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哲學家在睡好吃飽,看山看海時開始思想,當然穿的是麻布長袍。這有好處,一來好比蘇格蘭的男人裙,沒有束縛和CK內褲的高價;二來和睡衣混用,可以睡了穿,穿了玩,玩了再睡。況且走在大街上有翩然出塵之感,那些美如海倫的女子看你一眼,就是被電到不能思想又如何。中原在明朝以前也可以穿長袍,做披發散人,後來做官的要插羽毛,不做官的盤辮子,沒那麽逍遙了。
《西遊記》裏寫道,最窮的和尚是穿"一裹窮"的,估計是把床單剪個洞,把腦袋穿過去罩身上就可。可見做和尚也是分等的,所以當唐三藏穿上大唐帝國的上等袈裟,就搞得女兒國國主和其他美麗的妖精們的小心肝撲通撲通亂跳,心裏想這個衣服好性感哪。
有和尚問洞山禪師:"什麽是佛?" 洞山禪師說:"麻三斤。"麻布是貼切輕盈的,這樣形容佛法倒也是很貼切。秦武王這個家夥是舉鼎舉死的,泰森是在擂台上咬過人家耳朵的,這兩個壯人不適合穿麻布。隻有籲天的屈原在投江時可穿,可以顯示其落水的風姿。酒中捉月的李白可以穿,當然他可能選擇光澤更好的絲綢。西方文化的漸進一度使我們把人造纖維奉如珍寶,理性的回歸又讓我們開始懷念純棉純紗純自然的感覺。
洞山良價禪師幼年時曾向馬祖道一禪師的傳人靈默禪師學習。良價此後又參學於多位禪師門下,如南泉普願、溈山靈 ,最後在雲岩曇晟禪師門下悟道。洞山禪師傳法弟子中有曹山本寂、雲居道膺等二十六人。後人所說"曹洞宗"的名稱,是以洞山良價禪師為軸心,上聯曹溪禪師,下續其弟子曹山本寂,所以合稱"曹洞"。
如何是佛?在山水間,在青燈上,在粗麻淡飯中。洞山的回答看似答非所問,卻大有意思,"麻三斤"是道蘊含於平常生活的真諦。古代有一幅畫表達"山中有寺"的意境,畫的隻是一個和尚在山澗中挑水。還有一幅畫表達"踏春"的景象,畫的隻是兩隻蝴蝶繞著一匹馬的馬蹄飛舞。踏春歸來,馬蹄留香,如果畫上一堆人在山花田野中逛走,卻是俗了。
江湖最美的意象,乃是男女劍俠坐著駿馬並肩徐走。在現代,次一等的選擇,是坐在旋轉木馬上過幾分追逐癮,前麵有美人為佳。最次之,沒有嘉年華的日子,沒有麻布長袍,就去買個大號T恤,如果想做半個天體運動者,記得拉上窗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