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藺相如不辱使命

  趙王得楚和氏璧,秦昭王欲之,請易以十五城。趙王欲勿與,畏秦強;欲與之,恐見欺。以問藺相如,對曰:“秦以城求璧而王不許,曲在我矣。我與之璧而秦不與我城,則曲在秦。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臣願奉璧而往;使秦城不入,臣請完璧而歸之!”趙王遣之。相如至秦,秦王無意償趙城。相如乃以詐紿秦王,複取璧,遣從者懷之,間行歸趙,而以身待命於秦。秦王以為賢而弗誅,禮而歸之。趙王以相如為上大夫。

  秦王使使者告趙王,願為好會於河外澠池。趙王欲毋行,廉頗、藺相如計曰:“王不行,示趙弱且怯也。”趙王遂行,相如從。廉頗送至境,與王訣曰:“王行,度道裏會遇之禮畢,還不過三十日;三十日不還,則請立太子以絕秦望。”王許之。會於澠池。王與趙王飲,酒酣,秦王請趙王鼓瑟,趙王鼓之。藺相如複請秦王擊缶,秦王不肯。相如曰:“五步之內,臣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張目叱之,左右皆靡。王不懌,為一擊缶。罷酒,秦終不能有加於趙;趙人亦盛為之備,秦不敢動。趙王歸國,以藺相如為上卿,位在廉頗之右。

  趙惠文王在位的時候,得到了稀世之寶和氏璧。秦昭王聽說後,很想得到它,於是派人送信給趙王,說希望用十五座城池與趙國交換和氏璧。趙王和大將軍廉頗等大臣商議對策:假如把和氏璧給了秦國,恐怕未必能得到秦國的十五座城池,白白被騙上當;假如不給的話,又怕由此招致秦軍侵略。因此,始終拿不定主意。於是想找個合適的人出使秦國,但一直沒找到。

  這時太監總管繆賢說:“可以讓我的門客藺相如去。”趙王問道:“你怎麽知道他能勝任呢?”

  繆賢回答說:“有一次我犯了罪,當時我想逃到燕國去,我的門客藺相如勸我說:‘您怎麽知道燕王會收留您?’我說:‘有一次我跟隨趙王和燕王在邊境上會晤,燕王私下裏握著我的手說‘我希望和您成為朋友’。由此我知道燕王會收留我,所以我打算投奔他。相如對我說:‘當時趙國強大而燕國弱小,而您又是趙王手下的寵臣,所以燕王才想和您交朋友。現在您要從趙國逃到燕國,燕國害怕趙國,肯定不會收留您,反而會把您捆綁起來還給趙國。您不如光著背,背著斧子向大王請罪,說不定倒能獲得寬恕。’我聽從了他的勸告,幸好大王您開恩赦免了我的罪,所以我認為藺相如是個賢人,足智多謀,應該擔當得了這個使命。”

  趙王一聽,趕緊召見藺相如,問他說:“秦王拿十五座城來換我的和氏璧,你看能不能給他?”藺相如說:“秦國強大,趙國弱小,不給不行。”趙王說:“如果秦王拿走了和氏璧而不給我們城,我們該怎麽辦呢?”藺相如說:“秦國要求用城換我們的璧,如果我們不答應,我們就會理虧;我們給他和氏璧,而秦王不給我們城池,那麽理虧的就是秦國了。比較這兩種情況,我們寧肯答應他而冒險被騙,也要叫他們承擔理虧的責任。”趙王說:“好,有道理,那誰能出使呢?”藺相如說:“大王如果實在沒有合適的人選,我可以帶著璧出使秦國。秦國把十五座城池交給趙國,我就把和氏璧交給秦王。他們不給我們城池,我保證把和氏璧完好無損地帶回來。城入趙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請完璧歸趙。”於是,趙王就派藺相如帶著和氏璧到秦國去了。

  秦王在章台宮接見了藺相如,藺相如雙手捧著和氏璧獻給秦王。秦王非常高興,自己看完之後,又傳給他的妃子和左右親信們觀賞,大家高呼萬歲,向他祝賀。藺相如看秦王沒有用城換璧的誠意,就走上前去對秦王說:“大王,這塊玉璧上有一個斑點,讓我指給您看。”秦王把璧遞給了藺相如。

