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八章 柿子樹下母子會

  1

  槐樹坡村南名為牛頭堖的一個山頭上,兩棵千年柿樹巍然並立,火紅的樹葉已經脫落精光,依然引人注目。

  兩棵柿樹之間,是一個不過二尺高的墓堆,墓堆屹立於去年的一天,四周已長滿野草,野草全已幹枯,每片草葉都土黃土黃。

  墓堆普通,其中的一位老人卻受到一位抗日軍分區司令的崇敬,抗日軍分區司令特意的向她行了軍禮。槐樹坡村的父老鄉親對老人也很讚佩,大家常常掛牽著老人。前天中午,一批又一批父老鄉親來到兩棵柿子樹下,跪倒在老人墓前,點燃了大把大把的紙錢。有的鄉親還落淚難止。隻是未見韓美鳳、大眼和白冰冰前來點燃紙錢。

  老人是白冰冰的母親,姓石名梅竹。

  石梅竹的老家距槐樹坡一千三百多裏。石梅竹的丈夫姓白名黑牛。

  石梅竹與白冰冰說念一遍又一遍,白冰冰姥姥家村裏共二百號人,躲進地道裏,被掃蕩的鬼子用柴草、煙葉,拌上辣椒麵點火熏烤,全活活熏死在地道裏。有的孩子剛剛學會喊媽,有的孩子剛剛學會寫一個人字,有的老人,活了一輩子沒有吃過一個白麵燒餅。白冰冰的姥姥、姥爺、兩個舅舅被熏烤得麵目全非。白冰冰姨姨的村裏,五百多男女老少,被持槍拿刀張牙舞爪的鬼子們逼到戲樓大院裏,人人脫掉衣服,一絲不掛,赤條條的開會。藍天白日之下,你挨著我,我挨著你,公公婆婆,爺爺孫女,剛過門的新娘子,十七八歲的閨女,人人光著,女人落淚掩麵,老人閉上眼睛。一漢子呐喊鬼子是野獸,鬼子用刺刀挑刺,機構掃射,瞬間戲樓院裏血流成河,五百多個男女老少無一逃脫。

  白冰冰的母親石梅竹與白冰冰的父親白黑牛,將白冰冰姥姥一家五口人埋入黃土,丟不開白冰冰姥姥一家五口人慘遭殺害的情景,丟不開鄉親們難以忍受的恥辱,丟不開鬼子們殘暴的獸行;飯時,難把飯碗端起,晚上,難以上炕入眠。一個月光明朗的晚上,白黑牛與石梅竹在村外一棵堖堖上的黑棗樹下加入了黨組織。他們的入黨介紹人鄭重的告訴他們,入黨不是為了升官發財,是為了抗日,是為了革命;一遍又一遍的說給他們,頭可斷,血可流,共產主義信念不可丟……他們莊嚴地發誓,入黨不是為了升官發財,是為了抗日救國,是為了革命;頭可斷,血可流,共產主義的信念不可丟!……未過三個月,白黑牛被選為村民兵中隊長,石梅竹被選為村婦救會委員。二人同心協力的抗日,一個比一個積極。

  白冰冰的母親石梅竹,隻要與白冰冰說起軍分區司令,就得意的歡欣鼓舞,笑個沒夠。為抗日隊伍交售公糧,石梅竹交出的米麵沒一次不受到稱讚。石梅竹為子弟兵縫做軍鞋,每一雙都受到表揚。石梅竹得到區抗日政府通知,把村裏婦女姐妹們縫妥的百雙軍鞋和村裏籌備齊全的千斤白菜,直接送往軍分區司令部。石梅竹興高采烈,立即帶領婦女姐妹們動身。她們完成任務之後,三個婦女姐妹忽然向石梅竹提出要求:“石梅竹,咱們看一看分區司令吧?”“可說到我心上了,走,看一看。”石梅竹應得痛快而又痛快。

  軍分區司令部在一家地主大院裏。石梅竹同三位姐妹未多費口舌,就嘻嘻哈哈進入地主大院。正是午時,司令部近百位同誌正在大院裏吃飯。大院裏沒有一張飯桌,沒有一個板凳,近百位同誌同一個姿勢,蹲在地下,一手端飯碗,一手拿木筷。

