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9章 臨水照花人

  中國文學史上有禪宗至純至美味道的人,三毛算一個,她的散文風格獨樹一幟,喜歡的人有親切親近之感。她的散文適合在陽光午後細看,好比是餘味不絕的咖啡或好茶。三毛對於丈夫荷西的愛是淡然而銘心刻骨的,她的莫名離世,也許還與她放不下有關。

  三毛遺落在撒哈拉沙漠上的感覺,對於後來人,評說這份感情是多餘的,終有她的書來述說這份平淡至極之美。時過境遷,物是人非,但那一段感情,對於三毛和荷西來說終是心下歡喜。就如他們走到一起的時機,他們必然是不在乎他人的妄加猜測的。

  當日陸亙大夫與南泉禪師交談,陸亙大夫說:“學習道法,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真是很奇怪的。”南泉禪師指著庭前花,對陸亙大夫說:“當時有人見到一枝花,好像做夢一樣。”

  天地同根,萬物一體,是中國傳統文化追求的最高境界。天地生萬物,人類終究是大自然的一部分。琴棋書畫,都是在對藝術的追求中達到忘我的境地,而心生歡喜。琴為君子之音,模仿自然的從容高潔。圍棋有天元和黑白,探究萬物的衍生競爭之道。倉頡造字,鬼神為之哭嚎。每一個漢字就是自然最真實的寫真,流動的書法更為其注入了盎然的生機。中國的山水畫講究超然物外的氣魄。這四者乃是中國藝術的最好體現,不應被西方藝術體係思想的進入而衝淡。至於棄易經而把圍棋當成一種搏殺之道,是對“忘我”之道的遺忘和曲解。

  莊生夢蝶,周公解夢,是對人類潛意識的探討。弗洛伊德認為夢是被壓抑的潛意識裏性欲望的偽裝滿足,這是西方的觀點。西方的藝術情緒飽滿,更富於浪漫。中國的傳統藝術淡然從容,追求心靈的潔淨。兩者各有特色。從整體說來,西方藝術在建築、雕塑、音樂、繪畫和文學上是同步交錯的,哥特、巴洛克、洛可可、古典主義、浪漫主義這幾個詞匯反複出現,宛如抽象畫派錯亂而活潑的線條。近代以來的藝術中,更是呈現抽象主義、超現實主義、解構主義等各種思潮的混亂和迷茫。再如哥特式原指野蠻和粗糙,後來為中世紀的文化正名,又改為莊嚴肅穆的象征。到上世紀80年代,哥特式音樂被定義為陰鬱、壓抑和死亡。這種藝術的壓抑和爆發恰如蒙克的名畫《呐喊》所表達的,扭曲的天空和人臉,爆發的思索和迷茫。

  中國傳統文化在文藝方麵的體現,如輻射的陽光,看似散漫,卻有一個共同的中心,因而是放鬆的,從容的,並不是弗洛伊德所說的那種欲望。陸亙大夫能體會到萬物與我為一體的境界,是幸福的。花是色最好的寫照,美麗卻不長久,再好再美的花也因季節變化而凋零。但這花開季節,無論風霜雨露,終是美的。人生的坎坷和綻放,不能選擇逃避,卻可以從容。

  在沃塞毫斯的油畫《許拉斯和水仙女》中,英俊的少年許拉斯受水妖的誘惑被拉入水中,再沒有上來。縱然在無邊的大漠上,也還有綠洲中的清泉,當三毛遇上荷西,荷西一定驚她為臨水照花人,三毛也知道那一刻,她在荷西的眼裏是極美的。

  聽風

  翩翩,

  與黃蝴蝶相戲。

  歎息,

  如冰縫裂開。

  鴿子守望,

  一個閣樓,

  或整個世界。

  在寶石藍中滑翔,

  沿北鬥星。

  細雨微斜,

  撫平玫瑰旋渦。

  攬影自憐於,

  一池春水,

  靜靜地簪花。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