  藺相如接過璧後退幾步,站在一根柱子跟前,怒氣衝衝地對秦王說:“您寫信給趙王,說是想換我們的和氏璧,趙王召集大臣們商量給不給,大家都說‘秦國貪得無厭,依仗著自己的強大,想用空話來騙我們的璧,所謂用來交換的十五座城池,恐怕十有八九得不到’。大家都認為不能把和氏璧給秦國,但是我覺得就算是平民百姓之間打交道都不用欺騙的手段,更何況一個大國呢?再說,既然是強大的秦國所喜歡的東西,我們不能為了這一塊璧而損傷了和秦國的感情。於是趙王就沐浴齋戒了五天,然後派我出使秦國,鄭重地把和氏璧交給我。為什麽要這麽做呢?不就是尊重你們是大國,向你們表示敬意嗎?可我到了秦國之後,您隻在一個偏殿上接見我,表現得很傲慢;您拿到和氏璧後,又傳給一群妃子看,簡直是在戲弄我。我看您根本不打算給趙國十五座城池,所以我就把璧拿了回來。你要是再逼我,我就連頭帶璧一起撞碎在這根柱子上!”說著,他舉起璧,眼睛斜瞅著柱子,像是就要往柱子上撞似的。

  秦王怕他撞碎了玉璧,就連連道歉,請他千萬別往柱子上撞,並趕緊召來負責的官員拿出地圖,指著地圖上的一片地區說,就把這裏的十五座城劃給趙國。藺相如心裏明白秦王隻不過是做個樣子,其實是不會真正給的。於是就對秦王說:“和氏璧是天下聞名的珍寶,趙王害怕秦國,不敢不答應秦國的要求,所以把玉璧獻給秦國。趙王在把璧送來之前,齋戒了五天,現在請大王您也齋戒五天,在王宮的正殿上安排隆重的典禮,那時我才能正式把璧獻給您。”

  秦王心想如果要硬搶和氏璧肯定是不行的,於是就答應齋戒五天,把藺相如安排在國賓館住下來。藺相如估計盡管秦王答應了齋戒,但最後肯定會違背盟約,不會給趙國城池的。於是就派遣他的隨從換上粗布衣服,打扮成老百姓的模樣,帶著和氏璧從小路回到了趙國。秦王齋戒了五天以後,果真在宮殿上安排了隆重的儀式,派人帶領藺相如走上大殿。藺相如進殿後,對秦王說:“秦國自穆公以來的二十多個國君,沒有哪一位信守諾言。我實在怕被您騙了而辜負趙國,所以派人帶著和氏璧先回趙國了,估計現在已經到了。不過,秦國強大,趙國弱小,大王隻須派一個小小的使臣到趙國,趙王就立即派我捧著和氏璧給您送來了。憑著你們強大的國力,隻要你們先把十五座城劃給趙國,趙國敢不給您璧而得罪您嗎?我知道欺騙了大王您,已犯了死罪,我甘願被扔到燒開水的大鍋裏受極刑,請您和大臣們仔細商量商量吧!”

  秦王和大臣們吃驚地互相看了看,全都哭笑不得,站在兩邊的武士走向前要把藺相如拉下去處以極刑,倒是秦王很明智地說:“即使殺掉藺相如,也得不到和氏璧,反倒破壞了秦、趙兩國的友好關係,不如還是好好地招待他,送他回國,難道趙王會因為一塊和氏璧欺騙我們秦國嗎?”於是就在大殿上按照禮儀接見了藺相如,典禮結束後又把他平安送回趙國。

  藺相如回到趙國後,趙王為了表彰他的機智與才幹,拜他為卿。最後秦國一直沒割給趙國十五座城池,趙國也沒有給秦國和氏璧。

  用人因人而用,不要因人廢事

  一般人常以為用錢馭人最直接,但其實效果不會很好,而諸葛亮卻能夠以“仁義”馭人,如此則無人能脫其掌握。

  我們知道,諸葛亮一生求賢若渴,對人才的選拔非常重視。在《舉措篇》中道:“治國之道,務在求賢”,“舉賢才能求安。”為了舉賢以求治,他在成都南方築一高台,以迎接四方之士,並且設立了一個叫做“參署”的機構,“集眾思以廣忠益也”。在《出師表》中,他向劉禪推薦了蔣琬、費神、董允、向寵一批優秀人才,他一向器重的薑維、鄧芝、楊儀等也都是俊傑人士。趙翼在《二十二史劄記》中述:“曹操用人以權術相馭,劉備以性情相契,孫吳則是意氣相投。以權術相馭重在‘機’,性情、意氣契合者重在‘誠’,諸葛亮之用人,則取三者所長……”正因為諸葛亮用人觀較之他人高明,加上重視選拔人才,使當時蜀國在人才上比魏、吳都要多,所謂“蜀官皆屬天下才俊”。諸葛亮的這些思想、觀點和做法值得當今從政者、從商者、從業者汲取。

