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17章 南北

  一日,雲門禪師把大家聚集起來說:“古佛與露柱相交,是第幾機呢?”自己回答說:“南山起雲,北山下雨。”古佛與雨露,令人想起的是四川的樂山大佛。樂山大佛開鑿於唐玄宗開元初年(713年)。當時,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於此匯合,水流直衝淩雲山腳,勢不可擋,洪水季節水勢更猛,過往船隻常觸壁粉碎。淩雲寺名僧海通見此甚為不安,於是發起修造大佛,一使石塊墜江減緩水勢,二借佛力鎮水。

  雲門禪師出生於唐懿宗鹹通五年,該是見過這座大佛的。樂山大佛是世界最高的坐佛,而巴米揚大佛位於阿富汗,是世界最高的立佛。晉代高僧法顯和唐代玄奘都曾瞻仰過宏偉莊嚴的巴米揚大佛。

  自巴米揚大佛被毀壞以後,樂山大佛又寂寞許多了吧。曆史可以追溯和回憶,但難以修複和複製。南山起雲,北山下雨,大有東邊日出西邊雨的光景。蘇東坡有“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之句。山有南北,禪有南北,如不跳出山外,做一個觀人生如棋者,終是紅塵俗世的當局人。

  達摩之法傳至五祖弘忍後,分為慧能與神秀兩支,神秀建法幢於北地,慧能揚宗風於南方,故有“南能北秀”之稱。兩者以偈分高下,是禪宗一則有名的公案。神秀雲:“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染塵埃。”慧能雲:“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後人以為慧能之悟高於神秀,可能也與六祖《壇經》流傳甚廣,學者好大乘修行之道有關。而實質兩者相互補充,相互印證。禪分南北,乃至式微,是禪宗沒落的一個印記。

  神秀“少覽經史,博綜多聞”,以天資聰慧之身入寺修行,走的是“漸悟”之道。因他見識廣,智見障自然也大,他的偈闡釋的是“破”,也即“色即是空”的一個修行過程。傳說慧能是大字不識一個的,但他認為“諸佛妙理,非關文字”,那自然是非常人所及的大智慧,金剛般若。他宣揚的是“頓悟”之道,作的偈闡釋的是“立”,直接切入“空”。從理論上講,兩者的悟道和個人的秉性有關,慧能之道看上去略高,但難行。幾乎很少人能一下子達到慧能的境界,如果自己認為是,那也是自欺欺人。神秀的漸悟哲學,對藝術和思想的領悟更實在些。

  當初兩者在世時,北宗的勢力大,神秀被尊為禪宗真正傳人。後來南宗的神會被唐玄宗封為“七祖”,獲得了正統地位,繼而他的師傅慧能被追稱為“六祖”。禪宗南北宗之爭,最終的政治介入是一種悲哀,是形式超越思想的墜落。

  地分南北,畫派分南北,戲劇分南北,整個世界,又有更遠更深的東西方文化之分。哲學和美學的作用該是找出諸等形式後麵的共同之點,也即“去色求空”,那是各種文化與文明的共性,是之所以交融的理由。而各自的民族特色,是建立在這種文化交流的基礎上的,也即“以空化色”。“觀五色而視如虛幻,心中空靈而生萬千變化”,無論南北宗,無論佛教各派,無論東西方,無論哲學還是藝術,求的都是此道。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