  “哪一個是司令?”石梅竹問一位女同誌。

  “問哪一個是司令幹什麽?”女同誌笑嗬嗬地回問石梅竹。

  “我們幾個是來送菜的,我們想看一看司令。”石梅竹大嗓門的說。

  “哈哈哈,你們看吧,你們看出哪一個是司令,哪一個就是司令。”女同誌風趣地與石梅竹笑說。

  石梅竹與三位婦女姐妹個挨個的傻呆呆的瞪大兩眼尋找,閉嘴不語。大院中肩挨肩的近百位同誌,穿的是一色的掛補丁的軍服,一色的圓口布鞋,披戴的是同樣大小的《八路》臂章,用的是一樣大小的飯碗,一般長短的木筷,吃的是一樣稠稀、用胡蘿卜、南瓜、白菜幫和玉米麵的糊糊飯。

  “請四位到這裏來吧。”一位肩膀較寬、個頭較高、眉毛較黑的同誌端著飯碗站立起來,熱情地招呼石梅竹同三位姐妹。

  石梅竹與三位姐妹大大方方地朝招呼她們的同誌走過去。

  “你們要見司令有事嗎?”肩膀較寬的同誌和顏悅色,粗聲大嗓。

  “沒事,沒事,就是要看一看他。”石梅竹搶先說。

  “為什麽要看一看他?”

  “就因為鬼子害怕他,老百姓愛見他。”石梅竹等異口同聲。

  “謝謝你們表揚。隨便看吧。”肩膀較寬的同誌禮貌的說著朝石梅竹走進一步。

  “你是司令?”石梅竹等又異口同聲。

  “我不像司令?”

  “你司令也吃的是糊糊飯?”石梅竹等驚得又傻瞪兩眼。他們誰也沒有想到司令部的人們會吃比老百姓的糊糊飯還差勁的糊糊飯,更想不到軍分區司令咽的也是比老百姓的糊糊飯還差勁的糊糊飯。

  “我很喜歡吃糊糊飯。”

  石梅竹高興的不知再說麽才是。脫口而說:“哈哈哈,你不就是糊糊司令了嗎?”

  “嘿嘿嘿。”軍分區司令興奮得放聲大笑,笑得眼睛裏出淚,嘴中噴出飯粒落在臉上顧不得將飯粒抹去,抬腳朝石梅竹邁過半步,“叫得好,叫得好!歡迎你叫我糊糊司令!這是對我最高的也是讓我牢記的獎賞!……”

  白冰冰的父親白黑牛膽大心細,鬼子掃蕩的時候,他摸透鬼子在哪裏進村,就指揮爆破組在哪裏埋下地雷;鬼子在哪眼井上吃水,就指揮爆破組讓哪眼井口上的石頭變成石雷;鬼子在哪裏休息,就指揮爆破組使哪裏讓鬼子不得太平。他先後讓二十一名鬼子粉身碎骨回了老家。白黑牛最讓鬼子叫苦的一次是,一群鬼子遠看著一座石橋躊躇不前,害怕石橋上埋藏地雷。白黑牛讓事前安排好的一頭拐腿老牛從田裏回家,太太平平越過石橋。一群鬼子放心的走過石橋,追殺逃難的村民,石橋上五個爆炸效力特大的石雷同時爆炸,九名鬼子鬼哭神嚎地升了天。村裏遭災,鄉親們缺衣少食,白黑牛率領民兵闖入敵占區,巧襲鬼子的糧庫,奪回被鬼子搶去的糧食。白黑牛同村幹部們一斤糧不要,全部分給群眾。一次鬼子的飛機朝村裏投擲炸彈,白黑牛為保護鄰居兩個十歲的孩子獻出了自己的生命。白黑牛英勇犧牲後整一個月——1943年2月的一天清晨,天降鵝毛大雪,西北風瘋吼,天冷的滴水成冰,毛狗不敢出窩。正在指揮反掃蕩的“糊糊司令”接到急報:日偽軍和警察討伐隊七千多人連夜奔襲,正向指揮部撲來。

