品不高,竇兄你要三思才是啊!”

  有一天,曹丘生從外地行遊回來,拜訪了竇長君。二人聊天時突然說到了季布。因為曹丘生是楚人,因而很想去拜訪一下這位聞名朝野的老鄉,苦於無人引薦。當得知竇長君也與季布交情匪淺時,就央請竇長君給他寫一封引薦的書信,讓他去拜訪季布。因為季布曾在竇長君麵前貶斥過曹丘生,並表示出他對曹的厭惡之情,所以竇長君不想讓朋友曹丘生去碰一鼻子灰。於是對曹丘生說:“老實說,季布對你的評價不高,他不喜歡你,大概也不願見你。我勸你還是別去了,省得自討沒趣,到時下不了台!”

  曹丘生執拗得很,一定要去,一味懇請竇長君幫忙引薦。竇長君在曹丘生的再三懇請之下隻好替曹丘生寫了一封引薦信,曹丘生這才歡天喜地地離去,準備拜訪季布。

  在曹丘生見季布之前,季布已收到竇長君的書信,他看完信後,很生竇長君的氣。“這個竇長君,不僅不聽我的忠告,繼續與曹丘生往來,還介紹他來見我,實在是沒有道理。”生氣歸生氣,推薦信既已收了不見總是不好。於是,季布鼓著一肚子氣等待曹丘生的到來,屆時一定不會給他好看。

  曹丘生可不管這些,有了竇長君的引薦,這天,他興衝衝地來到季布府上,季布冷若冰霜,一臉鄙夷神色。曹丘生已經知道季布對自己有成見,也就不大往心裏去。按禮節揖拜了一番,曹丘生見季布還沒有好臉色,也感到有些難受,於是正了臉色對季布說:“將軍您也大概聽到我們家鄉楚國有句諺語:‘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即說得到一百斤黃金還不如得到季布一句允諾)。可是,將軍您真的就沒有想過您為什麽能在梁、楚大地有這麽高的聲譽嗎?您是楚國人,我也是楚國人。我這麽些年在外漂泊,一直以您為驕傲,到處替你宣揚,您才有這麽高的聲譽。難道我做的還不夠嗎?還是我究竟做錯了什麽,以致你對我有這麽深的成見,對我拒而遠之。這實在令我傷感寒心啊!”

  季布聽後非常震驚,也非常感動,原來曹丘生這麽多年在外奔波,一直沒忘傳播我的聲名,自己之所以有這麽多人看重,原來是有這位老鄉在各色人中間大力宣揚的結果。而自己卻還唾棄他的為人,相形之下,自己倒顯得小氣了,於是,季布立即上前扶住曹丘生,誠懇地賠禮道歉致謝,並引曹丘生上座,以酒為賀,開懷暢飲。

  季布深深明白:自己能有這麽一天,曹丘生功不可沒。季布熱忱地挽留曹丘生在家住了幾個月,每天待如貴賓。然曹丘生生性好遊行走四方,故而執意要走。季布見挽留不住,季布隻好給他一筆豐厚的禮物送他離去。從此,季布的聲名傳得更遠更廣。

  信譽是一筆永遠增值的財富

  做人,要講信譽;做事,也要講信譽;開企業、搞經營,更離不開信譽。先“信”而後能有“譽”,何謂之“信”?“誠善於心謂之信。”(《正蒙》)

  寓“誠”於心,寓“善”於心,中庸思想中把二者結合於一體,謂之“仁道”,即以“誠善”演化而出的“博愛”,韓愈說:“天地的大德叫做生,聖人的大德叫做仁。仁是生命的根本,生命又是仁的作用。所以產生生命的叫做仁,博愛就是仁。”所以,“信”是“仁”的體現,也是博愛的體現。

