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6章 觀世音

  “家”是一個極平常的字眼,卻有太多的含義。儒家推崇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由小家至大家、國家,是儒家文化的積極性所在。餘光中說:“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雖說父母在,不遠遊,可曆史變遷,又有多少人事滄桑是說得清的?

  故土是祖祖輩輩賴以生存、生活的印記,對在異鄉漂泊多年的遊子,更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故土能把記憶的倉庫打開,許多童年美好的記憶一幕幕呈現在眼前,由此促發的是葉落歸根的念頭。作為一個遊子,遠在他鄉,有一�故土聊解鄉愁也足矣。

  南京玄武湖裏有風水開山祖師郭璞的墓。能在一片高樓林立裏找得一方明故宮後花園的淨土,郭璞也可以安心了。撇開風水的陰宅理論不談,風水所以為風水,家之所以為家,好風水也自有它的道理。無論是安徽還是浙江的古村落,三麵環山,一麵對水,可攻可守,自給自足,是安居樂業的好環境。

  在此形成的單一姓氏的大宗族,有自己的祠堂,有自建的書塾,為本族的年輕子弟創造了良好的讀書環境。這些子弟出去後,一代代相互提攜,保持了宗族的延續發展。而當官的一旦告老還鄉,又把外麵的財富和見識帶給了讀書的年輕人。這種模式的家庭和教育,是中國傳統文化得以在一定程度上保留的原因。隻是現在開放的世界打破了這種模式,把越來越多的人投入到茫然的大城市中去,遺失了家鄉和歸屬感。

  盤山寶積禪師問大家說:“三界沒有法,又到哪兒去求心呢?”三界與家鄉和國家一樣,隻是個空間的概念,每個人都在其中尋找精神的寄托。佛說的“三界”,乃是欲界、色界、無色界。

  我們居住的這個婆娑世界,是欲界的一部分,有戰爭、饑荒和顛沛流離的難民,有高樓大廈和低矮小屋間充斥的欲望,以及為欲望無奈或無知地奔走的人。愛情不再是亞當和夏娃那個簡單的蘋果,不再是牛郎織女每年七夕的一會,不再是梁祝所化的雙蝶。我們期待所愛,希望自己可以,住在麵朝大海的別墅裏,不再為求租小小的立身之所而寢食難安;希望坐著噴氣的火車穿過廣袤的田野,不再為所愛添一件換季的衣服而發愁;希望衣裝整齊地坐在浪漫的西餐廳裏,不再拉著愛人的手穿過喧鬧而髒亂的菜場。可惜上帝永遠隻能滿足極少數人的祈禱,於是我們迷失,迷失在構建之初就設定為不完美,而又充滿欲望的世界裏。

  在色界裏,那些人是快樂的,他們沒有了欲望卻還有愛。他們也許端坐在冥想的寶石蓮花座裏,也許穿著寬鬆的長袍穿過黃金鋪就的街道,也許就是在溫柔的陽光裏對看閑聊。他們沒有饑渴,沒有憂傷,不用殺蟲劑和杜蕾絲。兩個人若是相愛,在拐角相遇的那一刹那就已足夠,他們可以在綠色的山坡上談自己的孩子是什麽樣子,決定是要男孩還是女孩,是要長著翅膀的天使,還是能吹笛子的牧童,還是會畫畫的小畫家。孩子可以從男人或女人的肩膀出來,沒有疼痛,會在一瞬間長大。他們不需要房子,不需要喂養,這個孩子從出生就是一個獨立可愛的自由人。於是他們分開,或許永不見麵,心裏卻永遠保存著那隻相見一次的永恒愛戀。

  在無色界裏,人們沒有了形骸,或許隻是一束穿梭的電子流,一束自由的信息。他們自由自在地在宇宙裏暢遊,可以穿過恐怖神秘的黑洞,如同穿過我們兒時走過的幽深的小巷。他們可以從天空俯瞰地球的形成,如同我們看著一個美麗的卡通玩具。他們可以是經過阿波羅太陽車的粒子風,可以是銀河深處爆發的一點閃光,穿過億萬年的旅程,向宇宙的深處更深處的永恒國度。他們可以在時空裏相對穿梭時相遇相愛,把自己的喜歡、純真、感悟複製一份給他所愛,然後再度劃空而過。

  可是我們還是住在欲界裏,總放不下我們的欲望和愛愁,在裏麵輪回。也許兒時的愛情是無色界的,隻要背著書包在路上看見一眼便已經足夠。也許大學的愛情是色界的,隻想和所愛牽手走過夏晚不經意的一場雨。可是畢業的時候,我們就長大進入了欲界。有了欲望失卻了快樂,想得到更多卻失去更多,想回到純粹卻不再可能。

  如果說欲界是我們現在這個花花世界,充滿了欲望和不滿足,那麽在色界裏,人擺脫了欲望,卻還有具體的形骸。而在無色界裏,人成為光和電。依照光的波粒二象性,光還是一種物質,離佛家最推崇的空的境界,還有距離。這樣說來,三界還是無法的,當然就不能安心了。《西遊記》裏說悟空得道,“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那是成佛的境界了。佛家之法,儒家之理,道家之道,是不能窮盡的。就是佛,也是有壽命的,也許他們的時間概念和我們不同,而我們以為他們是永恒的。古人說蜉蝣朝生暮死,它看我們,豈不是也如神一般?

  遊子有鄉愁,佛家求空求法,俱是一念。那份鄉愁,是解不開的。佛家的法,也是刻意求不來的。中國水墨山水畫之留白,正是言不盡意、何必盡意的注解。陶淵明推崇讀書不求甚解,也是這等好處。西方哲學裏沒這等灑脫冷靜的思想,而造成藝術上的執著和迷茫,如凡・高者,率性而瘋狂,隻能去天堂裏找尋心靈的歸屬。佛說這婆娑世界,自創造伊始,就是不完美的。而大慈大悲之觀世音所執之瓶,裝滿的卻是她的慈悲之淚。

  永恒之眼

  婆羅門之眼是藍色的寶石,

  白色紗裙的你盈盈下跪,

  拈花的佛在這一瞬許下夙願。

  那穿越千年的相思呀,

  縱然宇宙的風把我們吹成兩顆塵埃,

  也要相互苦苦尋覓。

  我曾是絲綢之路上的一粒黃沙,

  看你領著滿載的白色駝隊經過,

  要把禮物獻給波斯最美的舞娘。

  我曾是盛唐長安的一滴雨露,

  在你醉看滿池紅蓮的時候,

  沾濕過你的衣裳。

  在輪回的漩渦裏,

  我找過你。

  我以為翠綠山坡上,

  那株搖曳的蒲公英是你,

  可是風把它吹散了。

  我以為春日飛過的布穀鳥是你,

  可是沒有你留下的痕跡。

  直至今生,

  在一個不再喧囂的黃昏,

  在一個走過千百次的路口,

  我看見你輾轉千年的容顏。

  此時此刻,

  我就是我,

  你就是你。

  在我的婆娑淚眼裏,

  你終於劃著船來載我而過。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