  糊糊司令帶領指戰員頂風冒雪迅速向西南方向轉移。傍晚時分,部隊來到名為紅石嶺窪的山溝前邊,等待白黑牛村裏來一名響導帶路,從這裏突圍出去。不料熟悉山路的男人全不在村裏,一名小腳女人跟尋找響導的同誌匆匆趕來。小腳女人是石梅竹。石梅竹懷孕,肚子已經很大。石梅竹被兩位同誌領到“糊糊司令”麵前,“糊糊司令”驚訝地唉喲一聲,說:“怎麽是你石梅竹?!”石梅竹理解“糊糊司令”的驚訝,她毫不畏怯,坦然自若地忙說:“糊糊司令,你可別看我不值個鹹菜疙瘩,我跟我丈夫白黑牛砍柴從那紅石嶺掌裏爬上去過,清楚道兒怎麽走。”“糊糊司令”皺一皺眉頭,說:“你的身子……”石竹梅果斷的打斷“糊糊司令”,說:“咱山裏人體格壯實,沒有問題,情況緊急,快走,快走。”說著走到了前頭。

  天黑、風緊雪大,坡陡路滑,追兵緊逼,石梅竹拖著沉重的身子,機敏的帶著隊伍在越來越密的槍聲中左繞右轉,將瘋狂的鬼子甩後。一麵鍋蓋般的懸崖峭壁擋住了部隊的去路。石梅竹背上兩捆繩索,隻身摳攀上去,不一會兒,她從崖頂上甩下兩條繩索,“糊糊司令”與五百多名指戰員拽著繩索迅速地攀登上崖頂。盡管已是半夜,石梅竹伸手將最後一名戰士拉上崖頂,“糊糊司令”命令她喘口氣,她把手一擺,便又帶部隊一路穿過古藤纏繞的森林,頑石交錯的“山胡同”,越赤龍寨,下大椴窪,三星偏西時來到黑河穀底。

  剛剛踏上冰川,石梅竹“哎喲”一聲倒在冰上,她要早產。“糊糊司令”與指戰員們裏一層外一層的圍成臨時“產房”。石梅竹咬牙不喊一聲,不哼一聲,一口咬斷臍帶,一個男娃呱呱降生。大家脫下大衣,打開背包,鋪上擔架。

  太陽出山之後,石梅竹艱難地完成了任務,帶領“糊糊司令”與五百多位同誌擺脫了敵人的追逼。

  “梅竹同誌,生了個小子,又生在冰上,就叫冰冰吧?”“糊糊司令”激奮異常的為男娃取名。

  “就叫冰冰!”石梅竹說著舉高一隻手表示讚成。

  “糊糊司令”親自將石梅竹母子二人安排在張家川村裏一個“堡壘戶”裏,叮囑石梅竹安心,為石梅竹留足生活費。“糊糊司令”與石梅竹臨別,如戰士麵對將軍,恭敬地向石梅竹行一軍禮。

  石梅竹留住的村莊處於遊擊區,敵人隔三差五地往村裏圍剿。白冰冰滿月之後,石梅竹擔心房東跟自己受害,執意告別房東遠走。石梅竹決心離開遊擊區,逃出敵占區,不畏白日討飯艱難,不怕晚上與白冰冰住破廟受風;饑一頓、飽一頓、有一頓、無一頓,硬是穿過鐵路,進入山區,在抗日根據地槐樹坡村落腳。

  石梅竹與白冰冰先被張金鎖的父母收留,居住在張金鎖後院一間閑屋裏,後被農救會幹部們安排在一個逃亡地主的三間平房裏。白冰冰滿二十歲之後,張金鎖的母親通過石梅竹為白冰冰牽線搭橋,成全了白冰冰與張金鎖的一個本家姐姐結了婚。

  2

  四人幫落馬前一年,1975年的11月6日午飯之後,已不躲在山洞裏領導社員生產的白冰冰,在他的母親居住的小西屋裏同母親一起打盹兒,白冰冰的妻子刷洗淨鍋碗往娘家串門去了。一個半大小子狗趕貓慌地喊著奶奶、冰冰大伯跑進屋來,拉住白冰冰的手說:“一個遠來的老爺爺和一個姐姐在槐樹底下說找你和奶奶。”白冰冰揉著眼問半大小子:“真的?”半大小子說:“我騙誰也不能騙你冰冰伯。你快去看看。”白冰冰隨半大小子走到老槐樹底下由不得發愣。半大小子說的老爺爺身軀高大,滿麵紅光,五官端正,一頭雪白的短發,氣勢不凡。而穿扮極為平常:身穿藍不藍青不青洗過多水的老式中山服,腳穿打掌的圓口黑布鞋。說他是退休老工人也可,說他是還可參加輕微勞動的老家也可。伴隨老人的姑娘提一老大的帆布提包,衣著也普通而又普通。白冰冰隻是怔驚片刻就熱情的奔到老人麵前:

  “老人家,你找白冰冰?”

