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5章 少年不識愁滋味

  最近翻看魯迅以前的文字,想起自己小時候的桑果和夏日的流螢,在戶外的大桌子上臥看無比的月色和涼意。魯迅是浙江人,寫過一些江南的山水和風俗。《社戲》《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等可謂經典。還有《秋夜》中那句“在我的後園,可以看見牆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看似煩瑣卻大有深意,果然是大師手筆。

  魯迅的這些散文給以前枯燥的語文課增加了不少遐想。可惜我們更多時候認為魯迅是個投匕首的鬥士,如佛家的怒目金剛,這麽說也許他會累,也許不會。《社戲》中提到過偷蠶豆的事情,可見青蠶豆確實是令人念想的美味,如一種鄉村的印記和回歸。魯迅鄉俗散文的風格是經百千事曆萬千回而娓娓道來,自有一種去盡辛辣回味無窮的好處。

  “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辭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辛棄疾這首詞用於李清照的一生也是確切。少年時,她與趙明誠相愛熱烈,她好詩詞而趙明誠通金石,為天作之合。可惜後來國破家亡,留下她一人流落他鄉。這份哀愁,又豈是一句“少年不識愁滋味”可以了得!

  禪宗有如此說法,“參禪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禪有悟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禪中徹悟,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其實說的就是大乘與小乘的修行。看山水之初,隻是表象,看的是美麗;有悟時開始考慮山水的本質與時間的流逝無情;悟道時,一切皆空,才能真正體會到那份“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的滄桑。

  以前抄錄“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展雲舒”,是強說愁,又一度覺得矯情,現在覺得真有點意思。不過我倒沒想過自己有笑看風雲的大氣象,隻想回到小時候,躺在被青蠶豆秧子覆蓋的田壟裏,有野雞撲楞楞從竹林裏飛過來,什麽也想,什麽也不想。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