  按照《三國演義》所描寫的內容,諸葛亮本來是善於用人的,尤其懂得因人而異。關羽向來驕傲,於是總少不了要說些恭維話:如關羽聽說劉備奪取成都後,新歸附的馬超封為平西將軍,與自己所得的蕩寇將軍職務相差不大,於是提出要離開荊州入川比武。劉備不知如何是好,諸葛亮說:“無妨。亮自作書回之。”然後寫信對關羽說:“以亮度之:孟起雖雄烈過人,亦乃鯨布、彭越之徒耳;當與翼德並趨爭先,猶未及美髯公之絕倫也。今公受任守荊州,不為不重,倘一入川,若荊州有失,罪莫大焉。”關羽見信後,自以為已經爭得麵子,於是放棄入川比武的打算。張飛性格暴躁,做事粗魯,諸葛亮往往激勵他多用智慧:例如從荊州出發增援劉備時,諸葛亮率領大軍出發,故意撥出一萬軍隊讓張飛率領,取大路殺奔巴州、雒城,約定“先到者為頭功”。張飛為爭功在巴郡逢嚴顏阻擋時隻好用計。而他這樣的人用計實在出人意料,往往成功,於是取得先入雒城的成功。趙雲忠厚,諸葛亮經常肯定表揚;馬超與羌族人關係密切,就用來鎮守西部地區;魏延易起二心,必須控製使用;黃忠不服老,諸葛亮就故意激發老將爭先立功,如奪取漢中時遇曹操大將夏侯淵守定軍山糧草,諸葛亮故意說:“夏侯淵非張邰之比也。淵深通韜略,善曉兵機,曹操倚之為西涼藩蔽;先曾屯兵長安,拒馬孟起,今又屯兵漢中。操不托他人,而獨托淵者,以淵有將才也。今將軍雖勝張邰,未必能勝夏侯淵。吾欲酌量著一人去荊州,替回關將軍來,方可敵之。”黃忠立刻表示,不用幫手,“立斬夏侯淵首級,納於麾下”。夏侯淵本來以為會與張飛或者趙雲交手,對黃忠這樣的老將不夠重視,終於被黃忠斬殺於定軍山。這些故事都反映了諸葛亮用人方略的成功。

  當然,諸葛亮用人也有其不足之處,一個重要的例子就是他使用言過其實、自傲而不堪大用的馬謖,鑄成了大錯,在這件事上是有深刻教訓的。我們知道,諸葛亮征服南中返回成都後,他立即開始準備北伐曹魏,以統一中原,匡扶漢室。當一切準備就緒,諸葛亮親統20萬步騎兵向北進發,大軍抵達陝西與四川交界的陽平關(今陝西勉縣西北)後,諸葛亮決定不直接從陝南出兵攻取[酈]城、鹹陽等地,而是迂回用兵,先取隴右,以形成對曹軍西線的威勢,再從西向東全線出擊。當諸葛亮的軍隊西出祁山,突然出現在隴右地區的時候,駐隴魏軍毫無防範,紛紛潰敗投降。諸葛亮很快就占領了南安(今甘肅省隴西東南)、天水(今甘肅通謂西北)和安定(今甘肅鎮原東南)數郡,從南至北,清除了隴右的魏軍,並派兵進駐街亭(今甘肅秦安東北),以扼守隴西至關中的咽喉要道。這時魏國開國皇帝曹丕已病死,太子曹睿即位,他聞知蜀軍已出兵隴西,親率大軍坐鎮長安,派大將張郃領5萬軍隊赴西線迎敵,兩軍在街亭相遇。這就是曆史上論述最多、民間故事中傳說最廣的街亭之戰,此戰因諸葛亮派出的大將馬謖死搬兵法,剛愎自用,公然違抗諸葛亮的軍事部署,把軍營紮在山上被斷了水源,而導致全線潰敗。街亭失守,蜀軍失去了進攻與防守的灘頭陣地,最後全軍被迫從隴西撤兵漢中,第一次北伐宣告失敗。諸葛亮對錯用將領而導致北伐失敗非常痛心,揮淚斬了馬謖。馬謖為諸葛亮好友馬良之弟,好論軍計,一向深得諸葛亮賞識。劉備臨終前曾告誡過諸葛亮說:“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在這一點上,諸葛亮卻沒有體會到劉備語中之意,一直對馬謖很器重,直到街亭失敗,諸葛亮悔之晚矣。他親自上疏劉禪,請求皇帝給他降三級處分,以警他用人不當。劉禪無奈,勉強同意了諸葛亮的請求,把他降為右將軍,代理丞相之職。

