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老的小提琴琴弦是羊腸做的,這和二胡的蛇皮一樣,也許有古老的象征意義。隻是人口的增長和工業化大規模生產,對大自然生靈的無限索取,不再是對神靈的敬畏,而成為一種失卻自然平衡的殘忍。小提琴演奏最傳奇的人物莫過於帕格尼尼,傳說他的琴弦是情人的腸子做的。他陰鬱怪異的外表有著莫名的吸引力,離奇的情殺故事廣為流傳。當技藝和人本身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時,大家想聽這位“地獄之子”的演奏就不足為怪了。
帕格尼尼的經曆,倒是非常符合現在娛樂界似是而非的大肆炒作精神。帕格尼尼另有“G弦之王”的稱號,隻在最粗的那個弦上拉出他想要表達的情緒,他的把位當然是非常厲害的。傳說他在監獄裏練成這種無雙技藝,因為獄卒隻能提供這樣的條件。以後表演的時候,大家想看這種效果,帕格尼尼就經常把其他三根現場拉斷了。這種為當時正派人士所不齒的表演,似乎開現代瘋狂搖滾和後現代主義的先河,那些在High到極點時砸吉他、砸鼓架、砸鋼琴的叛逆者,是否知道這風格帕格尼尼早就玩過了。
“G弦之王”,帶著神秘的巫風,除了那些令人瘋狂的曲目外,帕格尼尼又喜好模仿動物的叫聲,為廣大觀眾所喜,這正是他童心的一麵。可惜的是他的技巧是保密的,這另一方也說明拉琴之時不必完全遵循所謂的標準技法,大師就是獨一無二的。其實任何一把小提琴,無論是練習琴還是意大利瓜爾奈裏名琴,也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比單調的模擬電聲值得尊敬。拉出你的心聲,那就夠了。
帕格尼尼的演奏在愛迪生發明留聲機之前,所以他的真正的技巧和情感永遠隻能在想象之中,能模仿而不能再現,這和王羲之的真跡一樣,同樣的琴譜和臨摹,終究還是不同的。
百丈禪師問雲岩禪師:“閉上嘴,怎麽講道呢?”雲岩禪師說:“你有沒有這樣試過?”百丈禪師說:“沒有繼承人了。”
禪宗之秘,也是難傳的心悟,雲岩的答非所問,百丈是失望的。雲岩曇晟禪師是藥山惟儼禪師的弟子。他曾經在百丈懷海禪師身邊執侍二十餘年依然未能悟旨。禪師的修行之途,還是比較自由的,可以參學多個老師,而隻有自己領悟,得到老師的肯定,那才是得了“心印”,才算是真正的弟子。百丈禪師說:“沒有繼承人了。”雲岩曇晟禪師果然沒有成為他的入室弟子,這一方麵是悟道的機緣,另一方麵也是看老師的方法是否恰好適合學生的性格和悟性。
真正的“G弦之王”,獨一無二。般若之道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