  “沒錯兒,我找白冰冰。”老人聲音宏亮,口氣硬朗,一雙眼睛盯住白冰冰不放。

  “我是白冰冰,你找我有事兒?”白冰冰吐字清楚,口氣親切。

  “當然有事!回了家再說。”老人不等白冰冰抬腳就抬腳。

  “媽,有客人啦。”白冰冰說著將老人與姑娘引進三間平房中間的廳室。石梅竹已從她居住的西小間屋裏迎到廳室。石梅竹旋即大聲的“噢喲喲”一聲,驚喜的宛如晴天看到了彩虹,陰天看到了太陽,大步走到老人身前,用力拉起老人的一雙大手敞著嗓子說:

  “糊糊司令!我的兩眼不會看錯,你一定是糊糊司令!”

  “你要看錯,你就不是石梅竹了!”“糊糊司令”直巴巴地望著石梅竹,也驚喜的仿佛黑夜猛然看到了明燈亮燭,臘月天看到了滿山的山花。

  白冰冰心裏喜興地說著“糊糊司令,糊糊司令!”接過姑娘手裏的提包,悄悄地為糊糊司令搬近一把木椅。

  石梅竹拉糊糊司令坐下來,目光轉向姑娘。“她是我的一個孫女,名字叫娟娟。”糊糊司令說道,娟娟禮貌地向石梅竹、白冰冰問好。“冰冰,快去把你媳婦兒喊回來,給你大伯和娟娟收拾飯。告訴她說,熬糊糊,再炒四個菜,燙一壺酒!”,“等一等,等一等,說話第一,吃飯第二。”“糊糊司令”不等白冰冰跑走,就把白冰冰拉住。“糊糊司令”不停不頓的問過石梅竹、白冰冰、白冰冰媳婦的方方麵麵,再邊抽煙、邊喝茶、邊訴說找到石梅竹與白冰冰之不易。

  “嘿嘿,梅竹,冰冰,見到你們母子倆,比登天還難哪。日本投降,我親自跑往張家川村,你們的房東一家人被鬼子殺害,沒有見到你們的房東,也沒有問到你們的下落,一直得不到你們的音信……”娟娟插話:“每到2月1日——你梅竹姑姑率領我爺爺和部隊衝出敵人包圍的日子,我爺爺就一聲聲的念叨:‘梅竹,冰冰,梅竹,冰冰。’”石梅竹笑笑接話:“我們娘兒倆,和人不愛張揚自個兒,輕易不談起和你們的關係。單我們倆的時候,不管在家裏,不管在地裏,我隻要打個噴嚏,冰冰就說,媽,糊糊司令想你哩。我們隻要一提到你糊糊司令,我們的話就沒完沒了。笑個沒夠。冰冰他特別愛笑,有人說他是個天生下來的笑不夠。哪兒有天生下來的笑不夠,他隻不過是:心裏裝著我嘟念給他你在抗日戰爭中的功勞,你的樂觀,你的勇敢,我給你帶路,衝出敵人包圍,我把他生在冰上,你給他取名冰冰。他死記不忘,他的臉就沒陰的時候,總是樂嗬嗬的。”

  “嘿嘿嘿,好啊!就憑冰冰的一張笑臉,我也要多活十年八載。”“糊糊司令”興奮的越說嗓門越高,眉目越來越歡,麵色越來越好看。他喝下兩口水,砰的把水碗放在桌上:“嘿嘿嘿,上帝保佑,我終於找見了你們母親兩個。”他喘一口氣,“靠近你們縣的清河縣裏,我的一個至交過九十大壽,我和娟娟來給他送來一個壽桃。我的至交邀我一同來五裏坡鎮洗溫泉澡,我就跟他來了。我們在飯館裏吃飯,嘿嘿嘿,我沒想到我竟然問到了你們的下落。嘿嘿嘿,你們看我的時運多好!”“糊糊司令”不等石梅竹與白冰冰接話,嘿嘿嘿的笑一氣,老臉一板,怪怨母子二人:“我比你們的名氣大,你們怎麽也會知道我沒有在革命戰爭烽火裏掉了腦袋,你們怎麽也會知道我在北京,你們怎麽就不去找我呢?嗯?”

