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李星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就認識了。近三十年來,我們曾經生氣過,也紅過臉,但到了現在竟然脾性相近,審美相同,想來真是一種緣分和幸運。我們始於以文成友,成於以友論文,未沉淪為權利和酒肉之朋,這得益心向往之卻不多走動,沒有太隨便(文人相處一隨便就從此不談文學了)。這種見天容易見君難的現象,一直維持著一個作家和一個文學評論家的關係上,似乎天長地久下去了。忽一日我掉了一顆牙,正好有事給他撥電話,談到年齡,他說你五十多了我也六十過了,我驀然地才意識到我們一塊都老了。
如果說貫穿新文學時期,我們都算是,一條河裏摸著石頭過來,回想了就有太多的感慨。我初學寫作的時候,意氣勃發,歡得像空地裏的樹苗子,見風是長。他天生來的評論家氣質,典型的年輕時不見年輕,年老了不顯年老的形象,黑個臉,老成嚴肅。他一直在關注著我,給我過很多鼓勵,但更多是眼光在尋找我的短處,或憤然不滿,或恨不成器,但他從沒有譏笑和作賤過我。而我的好處是有輔導性,對他的批評雖臉上掛不住,有過尷尬,可總是當時不服背過身服,口上不服心裏服,越挨批評越去請教,背了鼓尋槌,認作他水平高,是個了不起的人物。
創作和評論是自行車的前後兩個輪子,當路遙、忠實等我們這一茬作家起根發苗時,陝西文壇正活躍著一批評論家,李星就是其中的一員大將,他們為陝西的文學事業做出了非凡的貢獻。九十年代後,評論家的陣營裏有的死去了,有的因種種原因寫得少了或擱筆不寫,而李星,依然在那裏堅挺著,且視野更加寬闊,見解越發獨到,超越了地域,聲名遠播,已成為國內大影響的評論家。他的思想絕不保守,但卻又沉住氣,這令我佩服至極。他廣泛接觸著文壇上的各層次各年齡段的作家,他當然給許多人說過好話,從說話的角度上、語氣上你能看出他的善良,生怕挫傷了人家的積極性,而原則性的問題決不含糊,保持著一個批評家的道德底線。而對於已有成就的作家,他評論的標尺就相應的高,意見中肯又有深度,能擊中要害,即便言辭尖銳,極富建設性。正因為這樣,他贏得了眾多作家的尊重。據我所知,在許多文化活動的會議上,但凡他發言,會場便一片肅靜,大家卻要聽聽他是怎麽說的。幾十年來,我們見麵都在文學活動場所,也去過他家幾次,都是我寫了什麽自己覺得重要的作品了,拿了第二稿求他給看看,關了門讓他“砸一砸”,砸過了回來再改,可以說,我許多作品,裏邊都有他的心血。
我和一些作家私下裏談過,同樣是從鄉下進城的人,同樣居住在邊遠的西安,李星的思維為什麽就那麽開放,那麽多的見解又是怎麽形成的?每次見到他,他總是眼充紅絲,給我們推薦有了什麽好的書,文壇上新冒了一個什麽作家,某某的近作又怎麽樣。他的不斷的學習和閱讀的廣泛讓我們這些寫作者吃驚。當看到他日子過得很清苦,我們也曾發出感歎:評論家在中國文壇上是最難做也最窮的,如果下輩子托生,幹什麽都可以,就是不做評論家。
李星是我見到的外表和內心最不統一的人。如果他在街上走,沒人會認為他是個文人;如果了解他,他感情豐富,用心仔細,對作品的總體把握和敏感度,國內沒幾個人能出其右。北方男人一般是不做家務的,他那麽忙的,竟能按時為兒女做飯,讀書和寫文章外最大的滿足就是和兒女在一起。看著他臃臃腫腫地提著籃子在菜市上的樣子,你就會覺得這是一個平實、溫暖、可以信賴的人。古書上說:“無狂放氣,無迂腐氣,無名士怪誕氣,方放達者。有誦讀聲,有紡織聲,有小兒啼哭聲,才是人家。”李星就是這樣。這樣的人反倒成大氣候。
2004年1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