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三十一節 懷念杜鵬程

  人的稱謂有很奇怪的現象,有的人年輕著就被稱呼老×,有的人歲數已經夠大了還被稱小×,有的人卻從不被稱老稱小,直呼其名。第一次見到杜鵬程,我隻是二十多歲,聽別人都叫他老杜,我叫不出口,以至後來每每見他了,就嗤啦一笑而白搭話。他活著的時候,於我是一個晚輩麵前的長者,我不敢叫他老杜,他現在去世了,成為一個時代的文學的象征,我也便稱他為老杜,如同莎士比亞為莎翁,稱茅盾為茅公。

  老杜的模樣實在不像個作家,每一次文學界的會議,自然他是要坐主席台的,但他在那裏坐不住,總是借解手的機會,下來就再不上去了。他眉毛很高,不是線狀,粗短,如墨筆重點,不知怎麽,我一見到他這眉毛,總覺得文曲星的眉毛就該是這樣的嗬。我不愛聽他的大會講話,沒有條理,缺乏煽惑性。一位作者給我說,他曾見過老杜的寫作,一隻手拿著筆,一隻手在摳腳丫子。別人信不信,我一直相信,因為有一次開會我與老杜坐在一起,就發現他把一隻襪子穿反了,而且襪底扭扯到腳麵。

  一部《保衛延安》,使老杜成為神,也使老杜成為鬼。文化大革命中,他被拉在街頭的高台上批鬥,有人雙腳蹦跳著把唾沫噴在他的臉上,罵他為彭德懷樹碑立傳。彭德懷平反了,成了一代英雄,老杜還是個作家老杜,得病住了醫院,單位無錢付醫療費,醫院就扣著他不讓走。

  在我的記憶裏,老杜的家總是不斷地搬遷,從未住過什麽像樣的房子。東木頭市街住著的時候,我去過,房子窄而黴,後窗外有一棵什麽樹,離樹不遠是個共用廁所,臭氣就一股一股飄進來。最慘的是“文革”中被趕出城去,有朋友告訴我,說他在火車站檢票處碰著老杜,老杜一個褲腿高,一個褲腿低,用木棍兒挑著一個小箱子,箱子裏裝著他的書和《太平年月》的初稿。

  論資曆,老杜的資曆很深,他沒有從政,中國的官場上少了一個高級幹部,當代文學史上卻多了一位文豪。我沒有見過老杜寫作的情況,他的同輩人說他年輕時寫作玩了命,常常帶了饅頭把自己關在小屋裏,幾日幾夜不肯出來,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是拿自己的健康和上帝交易,所以他不該老的時候老相就下來。他的文章幾乎是改出來的,直到給出版社或雜誌社交了稿,他還在不停修改,以致印刷廠的排字工煩他,害怕他,甚或提出過抗議。

  他是二十八歲寫了《保衛延安》的,我二十八歲時正是投稿又被退稿的時期。如果以得獎論作家,老杜極可能沒有一次得獎,但老杜的作品已經輝煌了近半個世紀,而我們,獲過了許多獎,作品又能存活幾年呢?

  有一年的冬天,老杜在雪地上走,穿得臃臃腫腫的,縮著頭,袖了手,誰也不知道是他,他也不看行人,表情隻是木木地隻管走,我就想起我的故鄉裏那些老農。老杜的作品全靠激情推動,不熱衷於小技巧,充盈著一股正氣和大氣,讀他作品的感覺和他在雪地裏行走的印象,使我好長時間裏產生了一種想法:越是豐富越是樸素,優秀的作家沒有作家氣,大智慧的人是不精明的人。

  與老杜十幾年同生活在漢唐一路下來的西安城裏,是我活人的一份榮耀。他是韓城人,我對韓城那塊地方也倍感親近,每到韓城,不由得就想起司馬遷和他,司馬遷是有廟堂的,老杜還沒有個紀念館。我曾在一些會上呼籲在西安修建石魯、柳青、老杜的紀念館和塑像,雖然未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但我相信以後的人會這麽幹的。

  老杜在晚年患有一種腳手顫抖的疾病,坐在那裏無一刻安靜,每次見到他了,我還未向他問候,他卻總先問我的身體狀況。一次吃飯,他怎麽也夾不住菜,我把盤子拿過來撥菜在他碗裏,他竟說了聲謝謝,讓我心裏很難過。以後再見他,或者有他在的場麵,我不能跑,不能跳著上台階,如同我舅父患了食道癌後,我去舅父家從不願端了碗在舅父麵前狼吞虎咽。

  老杜去世的時候,我是不在西安,事後去他那兼著臥室的書房裏,看書架、茶幾、台燈、筆筒一切都保持著原樣,雖然明白人生自古誰不死,更明白一個偉大的人的靈魂是無來無往無生無滅的,但一想到再也見不上那活生生的血肉之軀的人,不禁潸然淚下。他的夫人與我在那裏默坐許久,後來側了頭看起書桌,書桌上有一些灰塵,她走過去拿抹布擦了,還把案頭已很整齊的書籍整理了一下,便立在那裏,突然地又說,“下雨了”。說著這話,她的眼睛一直在盯著桌前的木椅,我的感覺裏她這是在對丈夫說的,她一定覺得他還是坐在那裏寫作,轉身撿了那件衫子要給他披的,清醒過來,還是去把開著的一扇窗子關上了。窗外確實是在下雨,雨細如愁。

  轉眼又將是一年,如果黃土地上還沒有關於老杜的石刻的墓碑,我們就在心上刻下:人類的天才並不是很多的,對老杜這樣的作家,曆史是不會忘記的!

  1992年9月11日午寫就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