  作為管理者,能否留得住人才,不但關係著自己事業的成敗,而且是千秋功業的大事情。留住人才之後,不能為別人所左右,而要駕馭人才來真正實現自己的偉業,這也是至關緊要的問題。要想駕馭人才,第一緊要的是立法。凡事都要有規矩,有統一的標準,這是不亂綱紀、不偏離目標的重要方法。一旦有了法,則可以直言強理,嚴格要求,保證各層次的人才都按照一致的步伐前進。當然,我們也要注意這樣一個問題,有些人認為立法要嚴,執法要寬鬆,法無情,人有情。這個道理聽起來很對,但實際上是以情代法或者說是以情廢法。所以,應該改為立法適情,執法無情,以避免任何人以身試法。

  要想駕馭人才,第二緊要的是立威。要使領導者的威信建立在人才的心中,這樣即使用才時,把他支使到很遠的地方去,他也不會違背或背叛領導者的旨意。這種威信絕非威嚴、嚴厲所能奏效,它靠的是領導者平日行動中的凜然正氣所感染,靠的是領導者經常對屬下的愛護之心所熏陶。孟子曰:“君子以仁有心、以禮存心。”意即君子是用仁愛和禮儀來鑄造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這樣才能使人才不違背。

  要想駕馭人才,第三緊要的是保留人才的正直陽剛之氣。漢朝初年的功臣中,樊噲的氣質粗俗,不能與各位賢臣並論,劉邦羞於與之為伍。然而,正是這個樊噲,有兩個優點為眾臣所不及:一是劉邦初入成陽,看見秦宮中有許多寶物和美女,就想留下自己享用,眾人皆以為不妥,但無人敢議論,隻有這樊噲上前諫止,說正是這些華麗奢侈之物,才使得秦朝滅亡的,現在怎麽可以把她們留在宮中呢?這麽耿直的人實在是太少了。二是劉邦臥病在床時,告訴宮中任何人不得打擾,隻有樊噲敢於闖宮諫事,這種以國家社稷為重的勇敢之人,今天是否還可以尋到?所以,隻有這種達於事理,有陽剛之氣的人才,才有可能真正把正確的信息傳遞給領導者,才有可能與領導者一心共創偉業,對於此類有誌之士,要千萬善待啊。

  
更多

編輯推薦

1一分鍾心理控製術
2贏利型股民、基民必備全書
3人人都愛心理學:最妙...
4看圖炒股
5一看就懂的股市賺錢圖形
6基金投資最常遇到的1...
7買基金、炒股票就這幾招
8明明白白買基金、炒股票
9新手上路 實戰股市
10少年不知愁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少年不知苦

    作者:王慧豔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內容:初三開學的第一天,同學們就想不管不顧地大哭上一場,其中不乏幾個脆弱的女生已經泣涕漣漣,打濕了一張又一張麵巾紙。“陳大班,你說話呀!沒人讓你做啞巴。”牛天梓瞪著牛眼,生氣地衝班長陳遠嚷著...

  • 新手上路炒股票

    作者:薛義明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書中自有黃金屋,教你如何成為股票市場叱吒風雲的成功者,如何成為一個輸少贏多的投資人,如何成為能立足股市的成功者。

  • 新手上路炒基金

    作者:林和文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重點介紹基金的基礎知識及品種,常用的技術分析方法及投資技巧,分析了基金投資案例等。

  • 凱達之魂:記一個民營企業家的人生和事業

    作者:馮萌獻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記述了張文遠從一個隻有中學文化程度的中學生,從一個生產隊的記工員開始,成長為民營企業家的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