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7章 雲深不知處

  要說宇宙之大,就像充斥河沙的恒河,而我們每一個個體,就是恒河之沙。賈島作過“鬆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隻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之句。人在山中,不知歲月甲子,是隱士的夢想,就如梭羅在凡爾登湖,是獨居冥想的妙處。蘇東坡又有“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之句,到得廬山,去沒去過五老峰,是一個方麵,至於識不識得廬山真麵目,倒也是個“雲深是否知何處”的問題。

  仰山慧寂禪師,唐末五代時人,是溈山靈�禪師的弟子。他與溈山靈�禪師開創了“溈仰宗”。一日,仰山禪師問和尚:“最近去哪了?”和尚說:“廬山。”仰山禪師說:“去玩五老峰了嗎?”和尚說:“沒有。”仰山禪師說:“那你就不能算到廬山了。”雲門禪師說:“仰山禪師說這些話是因為慈悲的原因,為這等不開竅的人說法。”

  溈仰宗在接引學人時倡導不說破原則,注重不假語言的自心頓悟。仰山禪師對這個和尚的回答也是如此。五老峰是廬山的標誌,就如同佛家之《金剛經》,中國傳統文化之《易經》,西方哲學之《聖經》,埃及文化之《亡靈書》,中東文化之《古蘭經》,乃各民族文化之畫龍點睛,不讀過是不行的。所以仰山看這和尚去廬山而未去五老峰,幹脆說你和沒去過一樣。其實遞推下去,就算去過廬山,就能識得廬山的真麵目了嗎?這是個更有意思的問題。

  三千大世界,還隻是我們宇宙的一個縮影。現代科學發現,我們的宇宙有邊緣,那就說明可能還另外有其他宇宙的存在,那叫什麽,我們不能定義。我們個體在曆史和文化中所處的坐標,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哲學和永恒的五老峰,我們也隻是圍著打轉而已,又誰敢說到了呢?至於跳出“廬山”外,更非我們現在的科技和文明所能做到的。佛經在哲學裏最接近內心,接近真如,或者接近“道”之內涵。可就是這樣,傳入中國後,還因見識不同,而分為十宗。其中綜合各家之長,或另辟蹊徑的,不可勝數。

  中國傳統文化也是如此,除了傳統的儒道釋三家,加上墨家、陰陽家等,在劉歆《藝文誌》裏綜合論述的不過十家。但實質是諸子百家的思想,很多就劃入雜家一類,那同樣也是精華之所在。哲學的思考前行,是迂回曲折、回腸蕩氣的過程。仰山說五老峰,喻為佛家真如,他自己離此也是極遠。

  又如德國哲學大係,林林總總,翻譯多有失偏頗,自己不學習德語,看不得原版,又如何能識得德國哲學的嚴謹係統,而不是僅僅知道尼采隻是個認為“上帝已死”的瘋子那麽簡單。我們的時代,信息的爆炸,不乏瘋狂娛樂的泡沫。至於內心,所學文化語言,確較以前為多,確可比先人離五老峰又進了一小跬步。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