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肅宗皇帝問慧忠國師:“什麽是十身調禦呢?”慧忠國師說:“施主踏在毗盧佛的頂上而行。”唐肅宗皇帝說:“我不會。”慧忠國師說:“那是認不出自己的清淨法身。”
“調禦師”是佛的十大法號之一,說佛有教導與變化的大神通。佛經上說:“佛有三身”,即應身或化身、報身和法身。還有其他更為細的劃分,則為“十身”,如菩提身、願身、化身、住持身、相好莊嚴身、勢力身、如意身、福德身、智身、法身。如拿中西哲學相比較,還是“三身”足矣,已能體現出佛教的哲學體係結構了,這也是東西方哲學裏都有的“三位一體”。
西方神學裏聖父、聖子、聖靈是三位一體的真神,聖父預備救恩,聖子完成救恩,聖靈住在人的心內,引導人明白一切真理。神學裏認為這三者都是有理智和行動的個體,但又統一於真神。從分工而言,聖父做創造及維護的工作,聖子做救贖的工作,聖靈做啟示和成聖的工作。這很像《西遊記》裏孫悟空以身上的毫毛變成眾多的小猴子,它們能獨立行動,但又聽從於悟空本身。
佛有三身,則是法身佛、報身佛,化身佛的三位一體。毗盧遮那佛就是法身佛,又叫大日如來,表示證得絕對真理就是佛身。報身佛名為盧舍那佛,象征著光明遍照,表示證得絕對真理而自受法樂的智慧是佛身;化身佛名為釋迦牟尼佛,表示隨緣教化各種不同的眾生的佛身。法身是佛的本源,是沒有具體形態的。報身是佛經過修行而具有的形態。化身是佛普度眾生而變化的各種形態。同樣以悟空為例,法身是他的心靈,報身是他修成“鬥戰勝佛”的樣子,化身則是他的七十二般變化了。
中國的道教哲學裏,則是老子的“一氣化三清”,是靈寶天尊、原始天尊、道德天尊的三位一體。“原夫道家由肇,起自無先,垂跡應感,生乎妙一,從乎妙一,分為三元,又從三元變生三氣。”三元者,第一混洞太無元,第二赤混太無元,第三冥寂玄通元。元始天尊被說成是由赤混洞太無元的青氣化生的。每到劫數終盡,天地初開,就出來傳授秘道,開劫度人。靈寶天尊被說成是由混太無元玄黃之氣所化生,又稱太上道君,也隨劫運出法度人。道德天尊即老子,又稱太上老君。為了構成三清尊神的等級序列,他被說成是由冥寂玄通元玄白之氣化生的。
三位一體的概念似乎比較模糊難解,不過把他們看成是神的一個“team”則比較確切。美國科幻小說家弗諾・文奇在描寫外星文明時,寫到了一個奇特的種族,由六個有一定思想的生物構建組成一個“共生體”,組合後則有統一的思想。也許在漫長的星際旅行和文明發展的過程中,高端文明的個體通過意識的互通,結成了一個整體,各自分工,各自獨立卻又不可分。以理論體係而言,是理、法、現象的結構。以形體而言,則是電子流、拓撲、執行者的結構。這與今天的程序很類似,從設計理念、拓撲圖到最終的操作界麵,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程序。
唐肅宗所問如何具有佛的神通,忠國師的回答是必須在毗盧佛的頂上而行,是“清淨法身”,也就是首先要認清自己的心靈。如把這則翻譯成IT語言則比較易懂。唐肅宗問:“如何成為一個非常牛的程序員?”國師回答:“必須有比爾・蓋茨那樣的水平。”唐肅宗說:“不懂。”國師則說:“那是你沒有學過係統的軟件工程的思想呀。”
七葉一枝花,又名七葉蓮,算是植物中的異類,最大的特征就是由一圈輪生的葉子中冒出一朵花。這倒是與“三位一體”有相似之處,千人所言,萬人所指,神通變化,終離不了自己的般若道。七葉一枝花與人參相似,有采到者以紅線係之,怕它變成人參娃娃,逃到老林子裏去。
§§第三部分 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