  白冰冰親切的叫一聲糊糊司令大伯,滿臉堆笑地說:“我爺爺、奶奶被地主逼死,我爹讓鬼子的飛機炸死,我姥姥、姥爺、舅舅姨姨全被鬼子殺害,我媽再沒有一個親人,就把你看成唯一的親人。我媽很想進京看你,我當然也很想認識認識你,我媽隻怕給你添麻煩,我們就隻把你放在心裏了。”

  石梅竹緊接白冰冰:“糊糊司令,造反有理的歌兒天天唱,唱得好多老同誌都倒黴,沒有給你糊高帽子,讓你敲打上銅鑼遊街嗎?”

  糊糊司令要笑未張口,兩眼瞪得杏子大,顯出幾分不快。而他不是為他而不快,他握緊的拳頭很快鬆開,少了一根指頭的右手拍一拍大胯,又嘿嘿嘿的笑笑說:“糊糊司令進了京城,住上了寬房大屋,坐上了真皮沙發,不用再蹲在地上吃喝,而他沒忘了糊糊,照吃糊糊。也就是說,糊糊司令穿著將軍服的時候是老百姓,離休之後更是老百姓。哪一個沒頭腦的昏小子要給糊糊司令糊頂高帽子,糊糊司令就把高帽子戴到他頭上!”

  “好!”石梅竹拍著手喊,白冰冰笑的流出口水。

  “冰冰,你呢?安生嗎?”糊糊司令壓低嗓門問白冰冰。

  白冰冰已經看出,糊糊司令脾氣夠暴。他不能為戎馬一生、殺敵萬千、功德無量的糊糊司令胸腔裏添氣加火,他不講他在大躍進中承受委屈,不講他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淩辱,隻喜嗬嗬地笑著向糊糊司令匯報他未讓社員們受苦。

  “我嘴上還沒長毛的時候,社員們就把我推出來讓我當生產大隊隊長,正好趕上放衛星吹牛皮,我害怕砸鍋,我媽一股勁兒的為我撐腰,我已經是黨員了,我隻好二百五敲鑼,敲到點上也敲,敲不到點上也敲。我聽我媽的,我聽社員們的,偷偷的不放衛星,不吹牛皮,搞‘獨立王國’嘿嘿嘿,社員們就沒有挨了餓。到了造反有理的歌兒唱起來以後,貧下中農哥兒們兄弟又把我推上台,讓我當了槐樹坡村的造反司令。我又沒有當吃屁蟲,跟在人的P股後頭跑,照幹‘獨立王國’,勁兒用在生產上,嘿嘿嘿,鄉親們又沒有吃虧:該蓋房的還蓋房,該娶媳婦兒的還娶媳婦兒,沒人說我不是,沒人想找我麻煩。總而言之,我沒有給我媽抹黑,沒有給你糊糊司令丟臉,也沒有給我自己丟人。”

  “嘿嘿嘿。”糊糊司令的笑聲如鍾轟鳴,響亮而又響亮。他肅穆而又莊重的站立起來,不禁不由的邁兩步軍人的正步,再滿臉春意的一字一句的說:“石梅竹,你很不簡單,沒有丟了自己!共產黨人的腦瓜就應該長在自己的肩膀上,絕不能人說東屋裏點燈,自己不看一眼就呐喊東屋裏明,人說東屋裏不點燈,自己不看一眼就吆喝東屋裏黑咕隆咚。冰冰,你不愧是革命烈士的後代,不愧是在革命戰爭烽火裏生在冰上的崽子!坦克車打衝鋒——有一股闖勁。石梅竹,你別打斷我。冰冰,今兒個,你媽給了我興奮,你給了我樂和,讓我關不牢的這張嘴,會少發兩句牢騷,多喝兩杯老酒……”

  “冰冰,”石梅竹急不可待的打斷糊糊司令。

  “快去叫你媳婦回來,熬糊糊飯,不是從前啦,再炒四個菜,燙一壺酒,我和你大伯一醉方休……”

