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拿到這本《汪崇義飲茶詩詞集》時,不由感歎崇義的文思出眾,短短數月五十多首茶詩便揮筆而就,匯編成冊,展現在眾人麵前。
近年來,崇義鍾情於飲茶品茗,對普洱釅液尤為青睞,飲之若甘露霖汁。依其感言:“邊飲邊吟,神思藐藐,出世脫俗,佳句連連,妙不可言矣。”
崇義的飲茶詩裏我最欣賞三首七絕:
飲茶縉雲寺
一碗禪茶品暖涼,山巔晴雨總無常。
青鬆不占黃昏景,依舊悠然看夕陽。
讚廣西六堡茶
(一)
蒼梧山水育奇葩,黑葉綻開金粉花。修得千年色中味,悟禪不遜趙州茶。
(四)
濃液紅瓊耀月光,煙泉竹閣醉初嚐。
陳醇不托山姑讚,一席人歸袖載香。
這三首茶詩都達到了很高的藝術境界,是當代很好的詠茶詩。其一:以茶喻事,風雲變態,冷暖自;其二:引茶入禪,禪茶一味;其三:品茗自歸,袖載餘香,讚歎之聲,不露一字,隱然話外。
中國是詩的國度,詩人多與美酒佳釀結緣,如李青蓮既為“詩仙”,亦為“酒仙”。然而將一位詩人詠茶詩匯編成冊的則史所鮮見。而這本茶詩集的緣起更要歸宗於另一位書家兼茶友、樂友薑德寧。德寧在渝中區機關任職,已居二線,為渝中區書法協會名譽會長。湖廣會館齊安宮內戲台兩柱的一對楹聯便是出自他的手筆,同時他也是一位熱忱的普洱茶文化的倡導者。崇義和德寧自中學時代起即相識相知,已逾四十餘載,今夏德寧在眾友品茗讀到崇義的詩後,對崇義說:“古今詩集不可勝數,但是能吸引讀者的專輯不多,我看你的茶詩很妙,我喝普洱三年,血脂高、血粘度高、尿酸高等‘三高症狀’均已痊愈,不如以茶詩成冊,推廣飲茶,保健身體,利及眾人,也正是與和諧社會相合的。我來替你書寫,詩書相得益彰,珠聯璧合,豈不更好?然則,要有真知灼見,須學古人之讀萬卷書、行萬裏路,你真要寫茶詩,不如你我同行,采風茶馬古道!”
於是今年的七月盛夏,崇義與德寧攜手暢遊版納、普洱、猛海、下關,行乎瀾滄江上、登臨營盤山頂,訪國普、龍生、大益、永年、下關等茶廠。詩人在飽覽蒼山洱海風光的同時仍不忘茶,寫下如是佳句:
大理品沱茶遊洱海領略“風花雪月”美景
風香誘客入茶坊,花貴漿醇久醉芳。
雪嶺搖波三十裏,月中猶見舞煙娘。
中國是詩的國度,也是茶的故鄉,先人在將茶流布世界的同時,也孕育了深厚的茶文化。古來引茶入詩的大家不在少數:李白、杜甫、白居易、元稹、杜牧、歐陽修、蘇軾、黃庭堅、陸遊、蔡襄都有詠茶名句,茶詩已是中華詩歌中的一朵奇葩。被後人尊為茶聖的陸羽之茶詩千百年來世人誦之仍覺蕩氣回腸、還雅脫俗:
不羨黃金罍,
不羨白玉杯;
不羨朝入省,
不羨暮登台;
千羨萬羨西江水,
曾向竟陵城下來。
飲茶是平凡的生活,能透過平凡達到不平凡的精神境界,並將之表達出來,則是詩之功用!飲茶吟詩兼習書道、樂經,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崇義的飲茶詩以德寧的書法揮就,也許正是要表達這樣的精神境界和高雅情趣。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子又曰:“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崇義的飲茶詩集就有這樣的功效:一本飲茶詩集以文會友,令人口舌生津、唇齒留香、身心輕快、寵辱皆忘。若能邊品茗、邊吟詩、邊賞書法、邊聽雅樂,則更是人生一大幸事矣。尤其是吾輩當年“下鄉知青”,而今多臨耳順之年,桑榆晚晴,坎坷奔波半生,難得偷來餘閑,正可謂:茶、詩、書、樂,“養頤之福,可得永年”。
崇義、德寧皆吾之多年好友,可謂性相近,亦習相諧矣,對茶道、詩道、書道、樂道均有偏好,平日相聚,大凡與“四道”有緣,故遵命作序,以慰友情矣。最後用崇義的《飲茶歌》來作為結尾:
人生百味一湯中,喜怨皆隨玉碗空。
獨飲心聆竹鳴曲,聚朋笑引席生風。
餘誌利
丁亥年十月初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