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18章 滄海月明珠有淚

  體與用的關係,是物與用途或本質與現象的關係。“般若”是梵文prajna的直譯,這好比中國文化中的“道”,在英語中為Tao,其中的深意是其他文化翻譯不出的。般若一般作大智慧解,般若之體在經文中可以為空為無,但卻不是簡單的虛空,它的含義隻能用“非……”的句式或比喻來代替。

  有和尚問隨州智門禪師:“什麽是般若體?”智門禪師說:“蚌含明月。”又問:“什麽是般若用?”智門禪師說:“兔子懷胎。”蚌含明月,用來比喻般若體,澹然內明,果然確切。至於般若用,是本質表現為形式,般若得到了表達應用,卻也受到了限製,故而曰兔子懷胎。

  兔子與明月相對,也許在於它們的顏色。在中國神話裏,兔子是月宮公主嫦娥的寵物。在佛教神話則不然,兔子有月天子之稱,乃菩薩所化,如真是如此,嫦娥倒沒有必要再守望後羿那個負心人了。在釋迦牟尼佛的本生中,他也曾轉化為兔王。

  兔子靈活跳脫,如靈機,如頓悟,但要是懷胎了,那自然就緩慢了許多。般若原本如月光,如果是潛入世間,難免會滯於事。如是修行,從兔子懷胎領悟到無邊月色,自然是又難了。

  般若有五種,為法相般若、境界般若、文字般若、方便般若、眷屬般若。

  法相般若是最高的智慧,是我們所說的道,是我們苦苦尋覓的永恒。莊子夢想化為一個大蝴蝶,他為得不到的飛翔和自由而憂愁。我們所在的網絡時代,大家為過高的房價、經常的周末加班而痛苦。我們或許會在酒吧裏求一醉解千愁,永恒的星辰早已迷失在繁華的城市燈光裏。

  境界般若,就是在一江春水輕漫而來的時候,在秋葉飄零的時候,在邂逅一個可愛的伸手要你抱的孩子,在欣賞一隻辛勤采蜜的小蜜蜂時,我們覺得心靜下來了,身心和自然就會融為一體。

  文字是自由的,從倉頡創造的那一天起,文字就有自己的智慧生命,或許就是它們自己的文字般若。詩人用它來表達悲歡離合,酸甜苦樂。佛用它來告訴我們如何回到本源。哲學家用它使它自己和我們進行痛苦的思考探索之路。

  方便般若是一種應用的智慧。牛頓看見蘋果而發現地球重力,瓦特看見蒸汽而發明蒸汽機,那是一種喧囂的創造力,是人類進步的本源。可更多時候,我們學了IT然後重複一日日地編程,學了設計然後一天天地臨摹圖紙,這個充滿旋轉齒輪的機械社會,隻要求我們做一個小小的螺絲釘。

  眷屬般若是一種行願。佛要求他的弟子托缽化緣,拯救世人。上帝有他的布道者。道德體係鼓勵富豪捐出他們的財富。

  在傳統儒學中這是本源性的問題。程朱理學對體用的關係探討頗多。比如“體用一源,顯微無間”,程子用以說明事物本體和現象的關係。有其“體”必有其“用”,道器不得相離。朱熹論體用,兼及理氣、道器、心性、動靜等,既有形而上的發揮,也有形而下的解釋。

  古代詩壇有大李杜、小李杜之分。小李杜裏的李商隱是一個擅於用暗喻的人,他的詩很“玄”,這也是道家文化的特色,可以作多種解釋,卻又解釋不清。至於他要表達的含義,隻怕也是般若道,原本就是不清晰的。“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隻是當時已惘然”,難道這月明和日暖為般若體,而珠淚和玉煙竟是般若用了?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