  “好!”糊糊司令舉著雙臂喊。

  白冰冰大步流星的去叫媳婦去了。

  3

  月亮已離開東山很遠,天上起了花花雲,月亮在雲縫裏鑽出,一會兒明,一會兒暗,明的時候還可朦朦朧朧的看到石梅竹的不起眼的墓堆。

  槐樹坡村裏已無一聲驢叫,已無一聲犬吠,也許離半夜子時已經不遠。

  忽然間,一個高大的黑影從西南邊向兩棵柿子樹走來,黑影定是腹中缺食少水身上多乏,他腳步不穩,悠悠晃晃,而他走的不慢。

  他是白冰冰。

  白冰冰一手提一個布兜,他悠悠晃晃地走到兩棵柿子樹下,很快在石梅竹墓前雙膝落地。

  “媽,冰冰給你上周年墳來了。前天就應該給你上墳,因為出了一趟遠門,才來給你燒紙,你可別怪兒子不孝……”白冰冰說著,從小布兜裏掏出大把紙錢,一張一張燒成紙灰。而後,白冰冰虔敬的叩了一個頭,走到一棵柿樹前,後背偎著柿子樹微合住一雙眼睛喘息,不過三五分鍾,白冰冰腦袋一歪,呼嚕一聲睡熟。

  一白發女人如踩雲踏霧的神仙,從東南邊朝著兩棵柿樹飄然而來。他身子骨硬朗,麵頰微紅,皺紋如菊目光明晰。她微微笑著,已無幾個牙齒。她身穿一身月白藍衣服,在月光下顯得格外的素雅。

  白冰冰又是一副天然的笑臉,輕快如飛的迎向母親。

  “媽,你沒有走遠?……”白冰冰語氣緩慢親切。

  “你媽要遠走了,還能見著你?”母親歎一口氣,“前天,村裏好些人沒有忘了你媽,來給你媽燒了紙錢,你媽偏偏就沒有見到你和大眼。如今,錢牽住了一些人的鼻子,讓一些人隻看人個利益,不再看中親情友情,你白冰冰是不是也在錢眼裏,把錢看成了老子,忘記你叫白冰冰了?……”

  “嘿嘿嘿。”白冰冰笑得輕微,而聲色不淡,“媽,你多心啦,你的兒子有時恨他頭腦簡單,說他是二百五,他再二百五,他也不會被錢牽住鼻子,把錢看成老子。媽,你隻管放心,你的冰冰,永遠忘不了他姓白叫冰冰。”

  “前天,你為什麽沒領大眼來給我燒紙?”母親不鬆口的問。

  “媽,前天我來不了。”白冰冰說得光溜,麵不改色。他疼痛著的一顆心,又不經不由的劇烈的疼痛。而他不肯把他在蔣希文麵前受騙,丟失百萬欠款,如實的告訴母親,讓母親也跟他憂慮。“媽,前天,東鄰家二大伯病倒在地裏,我把他送往醫院,今天下午才把他救活……”

  “你怎麽成了黑臉包公?”母親再問。

  “前幾天我外出打工,遇上當地山上著火,我跑去滅火,讓火燒成了黑臉包公。”

  “你沒有忘了你姓白叫冰冰,你還記得你的名字是誰給你取的嗎?”母親又認真的問兒子。

  “媽,我忘不了日頭從東邊出來,我就忘不了我的名字是糊糊司令給我取的。”白冰冰又趕緊回答母親。

  “誰給你取的?”母親進一步追問。

  “糊糊司令。”白冰冰一字一頓的答,答的感情瓷實,清清楚楚。

  母親恬適的笑笑。

  白冰冰睜開眼睛,一動不動地回味夢裏與母親的相會。

  
更多

編輯推薦

1一分鍾心理控製術
2贏利型股民、基民必備全書
3人人都愛心理學:最妙...
4看圖炒股
5一看就懂的股市賺錢圖形
6基金投資最常遇到的1...
7買基金、炒股票就這幾招
8明明白白買基金、炒股票
9新手上路 實戰股市
10少年不知愁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少年不知苦

    作者:王慧豔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內容:初三開學的第一天,同學們就想不管不顧地大哭上一場,其中不乏幾個脆弱的女生已經泣涕漣漣,打濕了一張又一張麵巾紙。“陳大班,你說話呀!沒人讓你做啞巴。”牛天梓瞪著牛眼,生氣地衝班長陳遠嚷著...

  • 新手上路炒股票

    作者:薛義明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書中自有黃金屋,教你如何成為股票市場叱吒風雲的成功者,如何成為一個輸少贏多的投資人,如何成為能立足股市的成功者。

  • 新手上路炒基金

    作者:林和文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重點介紹基金的基礎知識及品種,常用的技術分析方法及投資技巧,分析了基金投資案例等。

  • 凱達之魂:記一個民營企業家的人生和事業

    作者:馮萌獻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記述了張文遠從一個隻有中學文化程度的中學生,從一個生產隊的記工員開始,成長為民營企業家的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