  埃及億萬富翁奧斯曼講述了一個關於信譽的故事:1940年,奧斯曼畢業於開羅大學,獲得了工學院學士學位。他想自謀出路,當一名建築承包商,而此刻奧斯曼陷入了困境,因為他當時身無分文。1942年,他離開老家,帶著僅有的一百八十埃鎊,籌辦起了自己的建築承包行。奧斯曼相信事在人為,人能改變環境,而不能成為環境的奴隸。根據舅舅承包行的經驗,他首先確立了自己的經營原則:謀事以誠,平等相待,信譽為重。創業初期,奧斯曼不管業務大小、贏利多少,都積極爭取。漸漸地得到了別人的信任,他的承包行發展的也越來越好。

  到了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海灣地區發現了大量的石油,這給奧斯曼一個獲得更大發展的機會。他以創業者的遠見率領自己的公司開進了海灣地區。他麵見沙特阿拉伯國王,陳述自己的意圖,並向國王保證:他將以低投標、高質量、講信譽來承包工程。後來,工程完工的時候,奧斯曼請國王主持儀式,國王對他的工程極為滿意。奧斯曼講究信譽,保證質量的為人處世方法和經營原則,使他的影響不斷擴大,隨後幾年,他在中東許多國家都建立了自己的分公司,成為享譽世界的大建築承包商。

  奧斯曼講究信譽的做法,在一定情況下會使自己吃虧,但是有虧必有盈,給公司長遠的事業發展帶來積極的影響。

  當今社會上總有一部分人,錯誤地認為生活中以奸詐的手段而發家致富的大有人在,從而對誠信產生了質疑,覺得不講誠信也照樣可以。其實,隻要我們仔細地看一看,就不難發現,那些以奸詐之道致富的都往往是曇花一現,轉瞬即逝,最後真正取得成功的,還是那些恪守誠信的人。大家都知道北京“同仁堂”藥店,三百年來一直遵守著“同修乍德,濟世養生,以義為先,以義取利”的古訓,到現在依然長盛不衰。它之所以受到人們的信任,就在於它以誠信的方式實現了企業的價值。

  在現代的商品經濟運營中,有人總會說:無商不奸,無奸不商,這是顯然一個誤區。誠然,在經濟運行當中肯定會有競爭和抵觸,而這是市場經濟必然的規律,如果沒有競爭,經營者都奉欺詐、謊言為圭臬,那麽經濟也就無法正常運轉,社會也會隨之亂了套路。其實,隻要每一個經營者都能與人為善,都能以誠信為標榜,那麽經濟社會也能夠成為和諧的經濟社會。市場經濟如此,那人際關係也是如此,所謂“人之情,心服於德不服於力”(《文子》),誠信為德,才會讓人心服。

  “君子所保,唯在誠信。”(《貞觀政要》)一個講誠信的人,在修養自身美德的同時,還能給予他人充分的信任,那麽,推而廣之,人與人之間也都能彼此講誠信,同時,再多一點“仁愛”,世界何嚐不是一個大家的和諧的世界呢?

  
更多

編輯推薦

1一分鍾心理控製術
2贏利型股民、基民必備全書
3人人都愛心理學:最妙...
4看圖炒股
5一看就懂的股市賺錢圖形
6基金投資最常遇到的1...
7買基金、炒股票就這幾招
8明明白白買基金、炒股票
9新手上路 實戰股市
10少年不知愁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少年不知苦

    作者:王慧豔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內容:初三開學的第一天,同學們就想不管不顧地大哭上一場,其中不乏幾個脆弱的女生已經泣涕漣漣,打濕了一張又一張麵巾紙。“陳大班,你說話呀!沒人讓你做啞巴。”牛天梓瞪著牛眼,生氣地衝班長陳遠嚷著...

  • 新手上路炒股票

    作者:薛義明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書中自有黃金屋,教你如何成為股票市場叱吒風雲的成功者,如何成為一個輸少贏多的投資人,如何成為能立足股市的成功者。

  • 新手上路炒基金

    作者:林和文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重點介紹基金的基礎知識及品種,常用的技術分析方法及投資技巧,分析了基金投資案例等。

  • 凱達之魂:記一個民營企業家的人生和事業

    作者:馮萌獻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記述了張文遠從一個隻有中學文化程度的中學生,從一個生產隊的記工員開始,成長為民營企業家的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